APP下载

防控金融风险,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2018-12-06文/佘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1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实体资金

文/佘 敦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增速下降,我国金融领域出现了资金“脱实向虚”现象,大量资金并未能完全服务实体经济,而是流向股市、债市、房地产等领域催生泡沫,或者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累计了大量风险。如何鼓励资金”脱虚向实”,促进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资金“脱实向虚”的原因及其表现

资金“脱实向虚”与资本逐利的本性有关。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不振,受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回报率有所下降。相比之下,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投资回报率较高。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资金从低回报率的产业流向高回报率的产业,这是资金“脱实向虚”的内在动力。

随着金融市场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为规避监管,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各种金融创新工具,互联网金融、大资管、大同业等创新使得资金的流动更具有便捷性和隐蔽性,也为资金“脱实向虚”提供了工具和渠道。

在当前形势下,保险资金以及房地产企业充当了“脱实向虚”的前锋。险资最先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频频举牌上市公司。地产商在土地供应量减少、库存高居不下的情况下,不再热衷拿地开发,而是转向炒地皮、搞并购,通过资本运作,坐等市值增大。对其他金融机构来说,当前优质资源稀缺,把钱投向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等低回报高风险领域,不如与险资、地产等合作,为其提供资金运作从而获得高收益高回报。这些使得原本在金融机构、实体经济、房地产之间的之间良性循环被打破,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热衷当通道、做过桥、加链条、放杠杆,大量资金在银行、非银内部空转,提高了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资金在流入实体经济过程中错位,金融资源集中流向房地产,小微企业、新兴行业融资难。

资金“脱实向虚”的危害

资金“脱实向虚”固然带来带来资本盛宴,然而过度的“向虚”则存在明显的危害。一方面在实体经济整体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地产及金融机构的收益率相对增加,大量资金“脱实向虚”,炒高资产价格,进一步形成未来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随着资产价格泡沫的不断增大,危险则不断积聚。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运用金融创新工具,使得资金在体内闭路循环、不当套利,累计了大量风险,容易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

资金“脱实向虚”还阻碍“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把资金、人才和需求引导至新兴产业、符合消费升级的新领域,“脱实向虚”的危险性在于,它会导致实体产业的“供给侧”无人愿意改革,无资源用以改革,使得实体产业萎缩,产业空心化。

2017 年以来金融监管的回顾

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2017年金融监管全面趋严,推动金融去杠杆,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被业内看作是“史上最严”的金融监管年。

央行对宏观金融风险的监管逐渐强化,对银行业的MPA监管逐步从严,2017年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指标范围,2018年1季度将部分1年以内NCD也纳入MPA考核规范。

银证保等部门则以金融去杠杆、资金“脱实向虚”为重点加强监管。银监会发布了整治“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十乱象”等一系列监管文件,加强了同业的监管力度,强化对理财领域的监管,加大对表外资产的管控;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审核,遏制杠杆交易、通道交易、内幕交易,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积极完善资本市场;保监会明确了“强监管、治乱象、补短板、防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通过放开保险资金投资PPP项目等措施,拓宽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渠道,防止保险公司利用高杠杆险资扰乱实体经济。

同时,监管协调有所加强,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稳委”),11月8日,金稳委正式成立。11月17日,央行联合三会一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祭出打破刚兑、严控期限错配、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严控杠杆等“连番重拳”。

在监管部门的强监管下,银行信贷资产扩张开始向实体产业倾斜,股份行和中小行资产扩表放缓,同业、理财、非标、委外业务全面收缩,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影子银行通道业务出现缩水,金融机构开始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所增强。

金融业如何“脱虚向实”服务实体?

理清金融和地产、金融体系内部之间正常的资金循环。“金融和房地产良性循环”要求金融既要支持和促进房市的良性健康发展,但又不能助长房市投机和泡沫。“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则是继续要求金融机构压缩金融同业链条、降低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风险,促使资金从金融系统流向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等。新形势下,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在无法扭转资本追逐高收益特性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高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引导资金更多投入到实体建设中去,克服“做实业赔钱,做金融大赚”的死循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持续推进,要通过去产能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市场来进行优胜劣汰,淘汰行业内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率企业。同时,金融机构要积极化解当前形势下的信用风险,增强对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

(本文作者单位系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直属分局)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实体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