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体育欺凌问题的理论研究

2018-12-06

运动 2018年16期
关键词:青少年理论校园

孙 婧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媒体对一些恶性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青少年欺凌问题已受到各方的关注,如北京延庆第二中学学生被逼吃粪事件、北京5名少女欺凌同学获刑事件等。然而,这些报道的事件只是欺凌问题的冰山一角,仅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 988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 180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 911人。校园欺凌问题已不容忽视。

校园欺凌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目前,学界对校园欺凌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体育活动中的欺凌问题却很少涉及,体育欺凌虽然与传统的校园欺凌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发生的情境不同,又在特征、测量方法、动机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各具特点,同时鉴于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及欺凌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专门研究,更有针对性地应对欺凌问题,丰富欺凌研究的领域,同时防止体育运动成为滋生欺凌的沃土,为青少年创造健康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

1 青少年体育欺凌问题的研究背景

1.1 青少年体育欺凌的现实背景

人们更多地关注校园欺凌,很少将欺凌与体育相联系,并将其看作是体育运动中的正常情况。然而,体育欺凌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之间(表1),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欺凌具有隐蔽性,加之体育自身的对抗性、冲突性和竞争性为欺凌行为“打掩护”,使得体育欺凌不易引起关注,固媒体报道的多为一些以身体欺凌为表现形式的冲突性、外显性较强的恶性事件,其他未被媒体关注的事件,对参与者造成的恶劣影响并不亚于那些被广泛关注的典例,发生频率也不容忽视。

表1的欺凌事件只是受到最广泛关注的事件,而数以千计的未知事件是需要解决的更大问题。英国的一项对1 010名父母的调查中,有20%的家长报告说,他们的孩子由于心理上的伤害而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有10%的家长表示,他们的孩子由于心理上的恐吓完全放弃了一项运动。Eric Storch指出,欺凌使肥胖儿童对体育运动持有消极态度。Waldron和Kowalski对大学生运动员进行访谈得出,欺凌对团队凝聚力起到了威慑作用。“入会受辱”仪式(Hazing)是国外大学体育团体中盛行的一种欺凌现象,即新成员加入某些团体时必须经历的一种固定仪式,包括被故意骚扰、虐待、蒙羞,它有时是老成员对新成员的一种恶作剧,有时则包含了躯体和心理虐待,还可能包括性犯罪,一般被法律禁止。很显然,欺凌是当代体育中的道德问题之一。

全世界诸如此类的调查研究还有很多,涉及青少年体育欺凌问题的多个层面,若将所有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则足以证明青少年体育欺凌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虽然欺凌存在于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证据确凿,但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现象调查的层面,仍需更多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

表1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青少年体育欺凌事件

1.2 青少年体育欺凌的理论基础

1.2.1 社会控制理论 赫希(Travis Hirschi)1969年正式提出,主要用于解释越轨行为,并迅速成为解释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当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薄弱时,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社会越轨的本质是对重要社会规范的违反,欺凌显然已逾越体育运动中规则与规范的边界,因此社会控制论对青少年体育欺凌问题也具有较强的解释性。

1.2.2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关于个体社会行为的习得与表现的理论。从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角度探讨人的攻击行为的获得及其表现形式。攻击行为的过程与其他外显行为的学习、操作和保持的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1.2.3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此理论认为个体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差,或社会能力和社会技能低下,都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道奇认为,如果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的某个外节出现偏差或缺陷,就有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对他人敌意性意图的情景性推理,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的报复,从而招致同伴的敌意性反击和拒绝,这又强化了攻击性儿童对同伴敌意性意图的预期,从而导致此后对社会性线索(如他人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的扫描偏差,并引起对他人敌意性意图的推理,使这个恶性循环不断地进行下去。

1.2.4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1979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正式提出。该理论强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微观、中观、宏观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的认知观念和行为选择。欺凌在体育活动中的发生受个体特征(微观系统)、家庭和运动环境(中观系统)、社会环境(宏观系统)3方面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2 青少年体育欺凌概述

2.1 青少年体育欺凌的界定

由于体育欺凌与校园欺凌都属于欺凌行为,因此两个概念必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因为两者发生的环境不同,必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总结借鉴国内外对校园欺凌的界定(大致都围绕着3个特征,即蓄意性、力量的不均衡性、行为的重复性),并立足于实际情况,采用形式逻辑属加种差的方法将青少年校园体育欺凌定义为:以青少年为主体,在体育或与其相关的活动中对受害者有意地、反复地、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或不适的行为。

2.2 青少年体育欺凌的结构

目前,关于体育欺凌结构的探讨大多直接引用校园欺凌,但体育欺凌的发生环境与学校环境之间有较大差别,加之青少年参加各种不同的运动,教练和对手或队友的改变使体育运动中的组织变量比校园环境更多变复杂,若完全照搬传统校园欺凌,就有可能忽略了体育这一特殊情境下某些特有的情况,为更加清晰准确地识别体育欺凌,本文对青少年体育欺凌的结构另做分析,以期完善对青少年体育欺凌的认识。

亓玉芬(2012)在其论文中确定运动员欺凌行为的因素结构为4个方面: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支配欺凌,其中支配欺凌是运动员同伴欺凌中区别于校园欺凌所特有的一个类别。Steinfeldt(2012)的研究中指出,除身体欺凌、情感欺凌及性虐待外,由于受西方主流体育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体育团队仪式或者“传统”形式的欺凌也出现在体育环境中,这种形式的欺凌是体育环境中所特有的。综合以上,本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育欺凌的结构为身体欺凌、心理欺凌、支配欺凌与传统欺凌。

2.3 青少年体育欺凌的角色

体育欺凌中的角色划分基本与校园欺凌相一致,分为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但是在体育欺凌中还多出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即教练员。有研究表明,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是影响欺凌发生的重要因素。教练的归属和结果的期望也可能影响到为防止欺凌行为而采取的方法。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教练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运动员中出现了欺凌(Baar &Wubbels,2013)。

在体育环境中,减少欺凌行为的方式之一是在团队或项目中发展健康的文化。教练在创造体育运动的积极氛围上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的领导能力将决定在任期内如何发展和保持这种文化,教练和体育管理者应把欺凌视为一个更大的社会文化问题(Dominguez,2013)。

3 青少年体育欺凌理论模型构想

青少年体育欺凌行为影响机制的厘清和理论框架的构建,不仅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有指导作用,对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有重要意义,还能为防范和杜绝青少年体育欺凌行为发生提供可能的策略和措施。从青少年体育欺凌研究的现状来看,总体上尚处在积累事实资料的描述研究阶段。绝大多数有关青少年体育欺凌行为的研究仍只是对欺凌现象所做的调查,重在对现状的描述,而缺乏理论上的分析和因果关系的探究,对问题难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理解欺凌行为的成因和机制十分不利。欺凌行为的卷入是一种系统发生的过程,有研究者指出,欺凌行为是由个体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由个体内部心理和群体心理之间的互动而促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现阶段,虽然有针对运动中欺凌行为方面的研究,但因为没有一个理论框架的指引,现有研究成果显得零碎而散乱,还无法从中构建出青少年体育欺凌行为成因和影响机制的完整认识。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青少年体育欺凌问题进行理论框架的构建。

图1 青少年体育欺凌构想模型

现在整理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初步对青少年体育欺凌发生模型进行理论建构(图1),即青少年体育欺凌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

4 结 论

4.1 青少年体育欺凌已成为当代体育中的道德问题之一。但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现象调查的层面,仍需更多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

4.2 青少年校园体育欺凌指:以青少年为主体,在体育或与其相关的活动中对受害者有意地、反复地、持续施以负面行为,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或不适的行为。

4.3 青少年体育欺凌的结构为身体欺凌、心理欺凌、支配欺凌和传统欺凌。

4.4 青少年体育欺凌的相关角色中除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要关注教练员这一关键角色的重要作用。

4.5 青少年体育欺凌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

猜你喜欢

青少年理论校园
坚持理论创新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