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提高教学实效性中的作用

2018-12-05李淑妍杜宝玲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4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教学实效性人格魅力

李淑妍 杜宝玲

摘要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过硬的政治素养与高尚道德品质的统一、广博的学识与深厚专业知识的统一、前瞻性与创新精神的统一。这种人格魅力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思政课教学最终目的的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强化政治道德修养,增加专业及相关领域知识储备,坚持与时俱进与创新来塑造和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切实保障和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人格魅力 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8.33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思政课教师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在切实保障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中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和无形的教育力量,除了一般性的得体的衣着、优雅的谈吐、亲和的态度等外在感性形象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独有的内在特征。

(一)体现为过硬的政治素养与高尚道德品质的统一

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其人格魅力首先应该表现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道德素养。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它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规范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授理论的基础上,宣传好党的最新理论,传播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思政课教师更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诚实守信、光明磊落、公正廉洁、奉献社会等。只有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思政课教师,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教师不是讲台作秀,而是现实努力;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崇尚实践;不是道貌岸然,而是表里如一。学生因尊重这样的教师而愿意接受所讲授的内容、传递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体现为广博的学识与深厚专业知识体系的统一

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多样,这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思政课教师必然是广博学识与深厚专业知识的拥有者。

专业理论修养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只有“真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够真正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和“真用”的境地。这要求思政课教师系统扎实地掌握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党史、国史、国情等内容的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从而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用“学识魅力”去感召学生、影响学生。

(三)体现为前瞻性与创新精神的统一

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必须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及时捕捉和洞悉社会热点问题,把握和分析社会的发展方向,满足大学生对知识、思维和发展的诉求。当然思政课教师前瞻性能力的养成离不开自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精神,没有创造性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大政方针,就无法摆脱教条化的照本宣科模式,也就不能吸引学生、说服学生。只有不断地超越自身的教育习惯,用发展的观点理解教育,更新观念,在结合大学生不同的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式、手段,探索新途径,以个性化的授课方式、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思政课重新焕发生命力。

二、教师人格魅力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中的主要作用

由品行、学识、能力、性情等综合素质融铸而成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能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而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载体,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教师自身素质如何,决定了其工作的成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该课程的生命力。”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往往是抽象的,它为教师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蓝本,确定了基本的教学基调。而教师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教师的人格魅力元素融入其中,将抽象的教材内容转化为鲜活的教学内容,这样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从深度和广度诠释思政课的理论知识,而且赋予思政课鲜活的生命力,与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当今,有很多大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这与教师自身缺乏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有很大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授课的老师,进而才对课程感兴趣的。在高校,思政课要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教师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教师如果能让学生肯定、喜欢、敬仰甚至崇拜,学生自然会对思政课产生好感,进而对老师布置的参考书目和学习任务认真对待,从而达到“敬而受教”的目的。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思政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激发、提升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激发和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高校思政课教师通常采取“一言堂”灌输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往往给人居高临下的负面感受,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降低思政课教学质量,因为“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学主体,其人格魅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教学活动能否得以有效地开展。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下的时政情况组整理教学内容、依据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變灌输为引导,采取师生互动、设置专题、分组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汲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美好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体现。如果思政课教师在学生面前很有威信,那么这位教师的世界观、品行,对生活的态度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其言谈举止之间,充盈在大学生成长关键期,其人格魅力高尚,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能够让学生乐于向教师展开内心世界,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课教师丰富的知识、崇高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都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激情、对人对事的阳光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也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充盈着爱和欣赏时,也让学生在感动中学会了爱和施爱,使正能量循环地传递出去。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多时候比课堂上纯粹的知识传授更富有渗透力,这种影响或许还会延续学生的一生。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人格魅力的主要路径

人格魅力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朝夕之间即可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更需要通过长期持续的努力,形成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强化政治道德修养,提升“德行魅力”

提高“德行魅力”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因此思政课教师自身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明确个人前途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联;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崇高的思想品质以及高尚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从而保证对大学生思想持久影响的主动权。

(二)增加专业及相关领域知识储备,提升“学识魅力”

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从内在逻辑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实践价值;准确把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自己的思想紧紧跟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步伐;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思政课教师除了对自己的教学业务精通之外,还应当博览群书,对文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一般的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也要有所涉猎和了解,这样在思政要教学中才能做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服。

(三)堅持与时俱进与创新,提升“个性魅力”

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更愿意接近有独立个性的教师。这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尤为重要,因为许多学生本身就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思政课教学,上课状态消极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思政课教师依旧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地讲授教材内容,势必引起学生更大的负面情绪。因此,教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教育观念、拓宽教育视野、开辟教学新思路,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将传统理论与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个性魅力,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教学实效性人格魅力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彰显“人格魅力”,提升班主任素养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浅谈中学数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