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观教育

2018-12-05易芙蓉卞玲娟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思想政治教育

易芙蓉 卞玲娟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日新月异,恩格斯系数越来越小,消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互联网金融消费也就是说,区别于传统消费,但是立足于传统消费之上,将互联网金融技术和金融消费功能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互联网金融消费在大学生市场中发展迅猛,高校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基于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高校学生在互联网金融消费中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提出要端正互联网金融消费意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消费观教育渠道,优化消费观教育方法等方法论。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金融 消费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8.331

随着惠普金融的实现和“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兴起,许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金融消费模式已进入大学生领域。据调查,互联网金融模式因其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受到很多大学生的喜爱,高校市场拓展广大。目前,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網络贷款业,面临着快速,局部和混乱三大特征,即规模增长势头过快,业务创新偏离轨道,风险混乱。正是由于偏袒和混乱,才引发了我们对大学生网络财务消费教育的重视。

一、互联网金融消费模式探析

互联网金融消费模式的定义。从广义上来看,通常我们说的互联网金融就是越来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日渐更新换代升级迅速的金融功能的结合模型。主要是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在相对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财务和服务系统,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服务系统,金融市场系统,金融产品系统和互联网金额监管系统。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互联网金融最初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出现形式是美国第一家安全网络银行的成立。之后,各个国家的互联网金融也迅速发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经历了萌芽,启动,发展,风险,监督和监管的过程。互联网金融在2005年左右萌芽。现阶段,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尚未形成。它只是将部分传统金融业务转移到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开展相关的业务活动。从那时起,网上转账,网上银行和证券纷纷涌现,互联网金融时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业务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在2012年进入初级阶段。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不仅仅是技术的结合,还有商业领域的更多扩展。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开局之年为2013年,众筹,P2P在线借贷和其他快速发展。之后互联网金额经历了2015年的风险事件频发,2017年监管文件密集出台,日渐规范等过程。

互联网金融消费模式的分类。罗明雄等人认为,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分为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平台,大数据金融,众筹互联网金额门户。李波、孙浩认为,通过支付平台,在线移动P2P支付,互联网个人贷款,在线个人理财,SOLOMO金融服务和金融大数据是当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在各种主要模式的基础上,王曙光将国内互联网金额概括为支付平台类型,融资平台类型,财富管理平台类型和服务平台类型。

二、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刚脱离了高中艰苦的学习生涯,进入一个新鲜的社会,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超前,因此也具有更强的购物和消费欲望。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比较时尚便捷的消费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

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互联网金融消费中。一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如蚂蚁花呗,天猫分期,以及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余额宝。通过电商购物淘宝网、支付宝、余额宝和蚂蚁花呗等产品的不断升级和优化,该集团己初步形成了阿里系的金融生态链,因为其更新速度快,安全性较强,时尚前沿,深受大学生青睐。二是P2P网络贷款平台。它是民间借贷由“线下”发展到“线上”的结果。P2P网络贷款准入简单,针对大学生有时甚至只需学生卡和简单的身份认证即可获得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学生的参与。三是第三方支付。当下已进入到手机支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消费时,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更愿意采用第三方支付。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第三方支付的操作更加便捷,节约了大学生的消费时间成本,也极大的提高了消费效率。同时,第三方支付也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活费用缴纳、学费缴纳、话费充值等一应俱全。

目前,大学生的互联网金融中存在合理消费与不理性消费的双重性。大学生属于年轻的群体,也可以说属于刚接触社会的群体,在心智、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在他们的市场中,往往会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行为。首先,互联网金融消费的存在确实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少积极的作用,有部分大学生能够借用这样一个平台成功创业,能够坚持量入为出,适度超前消费的原则,对于其学习生活有不小的帮助。其次,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第三方支付、电商平台的出现的确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在便利的同时,也刺激了大学生的盲目消费。为了更好的促进消费,各种购物网站将通过各种感官影响和各种宣传方式,使消费者生产出价格大幅降低,折扣幅度大,礼品多,难得机会,购物机会大的优质商品。特别是双十一双十二、六一八等特殊日子,大学生往往会借打折的契机疯狂屯购。由于大学生还未进入社会,未取得长久性正常收入,因此理财心智尚不成熟,消费结构往往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

三、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观教育的方法论

马克思曾表示:“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要面临各种消费,不管是出于生产之前,亦或是处于生产期间,其结果都是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消费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从根本上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消费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先决条件。消费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消费观念的教育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大学生虚荣心、攀比心和消费欲望较强,往往在消费观念上有所偏失,特别是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导致了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互联网金融消费教育的建议和方法。

(一)端正互联网金融消费意识,树立科学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观

良好的互聯网金融消费行为取决于良好的互联网金融消费和消费意识,大学生网络金融消费观念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的认知能力和风险意识。通过在高校举办大型互联网金融消费知识讲座、开展相关课题立项、建立互联网金融兴趣社团,潜移默化的丰富大学生的互联网金融消费知识,提高认知,从而正确的辨别机会与陷阱,合理规避风险。其次,要加强消费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消费观念,自觉、自律。永远记住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要盲目跟风,不撒谎,不欺骗,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注重保护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从学生的角度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优化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环境

应当在大学生的入学教育中首先加入互联网金融消费观教育内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人身安全教育、财产教育等在入学教育中非常重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互联网金融消费观教育也变的更加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等院校应当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优化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环境。加强隐性教育。加强班风、学风及校风建设,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促进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合理合法消费的好习惯。大力开展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教育活动、体育教育以及美育活动,加强隐性教育,提倡高雅的校园文化,加强同学们的现实参与,不再沉迷于虚拟的互联网金融消费。

(三)拓宽消费观教育渠道

要将消费观教育的渠道拓宽,互联网本身具有灵活性,互联网金融消费观教育应该要多渠道的教育。大学生的互联网金融渠道应该以课堂和书本为依托,加之以其他手段辅助,通过多种渠道相结合来进行互联网金融消费观教育。首先,通过校园的勤工俭学,通过这个渠道,大学生可以了解劳动的艰辛,引导他们诚实守信,勤奋经济,消费实践中适度消费。或是参加3.15权益保护、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等,帮助大学生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观教育。

(四)优化消费观教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素的结合引起的。外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大学生正确的互联网金融消费理念成功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根据内外因素理论,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殊群体性质,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观。除了基本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解剖学案例方法和情境教育方法。解剖案例法对于学生来说所见所学更加的直观,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教育方法。通过列举校园贷、裸条等社会热点负面事件,与大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事件的原因、发展历程以及不良后果,同时,教师可以正确地引导他们,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哪种又是不能触碰的错误消费观。给学生一个启示,始终保持警惕,妥善处理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不良诱惑。情景教育法则是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感觉,使受教育者更容易进入角色,情景教育法相比于盲目灌输和说教,更具有时效性。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资的希望,是祖国培养的栋梁之才,而大学生也是一个还未完全成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尚不独立的弱势群体,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难以区分,因为大学生也是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保护的群体。从高校而言,加强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观教育就变得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优化。本文以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教育为出发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发展历史和主要模式。阐明了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现状,最后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出了相关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论。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