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让物理教学走向精彩

2018-12-05匡家财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平面镜温度计物理

匡家财

随着新课程教育不断改革,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教学的重点,教师不断创新和改善自身的教学体系,努力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采用有效提问的教学方式,以问题的形式引入物理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不断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愉悦的物理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根据提出的物理问题创设出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物理问题与课堂情境联系起来.另外,教师在物理问题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利用学生渴求的引力,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例如,在“温度计”有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关于温度计的谜语,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引入物理知识教学.如在物理教学课堂开始前,向学生出示一个谜语,“墙上一条河,刮风不起波,天热它就长,天冷它就落”,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形成对物理知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然后,教师对谜底温度计的外观进行描述,或者向学生展示实物,提高学生对温度计的认知.进而教师根据物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对温度计中液柱高低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原因,对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行掌握和运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物理教学内容,开展充分的想象力,以故事、笑话、打油诗等形式相结合,提出愉悦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进而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

二、有效提问拓展学生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物理知识大多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不断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以及向学生讲解物理问题分析的思路,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进行光的折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筷子在水杯中会出现弯折的现象,进而提出以下物理问题,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当筷子换成其他物体依旧会发生弯折现象吗?”“当杯子中的水換成其他液体会出现弯折现象吗?”“筷子是真的弯折还是一种物理现象?”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物理现象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进而让学生针对上述情况开展相应的验证措施,从而确定是一种物理现象的答案.然后,教师引入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折射.在折射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与水杯中的弯折筷子相联系,一方面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折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整体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有效提问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物理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相关物理问题解答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而需要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物理知识框架,提高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和应用能力.所以,教师采用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在物理知识之间联系的讲解过程中,可以提出循序渐进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关联,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从平面镜中看到呈现出来的蜡烛,然后向杯子中倒水,向学生提出蜡烛会不会熄灭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简单的认知.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当蜡烛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蜡烛的大小和明暗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的问题,逐步加深物理问题的难度,逐渐接近物理现象的本质,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物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能力,科学合理性地提出有效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同时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的物理思维更加的灵活,从不同的角度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平面镜温度计物理
只因是物理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