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节水意识及其影响机制
——基于江苏省沭阳县入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2018-12-05姚科艳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被访者洗衣农村居民

姚科艳, 许 朗

(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80%的疾病与直接饮用不清洁的水有关[1]。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水资源严重恶化[2-3],70%以上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污染,部分河流出现了“60年代饮水淘米、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现象,其中饮用水中化学物质尤其有毒有机物含量超标[1]。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农村有58 973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2.65%;全国居民生活用水量占各项用水总量的比重达到13.60%(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饮水不安全状况在我国农村中比较普遍,以江苏省沭阳县为例,该县农村总人口153.79万人,其中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共98.7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4.22%;饮水不安全人口55.0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 35.78%,主要隐患因素为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和供水工程管理缺位[4]。

研究居民生活用水的情况,对于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5]。为了研究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情况,笔者选取江苏省沭阳县为研究对象,对当地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农民节约用水意识,探寻农村生活用水节水机制。调查共抽取了8个乡(镇),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样本有效率为96.67%。调研对象中男性113人,女性148人,男女性别比基本持平;年龄主要集中于31~60岁,占总样本的80.84%;学历以初中及以下居多,其中初中学历占 40.23%,小学及以下占52.10%,高中及以上仅占7.67%;家庭年总收入大多在10万元以下,其中50 000元及以下的占71.26%,50 001~100 000元的占25.68%,100 001~150 000元和150 000元以上的各占1.53%;家庭总人口数以6人及以上的最多,占总样本的34.48%,人口数为4、5人的分别占22.61%、31.03%,人口数为3、2人的分别仅占9.20%、2.68%;而家庭常住人口数则以2~4人居多,占样本量的78.54%,此外,常住人口为5人及以上的占14.56%,还有 6.90% 的是1人及以下情况。

1 农村农户用水现状分析

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1.1 农户水质、水压满意度 农户水质、水压满意度调研统计结果见图1。分析发现,沭阳县饮用自来水的水质较差,烧开后水中白色沉淀物较多,超过50%的被访者选择桶装水为日常饮用水。农村供水水压稳定性较差,尤其在夏季,上游农户用自来水直接浇灌自家菜园等,经常导致离水源较远的农户供水难以保证,这也成为供水服务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1.1.2 农户家庭生活用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水平提高,农民对洗衣机的依赖程度大幅增加。232位被访者认为用水量季节差异较大,尤其夏季用水较多。夏季气温升高,洗澡次数和洗衣频率大幅度增加,占家庭生活用水的较大比例。走访村庄中,只有少数村庄能够24 h不间断供水,因此,大多数农户表示洗菜洗漱时,会选择把水接到盆(杯)中,只有极个别年轻人表示会偶尔开着水龙头洗漱。另外,农村院子内种花或种菜可能会对生活用水量产生影响,但考虑到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且被访农户表示平时灌溉多采用井水或洗菜剩水,因此对可计量的生活用水量影响并不明显。

1.1.3 农户节水意识 通过分析沭阳县可利用水资源情况可知,绝大多数农户认为当地水源比较充裕(图2),事实上,虽然沭阳县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可饮用的淡水资源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充足,可见农村居民对当地可利用水资源的认识并不充分。当问及农户看到公共场所水龙头没有拧紧的反应时,绝大多数农户表示会及时主动上前把水龙头紧好。75%的被访者听到或看到过有关节水的宣传和报道,获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电视公益广告,其次是报纸和宣传栏,个别村庄例如杨岗等,有水厂员工进村开展节水宣传。

尽管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曾耳闻目睹过节水宣传的报道,但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采用节水措施的农户仅占少数,采用节水措施的农户中绝大多数也仅限于废水回用,如洗衣洗菜的水用来冲厕、浇花等。对于节水器具,绝大多数农户并不了解,而购买和采用节水设备(如购买洗衣机时有意识选择用水量少的机型等)行为在农村则更少。

当被问到个别人浪费水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节水意识时,被访者大多认为,浪费水主要是个人素质问题,有些人则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态度,节水意识较差。因此,提高水价和统一限量使用等手段,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治标不治本。

1.2 相关性分析

为了获知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本研究采用SPSS 16.0软件对相关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6]。

对于家庭特征与洗衣频率、方式的相关分析,主要选取家庭常住人口数、家庭年总收入以及家庭生活负责者学历、年龄等4个指标来代表家庭特征。分析结果(表1)显示,家庭常住人口数、家庭年总收入、家庭生活负责者学历与家庭洗衣方式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家庭生活负责者年龄与洗衣频率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家庭常住人口数与洗衣频率在10%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家庭常住人口越多,则在相同时间内换洗衣物也就越多,越倾向于选择使用洗衣机,因此其洗衣频率也相对较低,但是家庭生活负责者的年龄越大,则越倾向于手洗的方式,洗衣频率会相对较高;家庭生活负责者学历越高,家庭收入越多,对洗衣机的购买意愿和能力越强,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家用电器逐步齐全,同时家庭常住人口越多,换洗衣物越多,给手洗带来较大的劳动量,其对洗衣机的依赖程度也越高。

表1 家庭特征与洗衣频率、方式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下表同。

从表2可以看出,生活方式(用洗衣频率和洗衣方式来代表)与个人特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一般家庭起居负责者年龄越大,则其洗衣频率越高,相对于中老年人,年轻人可能换衣和洗衣的频率会较高。在洗衣方式选择上,由于女性在家主要负责家庭生活琐事,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洗衣机。洗衣方式与家庭起居负责者学历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受教育水平越高,对洗衣机依赖性越大。一般来说,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其收入也相对较高,对洗衣机等设备的购买力较强,同时,这部分人的生活节奏较一般农户快,因此对洗衣机的依赖程度更高。

表2 个人特征与相关变量相关关系

2 农户水资源认知度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受“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错误观念影响,农民缺乏对于水危机的忧患意识,对水资源造成了很大浪费。本研究应用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民对水资源有限性正确认知的主要因素。

2.1 变量选取

本研究在综合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关于节水行为及节水意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被访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及当地水资源条件和水价等[7-11]。结合本研究实际,主要选取以下几个变量作为影响水资源有限性认知度的影响因素(表3)。

2.2 模型构建

本研究须判断农户能否正确认知水资源的有限性,这个问题的特点是因变量只有2个取值,即“是”或“否”。这就要求建立的模型因变量取值为1、0,因此,选取可以预测具有两分特点因变量的统计方法,即二项逻辑斯谛(binary logistic)模型。结合本研究具体变量构建的Logistic模型如下:

式中:g(p)为事件发生比的对数形式;f(p)为事情发生的概率;η0、η1~η7为常数项和各项的回归系数;i为样本数;ε为随机误差项。

2.3 水资源认知度影响因素回归结果与分析

表4为由水资源认知度分界线得出的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受访者中75人不能正确认识水资源有限性的观测对象被正确预测,预测的正确率为67.0%;同时,126人正确认知水资源的被访者被准确预测,正确率达到84.6%。总的正确率为77.0%,具有较高的预测率。

表3 变量选定与解释

表4 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比较

从回归结果(表5)可以看出,被访者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均在1%水平上显著影响农村居民对水资源有限性的正确认知,而有关节水的宣传和对当地水资源的了解程度在5%的显著水平上对水资源认知度产生影响。但是家庭年收入和对现行水价认同度的显著性未通过检验,可能是因为家庭年收入调查数据的敏感性和不可靠影响了其回归结果。被访者对现行水价认同度与对水资源认知度之间的关系,还须要作深化研究。

表5 最终模型统计量

注:-2倍的对数似然函数值(-2lg likelihood)为255.807;Cox & SnellR2=0.320;NagelkerkeR2=0.430。

性别因素对水资源有限性的正确认知有正向促进作用,一般来说,男性更加关注时政和科学,因此对水资源的了解程度相对女性较强。水资源认知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与学历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不难理解,就农村目前情况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农户年龄越小则其受教育程度相对越高,其对水资源情况的了解也会相对越多,据了解目前小学阶段就经常开展“水资源有限、节约用水”等科普教育。另外,节水的宣传频率与对水资源有限性的正确认知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农户获取节水宣传信息的频率越高,则其对水资源了解程度就越大,说明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对水资源的正确认知水平,因此应该在农村加大安全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力度。

同时,从自变量“对当地水资源了解程度”可以看出,若农户能对当地水资源的紧缺有一定的认识,则其对全球水资源也能够较为正确认知。然而,本研究261位被访者中有74.3%的用户认为当地水资源丰富,并未出现过缺水现象(图2)。事实上,江苏虽然属于水资源较丰富省份,但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超采现象不容忽视,地下水开采会引起地面沉降以及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目前沭阳县城区已经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位降落现象。居民的节水意识、节水态度等显著影响其用水行为[12]。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矫正农民对当地水资源的错误认识,这将有利于普及农民对全球水危机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3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习惯仍须进一步改善,同时农户对当地以及全球水资源的认知水平也有待提高,这与陈英等的研究结果[13]一致,这也是造成居民生活用水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14]。居民用水习惯的改善和对水资源认知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推动水资源节约使用。因此,本研究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因此要从水源保证、水质保证和工程建后管理等方面,加大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建设。首先是水源保证,必须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提高水源保证率以及用水方便程度,在农用水工程实施的同时,禁止农民自己打井行为,保护当地地下水资源。其次是水质保证,必须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项目建成后,可以使农民摆脱吃高氟水、喝苦咸水的状况,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这对农村稳定繁荣和减少因病致贫等有积极推动作用。最后是工程建后管理,要抓好水利工程分工协作负责机制,乡(镇)负责工程供水安全,协调处理供水单位与农户间的具体问题,受益村社负责保护好供水设施,工程管理主体单位全面负责运行管理和生产经营等,建立健全维护维修、水源保护以及水质卫生等机制,促进工程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3.2 加强宣传力度,提倡安全用水和节约用水意识

目前,各个地方节水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农民作为水资源消费主体, 节水意识和习惯仍旧停留在被动接受状态,并没有主动参与其中。受文化程度限制,农民对于安全饮水的关注较少,走访过程中发现,当问及用水价格问题时,部分农户表示,若水价提高到农户难以承受的标准时,他们会继续在家中打井,宁愿用电费也不愿意交水费。因此,针对上述现象,有关部门要合理确定水价,同时加大“安全用水、节约用水”宣传力度,让人们认识到在水资源日益紧缺情况下,合理节约使用洁净自来水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被访者洗衣农村居民
10款洗衣液推荐,搞定各种难洗污渍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洗衣液一哥”养成记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洗衣大作战
洗衣厂如何建立与实施ISO9001标准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