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仙桃市近两年棉花单产下降的原因

2018-12-05刘长军韩文广刘伟杜又华杜左斌沈金权

中国棉花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仙桃市棉株棉田

刘长军 ,韩文广 ,刘伟 ,杜又华 ,杜左斌 ,沈金权 *

(1.湖北省仙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33000;2.湖北省仙桃市人工降雨办公室433000)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近两年来,棉花单产持续大幅下降。2016年全市种植0.8513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 196.7 kg,比 2015年的 1 587.4 kg下降390.7 k g,降幅24.61%。2017全市种植的1.103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 067.9 kg,比2016年下降128.8 kg,降幅10.76%。为此,笔者对湖北省仙桃市2016年、2017年棉花单产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谈谈如下浅见。

1 主要原因

1.1 气候因素

1.1.12016 年暴雨渍涝成灾。据仙桃市气象站观测:2016年7月上旬旬降水量346.1 mm,较历年同期平均增加282.6 mm,持续的强降雨,不仅造成大面积棉花倒伏,脱落加重、生育进程推迟,且导致部分田块渍涝成灾。2016年7月15日调查结果与2015年同比为:“一增、五减、一持平、两上升”。即小铃增0.4个;株高减16.2 cm,果节减8个,大铃减0.5个,花减0.1朵,蕾减9.7个;单株果枝数持平;蕾铃脱落上升1.9个,脱落率上升9.4百分点(表1)。

1.1.22017 年久旱和阴雨并存。据仙桃市气象站观测:2017年6月下旬—8月上旬51 d降水量75 mm,较历年同期平均减少200.4 mm;日均温29.5℃,较历年同期平均高0.6℃。持续高温干旱,导致棉花生育进程加快,伏前铃、伏铃增多,蕾铃大量脱落,早发棉田棉株上部3个果枝无花蕾,迟发棉田棉株中部无内围铃。同时,高温干旱造成棉株肥水短缺,上部果枝伸长增节受阻,生长后劲严重不足,2017年8月15日调查结果与2016年同比表现为:“一增、五减、两上升”。一增:单铃成铃增13.3个;五减:株高减5.3 cm、单株果枝数减2.2个、单株小铃减8.9个、单株花减1.9朵、单株蕾减20.1个;两上升:单株脱落上升9.4个、脱落率上升17.3百分点(表 2)。

表1 7月15日棉花生育情况调查比较

2017 年8月中旬—9月底51 d降水量294.3 mm,较历年同期增加143.4 mm,持续的降水致使大部分棉田倒伏,导致迟发棉田棉株上部严重脱落,出现第二次生长,烂铃加重,品质下降。2017年9月15日调查结果与2016年同期比较,单株成铃少5.3个(基本无秋铃),小铃、花分别少6.6个、0.2朵,蕾多3个(表 2)。

1.2 栽培管理不当

1.2.1排灌不畅,旱涝成灾。渔池开挖,排水渠道受阻,遇强降雨无处排放,如2016年7月上旬持续的强降雨,导致部分棉田渍涝,甚至绝收;畦沟、腰沟、围沟不配套,遇连阴雨,田内虽无积水,但地下水难排出,棉花根系长期处于水分过多状态,根系活力下降,雨后遇烈日,棉叶失水严重,造成蕾、铃大量脱落;农村公路建设、村庄扩建,灌溉渠道被挤占,灌水不畅,遇旱无水源,2017年7—8月持续高温干旱,部分棉田成灾。

表2 9月15日棉花生育情况调查比较

1.2.2有机肥投入少,抗逆性降低。有机肥具有供肥时间长、养分齐全、不易流失等优点,可提高棉花抗灾能力。随着棉农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肥肥源减少,故而只施无机肥,致使棉株抗逆性降低。2017年定点调查13户中仅1户棉田追施有机肥,追施有机肥的棉株上部果枝伸长增节增铃,且生长后劲足,其余农户的棉田均早衰。追施有机肥的农户较其他12户,棉田单株除絮铃少8.5个外,青铃、小铃、花、蕾分别多21.8个、6.6个、0.5朵、4.9个。

1.2.3定植密度偏稀,导致减产。仙铃市大部分为麦(油)后移栽棉,因迟播迟栽,生育进程前、中期比麦套移栽棉明显推迟,密度过稀,只能靠大水、大肥,增加棉田投入,发挥个体优势,如遇干旱,就会导致肥水短缺而减产。据仙桃市棉花产业化办公室调查,2017年因中期持续高温干旱,造成棉株中部无内围铃,上部果枝不仅不伸长,且花蕾严重脱落、无铃,导致大面积减产,每公顷定植2.35万株田块,籽棉产量3 147 kg;每公顷定植1.95万株田块,籽棉产量仅2 273 kg。

2 对策

2.1 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棉花旱涝保收

要树立长期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投入,加强棉田排灌基础设施建设。做到遇旱有水灌,遇涝水能排,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建成稳产高产棉田,确保棉花旱涝保收。

2.2 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高棉株抗逆性

在抓好配方施肥的同时,增加有机肥施用量,确保基肥每公顷施饼肥750 kg或优质有机肥30 t以上。推行机收油菜秆直接还田和稻(麦)草覆盖等措施,既提高棉田抗旱保墒能力,又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实现棉花早发稳长,达到优质高产之目的。

2.3 深沟抬田,增强根系生长活力

棉苗定植后,要认真深挖围沟、畦沟、腰沟,深沟抬田,做到沟沟相通,雨住田干,明水能排,暗水能滤,为棉株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强根系生长活力,提高棉株综合抗逆能力。

2.4 合理密植,争早增铃夺高产

实行沟畦改革,使畦宽达到2 m,每畦定植棉苗2行,畦内两苗相距100 cm,株距40 cm,每公顷定植2.5万株,做到以密争早、增铃、增产,从而充分发挥个体群体生长优势,实现棉花优质高产。

此外,要抓好棉花病虫防治,确保棉花高产丰收。

猜你喜欢

仙桃市棉株棉田
榜样
仙桃市1958—2020年高温天气变化趋势分析
更 正
栽培模式与施氮量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忆峥嵘岁月 扬帆阔步启新程 仙桃市住建委改善人居环境纪实
雨后棉花应急管理措施和补救方案
苦豆子条带对棉田捕食性天敌发生的影响
雨后棉花应急管理措施和补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