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观察

2018-12-05王宗强

关键词:脑部脑梗死病灶

王宗强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徐州 221300)

腔隙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供给压力不足,脑部供血稳定性较差,只要患者脑部血管供血量增加,就会出现腔隙性血管阻塞。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反应迟钝、语调语音发声变化、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口角流涎等。有研究表明:临床早期影像诊断准确度,对病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给药都有较大影响。因此,本次实验从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8月接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4份病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探讨常见影像诊断技术CT和MRI(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本次实验经我院医务处伦理学管理办公室批准,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均有知情权,且同意参参与本次活动。

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男21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9.27±2.41)岁。发病时间至扫描时间5~72 h,平均(15.25±2.04)h。患者临床表现情况:运动障碍10例,感觉障碍21例,语言障碍10例。

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59.41±2.20)岁。发病时间至扫描时间:5~72 h,平均:(17.38±2.11)h。患病情况:运动障碍9例,感觉障碍22例,语言障碍10例

关于以上病患的一般资料信息没有差异,且P>0.05,统计学研究无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压、心跳等一般性生命体征检测。两组患者诊断方法如下:

(1)对照组:诊断采用CT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按照由头部到脊椎部位开展平行性扫描,扫描区域与头部毗耳线保持平行。扫描范围:从颅骨顶部到枕骨大孔。扫描参数:扫描螺距2.5 mm,扫描厚度2.5 mm。

(2)观察组:诊断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采取头线圈、常规序列方法进行序列扫描,记录、观察病灶检出情况。设备参数范围:3D模式最小厚度为5.0 mm,间距设置:0.5 mm。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病灶检查结果,本次活动主要以小脑、脑干、基底、丘脑四项检查结果为主。

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病症检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以SPSS 22.0系统统计结果为准,(%)表示计数结果,(t)表示计量结果,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2 结 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病灶诊断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灶诊断中,小脑确诊85.71%,脑干确诊92.85%,基底确诊71.43%,丘脑确诊97.62%。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别显著,且P<0.05,表明本次统计学研究结论有意义。详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病灶诊断 [n(%)]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检出结果

观察组梗死灶平均直径(12.03±2.01)mm,检查费用(985.42±6.09)元,检出时间(40.13±1.17)min。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且P<0.05,表明本次统计学研究结论有意义。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检出表

3 讨 论

3.1 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制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明显提升。它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供应压力不足,脑部供血稳定性较差,一旦患者脑部血管供血量增加,就会出现腔隙性血管阻塞[1]。若患者发病后,及时确定病灶位置,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3.2 腔隙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手法讨论

国内医院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CT与核磁共振(MRI)两种检查手段。CT是指运用X射线进行数据检测信息整合,并借助电子程序获取医学影像分析结果,经数字模拟器转为数字,以图像形式呈现出来[2]。该种扫描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检出率较高,影像也较清晰,且其经济费用较低,但由于CT主要以X射线为检验依据,对患者伤害也比较大,且影像易受到外部影像环境干扰。对照组患者病灶诊断中,小脑确诊35.71%,脑干确诊23.81%,基底节确诊33.33%,丘脑确诊40.48%。

核磁共振(MRI)检查,将人体红外线光源变化,获取特殊仪器影像下,机体照射图像。该种临床诊断方法,具有准确定位、病灶影像成像清晰等特征。相对而言,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检出率相对较高。但核磁共振的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会使患者检查的经济压力较大。本院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病灶诊断中,小脑确诊85.71%,脑干确诊92.85%,基底确诊71.43%,丘脑确诊97.62%。同时,观察组梗死平均直径(12.03±2.01)mm,检查费用(985.42±6.09)元,检出时间(40.13±1.17)min。

从腔隙性脑梗死病症诊断视角而言,该病症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等特征,高效率的诊断手法,可降低患者患病治疗期间的危险性,降低死亡率。CT临床应用时,需先运用X线进行病灶信息收集,再经过电子程序信号转换,将射线收集到信息转换为文字,最后输出。而核磁共振技术,可直接利用人体红外线,将信息收集、信息整合两个环节合二为一,快速输出诊断结果。与前者相比,后者的检出速率更快。本院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检出时间(40.13±1.17)min,对照组检出时间(49.24±2.04)min,两组数据差异明显,且P<0.05。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CT与MRI(核磁共振)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中临床应用中,都有较好的临床检查效果,但MRI(核磁共振)对较小病灶的检出率、对早期病变的发现率更高,但患者治疗疾病经济负担较重,患者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诊断方法。

猜你喜欢

脑部脑梗死病灶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