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导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效果的影响观察
2018-12-05蔡杰
蔡 杰
(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常州 213024)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复杂发病机制和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疾病,该病在临床上尚无根治方法,以药物控制为主,需要终生服药[1-2]。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高血糖、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症状[3]。患者在社区经过系统用药指导后会较为显著改善其副反应的发生。本次研究内容是用药指导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效果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进行本次研究的是在我社区2017年11月~2018年6月期间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两组研究方法中男性患者为64例,女性患者为38例。对照组51例患者的年龄维持在44~74岁之间,平均年龄则维持为(64.0±4.0岁);观察组51例患者的年龄维持在47~70岁之间,平均年龄则维持在(63.0±5.0)岁;将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的102例患者经过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有51例患者,观察组同样是51例患者。通过比较,参与研究的102例患者外在因素以及相关临床资料差异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研究患者诊治的药物主要包含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类以及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对照组用药期间给以常规用药指导,实验组给以社区系统用药指导,对照组:该组的51例患者采用常规用药指导对糖尿病的病情予以控制。观察组:该组的51患者则是在常规用药指导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社区系统用药指导方法,即(1)提高社区护士用药水平:巩固社区护士的用药知识,制定简易用药知识小册子供患者阅读,包括作用、常用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2)个体化定制:该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特异性,因此社区责任护士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用药,药物名称、剂型与剂量、治疗用途、治疗目标、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反应、食物与药物之间的作用、可能发生的副反应、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以及老年糖尿病足的护理等。(2)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较慢,用药剂量相较于青年人少1/3到1/2,用药种类不宜超过3~5种,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导致脑梗和心梗的发生,因此监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十分必要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副反应的情况、用药后改善效果进行临床专业研究与统计学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两组资料差异明显著,P<0.05。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对比,经过临床专业研究与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经过社区系统用药指导后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n(%)]
3 讨 论
社区系统用药指导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具备个性化、方便性特点的方式。随着现今社会人群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当今社区系统用药指导在临床治疗后的用药方法中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能够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用药后恢复效果[3]。患者了解疲劳时禁服药物,绝大部分降糖药物在餐前服用。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较轻微的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不良反应严重应该及时就诊作进一步处理。该方法在社区广泛开展,提高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经过临床专业研究与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51例患者经过社区系统用药指导之后副反应的发生(低血糖、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以及用药后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社区开展系统用药指导适用于临床方面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