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主要节点城市发展的融合
2018-12-05苏蓉佳梁殿杰
苏蓉佳 梁殿杰
(1.四川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四川 成都 610064;2.澳新银行,四川 成都 610064)
自“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倡议提出以来,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国家和地方层面也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一带一路”旨在促进沿线国家多层次、全方位和复合型的互联互通,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促进沿线国家平衡、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 《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国积极行动和共创美好未来八个部分详细解释了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倡议。
《愿景与行动》在框架思路部分明确指出,要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由此可见,沿线的节点城市对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有助于新兴城市的崛起,共同带动和辐射区域经济的发展。《愿景与行动》明确了包括西北、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内陆地区在内的四类地区所覆盖的 27 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 25 个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并指出国内各地区城市应当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开放程度,提高发展水平。 由此可见,沿线城市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区域融合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是连接东西方人文、经济、政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纽带。“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区域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新机会,注入新动力。
1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推进区域、城市与城镇的综合发展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沿线国家要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方面的沟通与对接,促进骨干通道建设, 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沿线城市要全力提高道路通达水平,重点关注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重要节点, 打通缺失路段, 确保路段通畅。同时,也要加强区域交通的便利,完善基础设施,打造资源要素连接通道,连通“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其它城市,在区域与城市之间形成设施联通、资源畅通的有机体。加强区域内大中小城市与周边小城镇的联系,打造城镇协作区,让区域、城市与城镇融入“一带一路”的倡议,从而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提高城市经济水平,也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2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打造城市的绿色发展
《愿景与行动》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绿色丝绸之路的建立,需要绿色城市的支撑。“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建设美丽城市。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产业的支撑,因此城市实现绿色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推进传统产业集约化、高效化发展,促进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端、低碳、生态的绿色产业体系,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有机食品、可再生能源等。
沿线节点城市的绿色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资源能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也能够增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实现绿色增长。 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缓解对环境和资源的负担,同时也需要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3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促进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的发展
2018年1月17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在北京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8)》,预测到2018年,全球旅游增速将继续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全球旅游总人数将达到126.7亿人次。 旅游消费已成为的重要的生活休闲方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国家旅游人数与收入将继续增长。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加强沿线国家与城市在旅游方面的合作成为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议题,也将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城市的发展。旅游能将沿线国家与城市连接起来,通过旅游资源的共享互推,促进各方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互利合作。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丝绸之路融汇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大量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此聚集。《愿景与行动》指出,要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形成了一个旅游要素互动的经济网络,通过旅游活动的往来,构成了相互联系的旅游网络体系。 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业的特点体现在社会化程度较大、关联性较强、依托和带动功能明显。因此,主要节点城市应利用好机会,整合旅游要素和资源,通过旅游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水平。提高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提高环境卫生水平、现代服务质量等,还需要从具体产业入手,民航、铁路、交通、航运、酒店餐饮、商务购物、娱乐演出、地产开发、公共服务、治安保障等上百个行业都需要配套发展,为城市旅游提供发展动力和支撑。同时,各节点城市也需要结合自身特色差异化定位,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建立起竞争有序、分工合理的旅游市场体系,促进国内各省市区域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的一体化发展。旅游的发展也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5.
[2] 彭震伟.“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城市规划应对[J].规划师, 2016, 32(2):11-16.
[3] 揭筱纹,邱璐,苏蓉佳,陈艳.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制造业绿色发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4] 国际在线网:“WTCF预测2018年全球旅游总人数将达到126.7亿人次” [EB/OL].http://city.cri.cn/20180117/5105f138-87b6-2b16-908e-502477b565fa.html.[2018-1-17].
[5] 钟业喜, 冯兴华, 文玉钊.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 2016,36(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