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平衡记分卡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探讨
2018-12-05
一、平衡记分卡的相关概念阐述
平衡记分卡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运营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的一种新型的绩效管理体系。它不仅包含传统的财务指标,并且提出了非财务指标对绩效评价的影响作用。其中,财务角度主要是指利润率,收益率以及成本管理等传统的指标。客户角度主要是指市场份额,老客户挽留率以及顾客满意度等相关指标,内部运营角度主要是指企业的改良与创新,经营过程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既包括短期业务的改善,又包括长远的产品以及服务的革新等。学习与成长角度主要是涉及到员工的能力,信息系统的激励以及相互配合层面。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通过战略角度实现有效的基线管理。在通常情况下,平衡记分卡是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工具,平衡积分卡包含以下几种平衡:首先,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由于平衡记分卡不仅仅包含财务指标,还包含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等非财务指标,因此,平衡记分卡既有定性的研究,也有定量的考核;其次,平衡记分卡包含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平衡记分卡是一套战略执行的管理系统,在平衡计分卡的这种观点来看其实施过程,它有效的平衡了短期的目标和长期战略规划目标;再次,平衡记分卡实现了企业组织内部与外环境的平衡,在平衡记分卡的使用过程中,股东以及一些客户为外部群体,员工和内部业务流程是内部群体,平衡记分卡可以有效平衡外部群体与内部群体之间的利益,最终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最后,平衡记分卡是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客户以及内部流程指标都包含了滞后指标与领先指标,但是财务指标是一个滞后指标,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上一年的财务情况,而客户以及内部流程指标可以更直接的反映在可预期的未来的市场情况,使企业或者组织对未来有充分的判断,有利于科学决策。
二、平衡记分卡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应用
由于平衡记分卡开发时间已经持续多年,针对组织绩效评价的结构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平衡记分卡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水平是非常有益的。首先,平衡记分卡可以有效帮助组织建立战略目标,并且将组织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愿景转化为绩效指标,从而提升组织的绩效管理效率;其次,由于平衡记分卡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相互结合的考评体系,因此,可以弥补传统财务指标考评的缺陷,更加完善财政扶贫绩效管理体系;最后,由于财政扶贫资金进行资金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就是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完成情况,因此,通过平衡记分卡来进行绩效评价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财务评价的财务指标的缺陷。从综合角度去评价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分析财政扶贫内部的流程设计,通过平衡记分卡来进行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价能够更加综合和全面,从而提升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与水平。
(1) 确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平衡记分卡对绩效评价的要求,需要确定相应的财务评价指标,由于在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中,更加重要和迫切的是对资金的使用效果指标与资金使用效率指标进行分析。前者是考察资金的是否使用得当,一般来说,都会设定个体收入增加,集体收入增加,贫困人口年收入增加率等这几个关键性指标来考察扶贫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而资金使用效率指标就是考察资金在投放使用上是否达到应有的投入产出比,一般来说,都会设定项目经费利用率,资金产出效率,各类项目经费占项目总经费的比例,项目经费拉动力系数。通过这几个比例可以有效考察出项目经费的利用率情况,从而确定项目资金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最终提供改进措施与建议。
(2) 确定客户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平衡积分卡对绩效评价有对客户的绩效评价体系,因此,需要确定相对应的客户财务指标,在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中针对项目使用者受益者的情况必须确定一系列的绩效考核指标,例如资金使用者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是否有明显的上升,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居民基本养老,社会救助人均增长水平,社会保险等情况,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贫困地区居民的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也在侧面反映出财政扶贫资金的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通过这些绩效指标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考核,可以更加综合全面的判定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情况,从而提出改进措施。
(3) 确定内部运营绩效评价指标
据平衡计分卡的使用原理,不仅仅是对资金等财务情况进行一定的绩效评价,还应该对内部运营等非财务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首先,需要根据地方财政部门以及其扶贫资金项目划拨的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应该根据各个扶贫项目确定财务部门内部相对应的绩效指标。例如,扶贫项目资金资料完备率,发现资金问题的是否能够及时反馈,资金使用情况是否受到一定的监管,人员利用率以及绩效考核报告及时处理率等。通过这些绩效指标可以准确反馈财政项目内部的运营情况,从而可以考评扶贫项目资金的内部运营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内部运营改进方案。
(4) 确定合理的学习与成长指标
由于在传统的绩效评价中,只是简单的制定财务指标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却忽略了内部组织的绩效评价,也忽略了其中员工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根据财政扶贫项目中员工的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学习与成长指标。学习与成长指标可以有效的评价员工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授权与协作能力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学习与成长指标:例如,在员工财务业务水平上,可以制定员工差错率,业务处理效率;在员工培训与学习上,可以制定出信息处理效率,信息差错率等指标;在授权与协作上,可以制定出员工提出建议的数量,员工与部门之间的协作程度以及部门采用员工建议的数量等这些指标。通过对员工指标的一系列评价,可以有效反映出组织内部员工的学习能力与成长,从而针对其绩效问题制定出改进措施。
三、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水平的措施建议
(1) 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
通过平衡记分卡中的财务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然后通过资金的使用情况可以合理的制定一系列资金管理政策,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制定资金使用制度,完善资金使用流程,制定合理的资金内控保障措施,通过完善制度和流程,可以大幅度提升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避免资金浪费,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并按照有关规定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在制定合理的资金内控保障上,可以及时检测出扶贫资金投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而保证扶贫资金的安全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透明度,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其次,制定完整的审批报账制度,规范会计信息,由于一些部门的会计信息不健全,因此很难反映出完整的资金使用情况,需要完善相关的会计信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度,从而规范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最终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
(2) 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培训与学习
在平衡积分卡中,最核心的就是对员工的学习与成长进行绩效评价,因此,需要根据绩效评价的情况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与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需要在财务人员的应聘门槛上,建立合理的应聘标准,必要时可以聘请第三方招聘来对员工进行招聘工作,提高招聘工作的效率与水平,避免招聘工作过程中的不透明性;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培训他们相关的财务业务知识,还需要对他们进行财政扶贫资金风险的宣传工作,加强他们的财政资金风险意识,提升他们的工作责任感;最后,需要提高员工与部门的协作精神,鼓励组织内部的员工针对财政扶贫项目中的资金使用情况提出建议,财政部门要及时听取员工建议并且及时反馈,从而提升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协调程度更高。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方案制定,可以有效提升内部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学习能力,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水平。
(3) 科学分配、合理划拨资金,提升群众的积极性
在平衡记分卡中,客户绩效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评价方面。因此,为了提高群众的主动性,必须尊重群众的自身意愿,根据地区的贫困情况科学分配、及时合理划拨资金,避免资金浪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根据地区的贫困情况和群众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汇总,制定出完善的报告,把有限的人,财,物真正落实到最贫困的群众手中;其次,需要建立合理的资金监督机制对资金的划拨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规范管理,专款专用,避免产生资金账实不符,杜绝超范围使用扶贫资金;最后,应该严格遵守资金审批使用流程,统筹安排项目资金,整合扶贫资金源,最终提高扶贫项目资金的划拨透明度,提升群众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