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2018-12-05王筱帆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资本论层次性科学性

王筱帆

(西安邮电大学,西安 710121)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体系的范畴很广,是一个既严格又非常完整的研究体系,内容有实证研究、政策研究与规范研究,分别突出对应马克思《资本论》及其他论著中研究揭示的经济学规律论与科学性、现实论与实践性。马克思的观点看经济学,之所以经济会成为一门科学,是在于经济现象的转移规律,是不以人为意志的,因此这种经济规律性一定是以现实社会的经济行为基础,然后才能把握其发生的规律性。而且,我们需要做的是从社会实践的发展规律中,对其规律进行把握,也因此对经济学科学性的看法中,规律性、现实及实践性也是马克思经济主义的构成要素[1]。上述内容中提到过,政策应用经济学、实证及规范经济学都是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分割而成的,特别是现代学视角,它将西方经济学的分割进行了理论强化,所以也让经济学体系发生了巨大转变。现如今的经济学已经不能单纯地看待它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其已然发展成为在不同学术理论上具有不同规范的独立学问,需要分别看待。这也是本文的问题提出所在,以下做详细研究。

二、经济学科学性的方法论差异与不同认识

虽然我们无法否认经济学科学性认知性,对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确实在一定程度起到了促进作用,让其研究方法论实现了创新,又提供了经济学科学性理论的成熟铺垫,但其实马克思经济研究革命的开始,是从方法论进行的。《资本论》首先表明了哲学革命才是产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来源,经济学研究证实建立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革命之上,这是如何对唯物及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有效辩证的科学方法,也是为何不同的经济学家对社会历史和经济变化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毫无夸张地说,任何一个经济学家都脱离不了哲学思维,他们对经济学的问题观点必定也是建立在这种思维背景之上的。因此说,马克思主义辩证及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当然,其他经济学流派也并未对此完全信服,甚至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的经济学研究不管表面看起来是怎样的具有中性特征或纯粹性,但其实,这些经济理论从根本上,也都是基于某种世界观主导或方法论之下的。区别只在于,有些产物是结合了特定范围与对象所产生,是通过世界观具体视角下的与方法论结合的产物[2]。

由于不同认知,对经济学产生不同方法论的学者不在少数。恩格斯就认为:“政治经济学本身就具有历史科学的本质。”这句话是适应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的,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人类社会的所有经济活动,是不断变化且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特征就是不可再验与历史性,对其经济现象的研究分析,把握科学规律和发展趋势等,都是不可逆的。马克思则强调历史研究与逻辑研究两方面的关系,他认为唯一适用的方式便是逻辑研究。但实际上,这种方式也不过是摆脱了历史形式及扰乱作用下的历史研究方式,所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及演变历史进行规律把握的过程,即是一个遵循自然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过程。然而还有许多对此观点持以否认态度的经济学家,例如,约翰·希克斯就在经济学数理化发展基础上,认为经济学只是一门训练,而非科学。这是因为经济学理论既得不到真正的证实,也得到了证伪。所谓的证实,不过是对基本方法的一种检验方式,查看其是否具有科学性。而证伪的含义,普遍认为英国马克·布劳格的观点,认为证伪是一种经济学家们都应该进行遵循的基本经济学研究方法。因此,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证实和证伪是存在根本性差异的。

三、经济学数理实证与基本认识

无论如何,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对经济学科学认识方面,永远都具备科学指导意义。经济学是否科学化的关键在于,它是不是承认经济的客观及现实性,是不是可以对经济问题实事求是地展开研究,能不能对人们产生实践指导作用。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管从“现实论”“规律论”还是从“实践论”出发,马克思《资本论》当中的研究是非常完整的,不存在整体、个体、规范或实证的割裂。是把整个具有科学研究性的经济过程进行有机统一的反映,且是在唯物和历史唯物的指导背景下进行辩证,因此实现了所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突出《资本论》科学性特征的根本原因。基于国情基础上的不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经济学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因此特别是借鉴不同体系下的经济学科学时,更需要研究其是否可行。保罗·萨缪尔森的观点也是如此,其认为“经济学的本质依据就是科学”。经济学的首要目标是对身边世界进行揭示,帮助我们依照经济原则来实现对经济的合理设计,以及包括政策的执行等,最终目的在于对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因如此,经济学才决不设帷幕中,才更好与我们的人类行为实践进行科学结合,经济学是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一切内在特征的,它与我们的制度、社会、价值和道德等都有着紧密关联。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层次性与整体性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上,我国明显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马克思经济学进行总体方法上的概括,唯物辩证和独特科学抽象是主要特点;第二阶段为西方经济学不断扩大研究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及西方经济学的对比探讨[3],这种比较无疑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遗憾的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我们也常常只是限于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上。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方法论及观点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的其他方法更是缺少关注度。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唯物世界观与整体主义的基础上,实质是对经济现象的本源认知,历史唯物主义又属于特定社会形态下的经济本源一元论,是对经济活动的本质认识[4]。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反映,是存在客观历史性规律的,也是生产力与关系的辩证过程,是人类从低到高的等级形态更替变化。但随着经济学中加入了数学分析工具,西方经济学与历史主义就彻底断连,历史主义经验被数理实证完全取代,这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了根本区别,其否定了社会制度演进及可能性发展。在此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显得非常具有整体主义层次性方法,其理论体系是与整体主义方法一体化,然后进行灵魂与思想指导,但又在其中加入了层次性方法,在方法论研究上,又具有自身的工具性特点。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事实,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基础,不过是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层次性经济学研究,使其进行现代化转变。可惜的是,很多人在崇拜层次性方法研究的时候,都会把个体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层次性现代化研究,当作就是西方本身的经济学研究,这种认知必定是存在狭隘性的。真正具有层次性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应该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运用研究形式与分析方法进行的一般性概括,如果我们仅仅是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直接概括成整体主义研究,就特别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观点,也会产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唯一方法便是整体注意研究的错误认知,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严重忽视。《资本论》当中的很多经济学研究方法,都是可以成为发展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持与规范发展。因此,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应当持以特别重视的态度并对其正确运用。

五、结语

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不同经济学体系的理解本就不同,因此才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或理论,单纯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总结在一起,将西方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两种科学总结在一起的这种行为,本就缺乏正确性,有些狭隘。马克思的《资本论》当中,所有对经济学科学性理论的主张与阐述,充分揭示了其学科的实质性,也就此开始构成一套整体注意方法论,这是和西方经济学证伪及个人主义都有所不同的存在。但《资本论》在研究方法上也并不局限,不受整体注意方法论的限制,其中还有建立在科学性认知上的层次性方法研究。所以,对于只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简单归纳为经济学科的理论主张,我们还需要对部分内容进行强调,即马克思经济学对相一致性经济学层次研究方法的重视。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一种综合性结合,将经济学方法论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从对马克思《资本论》及马克思经济学主义进行全面认知着手,充分了解其理论内容,这对我们以后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走向现代化发展道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具有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资本论层次性科学性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数据科学性及准确性的提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从陕县成功救援谈应急决策的科学性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