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途径探究
2018-12-05李凯宾
李凯宾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引言
2017年10月,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党中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党中央站在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新高度,对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提出了一揽子发展计划。在经济方面,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战略。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释放出更强大的经济活力。创新创业作为经济良性发展的一大引擎,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大学生作为最有活力、最有知识、学习能力最强的一类群体,应该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积极引导创业实践,是保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对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有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主要内容为去产能、降库存,提高供给质量。党的十九大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中去。培育较高创业意识的大学生,有利于保证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创新创业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对中小创业型企业的支持,促进创业成效商业化。创业意识主导的创业活动,积极融入新型发展方式,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二)有利于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的实施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还包括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开放地推进方方面面的建设。在各方面、各层次都需要大量敢想敢干,敢于艰苦创业的“领头羊”。积极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促进其创业实践活动在经济体系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有序开展。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业队伍中,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二、阻碍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就业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人心中可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学而优则仕”是大多数国人对待学子的态度。在21世纪的今天,高考、国考热度一直居高不降。高考选拔人才主要是分数导向,中小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此评价标准下,学子“十年寒窗”,在考试道路上披荆斩棘,才能在高考大军中脱颖而出。大多数家长及学生都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有稳定薪水且相对较轻松、舒适的体面工作。对他们来说,就业、考研、出国依然是最理想的人生发展道路。然而,2017年中国GDP为82.71万亿人民币,世界排名第二,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逐年缩小。但增速减缓,经济结构急需优化,经济增长急需转变。党中央在十九大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我们所处的新时代背景,是当下最大的国情。创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大学生是最有活力、学习创新能力最强的一类群体,积极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鼓励其主动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促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
(二)创业氛围缺失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环境氛围对事物的发展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在高校,现运行的学生评价体系仍然主导着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课本知识的学习上。学生致力于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以便在评奖学金、保研、入党、找工作等评优评先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创业仍是小众文化,大多数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对创业所需的思想准备、综合素质、创业环境、资金筹集、团队建设等要求缺乏深入的掌握。创业氛围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创业理论学习及时间活动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
(三)创业资金缺乏
创业启动资金也许不是个大数目,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不是个小数字。创业仅靠一腔热血是做不成的,需要有经济条件做支撑。虽说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目前来讲,教育、医疗、住房对大多数工薪、农村家庭仍是不小的负担。对部分学生来说,大学学费、生活费还是不小的挑战。因此,直接从家庭筹措创业资金不是普遍可行的办法。商业贷款对客户有抵押资产的要求,对大学生来说门槛较高。身揣一份创业计划书,满怀创业热情的大学生很难从金融机构成功筹到创业资金。风险投资,更是锦上添花的融资方式。一般是创业初显成效才更容易获得风投的青睐。因此,风险投资对大学生来讲亦是不太可能的融资方式。创业资金的缺乏,是许多大学生创业计划成为泡影的重要因素。
(四)创业机会成本高
机会成本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故创业机会成本指因选择了创业而放弃就业、考研、出国等人生道路中能所带来的最大的收益。20多岁的年纪,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就业,尤其是机关、国企、大型上市公司、事业单位是相对舒适、安逸、体面的道路。出国则可以领略到国外文化、教育的风采,丰富生活经验。创业是一条充满着风险、困难,但同时伴随着挑战,较高收益的道路。大学生如果选择了创业后期未能成功,想要转入到其他的职业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是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较高的创业机会成本,也是阻碍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五)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条件有着极高的要求。创业能力包括对市场的灵敏度、处理风险能力、眼光与胆识、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力、处理失败能力、灵活处理现实问题能力等。大学生由于在中小学阶段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活动范围有限导致与社会接触较少。大学生在处理社会经济问题时,难免会犯目光短浅、对问题认识不够深刻的错误。此外,学校相对安逸的成长环境造成学生直面风险、处理风险机会较少。因此,大学生对风险的把握及处理能力比较薄弱。缺乏创业能力是导致大学生创业意愿降低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建议
(一)政策、媒体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已经入历史新阶段。十九大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家的发展战略已经提出,接下来就需要相关配套的政策落实推进,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于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一片广袤的天地。媒体应配合政府对各项相关政策做及时准确的宣传,增加大学生对政策的熟悉程度。了解愈多,形成创业意识的可能性愈大。
此外,媒体应积极理性地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使大学生觉得真实可信,例如订餐平台饿了么、共享单车摩拜及小黄等。身边鲜活真实的例子对潜在创业者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往往能够激发创业者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质变。
(二)高校与社会营造创业氛围,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能力
适度调整学生评价体系,将创业因素纳入评价指标。学校可以提高创业因素版块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此外,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如鼓励学生创业社团的发展,与企业联合搭建创业平台,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积极举办样式丰富的创业类活动与竞赛等,在校园中塑造一种适度稳定的创业文化,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
建立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第一,系统科学建设创业教材,把创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业所需的商业知识,培养必备的心理素质,提高其解决创业过程常见问题的能力。第二,采取各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相关教师的创业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确保教师更好地完成创业教育工作。第三,注重创业实践环节。一方面,学校积极构建创业平台、孵化器、学生创业社团等;另一方面,对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予以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此外,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接触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创业意识的形成。
(三)企业及政策优化融资渠道
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结构正在转型优化。企业可向大学生创业平台提供资金上的支持,降低创业融资难度,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有效的开展。此外,企业可与学生创业做好有机衔接,提高学生创业成果的商业化速度,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政府应在政策上鼓励企业支持学生创业,如采取相关配套减税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帮扶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此外,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降低学生创业资金筹集难度,促进其创业意识的形成。
(四)政府、高校和企业联动,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
我们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一旦感觉自身的确不适合创业,应及时调整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目前来说,部分公务员岗位要求应届生,大部分优秀企业要求具备相关工作经验,重新考研的难度也是非常大。因此,大学生因致力于创业事业导致转行的难度颇大。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比如部分岗位对致力于创业的学生适度破格允许报名考试,企业对此类学生降低工作年限及经验的要求,高校降低对此类学生的考研分数要求,各类用人单位切实地将创业因素纳入到筛选、聘用条件中。政府、企业、高校联动,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消除其后顾之忧,有利于创业意识的培养。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国家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国家需要大批次的创业人才;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历史机遇。大学生可以通过创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添砖加瓦。政府、媒体、高校、企业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创业环境,减少创业障碍,促进创业意识的培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创业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创业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