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

2018-12-05李庆勇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理念

李庆勇

(中石化新星河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南 濮阳 45700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竞争在国内外企业间是越来越激烈。各类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进一步探索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目前,在国内外优势企业的强势竞争下,我国不少企业正在走向衰亡。若想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稳健发展,只有通过科学的企业经济管理和企业内部人员的大力合作,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和改革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企业发展战略。

一、关于企业经济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调节企业发展形势,整合经济活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制定出经济管理制度,才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企业的生产水平反映了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企业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根据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进行制度的创新,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于其他企业,甚至被淘汰掉。要想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就必须结合企业的经营性质、发展环境等,在原来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多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企业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只有创新经济管理才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深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往往是一些老旧的观念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缺乏经济管理方面的科学管理模式经验,把企业的目标定性为单纯地创造经济利益,重视那些与效益直接挂钩的财务、采购和销售等部门,而忽视了对后勤、人资等其他部门的管理。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落后,就很难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2.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不匹配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制度落后于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经济的更新速度很快,但是企业的制度发展非常缓慢,两者之间有差异。(2)无人监督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往往强调制度的执行力度却缺乏对制度的监督,这会导致巨大的浪费和利润亏损。(3)形式化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很多企业虽已制定了经济管理制度,但并不能完全依照制度落实具体工作,流于形式的制度成为一个大问题。

3.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管理质量。由于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人员都选择由亲戚或朋友担任,这些人员可控制性强但是往往不够专业,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一方面,要是由专业的经济管理背景的亲戚担任管理人员,企业的管理还能说得过去,而有许多企业任用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经济管理背景,导致整个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不管是有经济管理背景的专业人员还是缺乏经济管理人员的非专业人员,往往对财务审计看得很重,习惯以数据衡量一切。但是,一旦财务数据出现漏洞或是出现不真实的情况,企业的管理制度就会很难落实。

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

1.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有句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可见一个人的视野是由他的观念决定的,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管理者要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就要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不断的自我更新。确保企业的长期运营[2]。对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要对束缚人们思想的传统模式进行破除,引入新的时代思维,创新企业的发展道路,使企业从业人员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用全新的视角和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学习新的理念和思想是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关键之处。深入改革使企业转型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对每一位管理者的理念进行更新,更新新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通过企业的定期培训,对管理人员实行再教育,企业要想有好的发展,离不开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理念培训。

2.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约束着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行为,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管理的创新进程。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的实现就必须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因其保障了企业进行创新的基础,制度保障提供了企业员工积极创新的动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上,训练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培训让员工对企业的价值理念产生认可,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表示服从,从而让员工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3]。另外,企业要认真落实贯彻好人力资源的相关制度,合理配置员工的工作,确保管理制度的落实。只有落实好了人力资源的相关制度,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理念的更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建设企业经济管理队伍。第一,对员工潜能进行充分挖掘。通过科学定位,对员工进行人岗匹配,最大化转换人的潜在价值为企业价值。同时,让员工各司其职,兢兢业业地发挥出员工的聪明才智,实现企业的目标。第二,在内部培养员工,使其逐渐成为管理型人才或技术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在培养员工的力度上要加大,真正做到让员工提升能力,精通各项业务,助其成长为企业的精英人才。这样,企业的晋升平台也可以得到完善,同时还避免了人才的流失。第三,企业人文建设也是值得企业经济管理者重视的一个方面。健康持续的企业文化,可以熏陶员工的情怀,职业幸福感也会增强,同时还加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企业文化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可以让员工和企业形成一种家庭关系,企业通过对员工的各种思想关怀,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通过对员工的心理关怀,发现员工心理情绪的变化;通过对员工的情感关怀,让员工有家的感觉。同时,企业在关怀员工时也要鼓励员工和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员工产生一种企业的责任感,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管理者首先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意识,才能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转变,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加深,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都会受到深刻影响。在这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只有在经济管理上加大创新力度,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王秉刚:电动汽车宣传应实事求是,管理制度要加强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