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冲突视角下居家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8-12-05严凤雅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居家养老

吴 鹏,严凤雅

(安徽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社会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服务形式[1],居家养老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下养老的一种重要方式。

现代居家养老服务的根本特征是政府责任的引入,构建起家庭、社会与政府共同责任理念[2]。居家养老社会项目建设中有来自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以及其他类型组织的共同参与,这些组织及个人往往有着不同的文化取向。文化的差异影响着其参与居家养老项目服务时的养老理念、价值判断、服务供给方式等,也造成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居家养老中的文化冲突现象及其分析

1.传统与现代养老文化冲突。传统孝文化强调的是以家本位观念为传统养老模式的维系纽带,强调孝道伦理,这本身有助于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但传统孝文化也存在片面性和极端化的问题,传统孝文化首重权威的价值取向也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父子长幼之间存在一定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当代某些家庭中也依然存在,某些情景下还是家庭矛盾主要来源。在今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现代养老文化和传统养老文化显然具有极大差异,今天我们更加强调的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尊老爱老的家庭文化。随着社会整体物质基础的增长,也更加强调精神层面的敬老文化。在养老行为层面,提倡来自社会层面的养老服务文化,而非传统的家庭赡养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代际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代际之间差异显著扩大[3]。在针对父母和子女展开调研时,发现对居家养老需求两者间存在一定差异,子女往往倾向于较多的家庭养老服务项目需求,而父母则倾向于较少的服务项目需求。这种需求上的不同往往来源于传统与现代养老文化差异,这种不同也导致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在设计时需要加以平衡,有时一个设计较好的项目因为没有注意到这种文化差异而导致家庭中老人的抵触,让他们将本因代际文化冲突产生的不满转移到居家养老项目自身,影响了项目顺利进展和运行。

2.市场文化和公益文化。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运营往往需要企业、政府机构、社区、社会组织的联合运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是一种组织主导,另一种或几种组织配合的方式。在企业组织中主要奉行着市场文化,在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中更多奉行公益文化。在实际合作中,这种文化冲突往往就会导致针对具体问题的不同解决思路和执行方式,这会导致项目参与各方无法通力合作,甚至相互阻碍,进而影响了项目顺利运行。传统的养老服务主要靠家庭和公共机构提供,文化层面上来自家庭外部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一般都带有公益和慈善属性,即使在当代,养老事业(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运作)仍具有很强的公共和公益属性。但现代居家养老服务我们开始讲究经营和效率观念,很多项目采取的都是市场化运作方式,市场化运作往往以利润为中心,尽管这具有运作效率上的优势,但利润导向和公益导向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存在着理念上的天然冲突,在实际运行中必然会导致一定问题和矛盾。很多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在现实中就存在如果过度追求公益,项目缺少利润,不具备自身造血功能,难以长久运行;过度追求利润,导致养老服务对象和其他组织和个人不理解和反对,也同样影响了项目顺利运行。

3.保守文化和创新文化。养老服务在我国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其管理核心大多是政府及其相关附属行政机构。行政组织大多实行官僚制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有稳定和有序的优点,但也容易形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文化,在创新求变方面动力不足。而现在居家养老事业,由于传统养老资源的不足,要求社会各界资源的投入和整合,在这个资源投入与整合过程中,为了使得资源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必然要求进行各种类型的合理创新,从资金引入到政策配置、组织设置、机制改革等多方面加以创新,相对于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以及建国后的养老院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显然是一种较大改变。很多市场化组织,拥有并倡导这类创新型文化,这种创新型文化,与公共机构的保守文化存在差异。市场类型组织追求创新,敢于冒险;政府类型组织追求稳定,怕引发问题。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容易在具体项目推行中产生冲突,引发各类问题,延缓甚至阻碍项目顺利推行,

4.效率文化和人本文化。养老事业的推行,究其根本是倡导对老人的赡养与尊重,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全方位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追求的是社会层面的人际和谐,以及家庭层面的代际和谐,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本思维。传统养老事业的推行,我们要注重老人与子女感受,实行的是一种人本文化。但在引入市场化手段后,居家养老运营在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营销推广、资金运营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偏向注重效率的企业文化,而这也与传统的人本文化有冲突。比如,有很多参与居家养老项目的志愿者就比较反感严格的管理,喜欢相对自由、松散的人际交往模式,当居家养老项目推行中连入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群体时,行为冲突就变得不可避免。

二、改进对策

1.加强文化冲突问题的教育培训。在项目推行前和推行中,都要加强相关教育与宣传工作,由于年龄、成长环境、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居家养老项目推行中,人们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文化冲突,影响了相互间的良好合作。而很多项目推行时,却忽略了这方面的问题。目前看来,很多居家养老项目,在实际应用中会对项目自身有很多宣传,但在潜在可能的文化冲突问题上却不够重视,很多时候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群体没能够形成文化共识。如果能够就项目推行在前期开展一些教育和培训工作,让不同群体相互了解对方的立场和想法,就能够减少后期可能出现的障碍,帮助项目顺利进行。

2.建立文化平衡与协商机制。不同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很难简单说谁是谁非,介入居家养老的企业本身就是在市场文化和效率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让他们因为进入居家养老,就放弃了自身文化特色,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对公益组织,政府机构以及相关老年群体来说,也不可能轻易地改变自身文化特性,在此情况下,应秉承求同存异的思路,找到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点。如确定共同目标,找寻双方在现有文化背景下都可以接受的合作模式;部分确实有争议和冲突的地方,可以暂时搁置,随着项目推行,合作加深,再寻求解决途径。

3.构建文化沟通平台。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沟通平台,可在网络和现实中建立不同的沟通平台。在项目推行中有问题发生时,从各自的文化立场出发,传递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阐述难以接受的文化差异,设置因文化差异产生冲突的调解员或者机构,针对文化冲突问题,展开合理讨论与控制,积极寻求减缓或消除文化差异途径。

4.加强文化创新体制建设。居家养老开发主体来自不同领域,且养老文化自身也有历史传承的影响,在这个领域,文化差异必然长期客观存在,要想促进居家养老项目和事业顺利推行,必须要加强文化融合工作。文化互动的结果不是简单的文化的代替和无差别的统一,而是文化差异性、多样化的发展演进和发展[4]。在家庭社区社会和市场层面形成新型的组织文化,这个过程必然漫长而又阻碍重重,需要激励个人和组织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不断改进,在化解文化差异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尝试,努力构建全新而又适合居家养老现状的新型文化,用良好的新型文化促进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居家养老
养老生活
居家的日子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