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协调研究
2018-12-05陈伟
陈 伟
(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不断优化教育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正日益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与高级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冲突,导致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这一社会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深入开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协调关系研究,探寻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方案,进而找到破解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结构性冲突的政策建议就显得极为必要。
1 主要研究视角
国内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协调关系研究是在国外相关研究(威廉·配第,1690;科林·克拉克,1940;西蒙·库兹涅茨,1985)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特点开展的相关研究。总体来说,国内研究视角主要聚焦在两方协调关系和三方协调关系。
两方协调关系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关系。
考虑到就业是连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高级人才培养的纽带,部分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三方协调关系。总体来说,国内关于三方协调关系的理论研究比较少见,实证研究更为少见。
2 主要研究方法
国内学者在研究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协调关系方面使用了不少定量分析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以下两类。
2.1 用于反映两方协调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用于反映两方协调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包括:就业弹性、产业结构偏离度、协调系数、灰色关联度、Moore结构值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
2.1.1 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指就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一般来讲, 某个产业的就业弹性越高, 则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反之,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弱。韩凤朝(2005)利用就业弹性研究了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问题,结果发现河北省各个产业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
2.1.2 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的差异程度。产业结构偏离度越接近0,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越好,说明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之间配置效率越高;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说明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引力;反之,表示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推力。段禄峰(2016)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研究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得出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水平与国际标准基本吻合,但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结论。
2.1.3 协调系数
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只是反映单个产业产值与就业的协调关系不同,协调系数是整体反映某一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协调系数越接近0,表明某一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越低;反之,则表明二者之间协调程度越好。张抗私(2013)利用协调系数研究了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研究发现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与常规经验差异很大。
2.1.4 灰色关联度
灰色关联度是通过比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同时刻的几何相似程度,来判断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如果两者之间几何关系越相似,说明两者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反之,则说明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小。陆梦娟(2016)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发现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关键作用,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地位在下降。
2.1.5 Moore结构值
Moore结构值是利用空间向量夹角的变化来反映产业结构内部变化的情况。其原理是将三次产业比重看作一组空间向量,当其中某一产业比重发生变化时,空间向量夹角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把三次产业比重变化引起的向量夹角变化进行汇总,即可得到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Moore结构值可以非常灵敏的反映产业结构的整体演变过程和程度。王庆丰(2016)分别测算了我国历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Moore结构值,结合时间偏移法与灰色关联法,进而测算出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产业结构5年。
2.1.6 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就是利用综合变量之间相关关系来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分别在两组变量中提取有代表性的两个综合变量U和V,利用这两个综合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吴雯雯等(2015)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适配性问题,结果发现江西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江西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并未获得有效支持。
2.2 用于反映三方协调关系的数量分析
国内将三方作为一个统一体开展协调关系数量分析的研究方法还未出现,一些学者将三方协调关系拆分成三个两方协调关系,综合运用两方协调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加以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乔学斌(2016)利用Moore结构值和灰色关联方法,开展了三个两方协调关系的数量分析,分别测算它们的时滞,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高校学科专业加强内涵式发展、建立人才需求预警机制等政策主张。
3 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学者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三方协调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3.1 达成的共识
国内学者关于三方协调关系研究达成了一些共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1 三方存在协调关系
部分学者(郑成,2011;李尤媛,2015)提出“双联动”的概念,用于解释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之间的三方协调关系。“双联动”的概念表明,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就如同环状连接的齿轮,任何一个齿轮转动,就会相继带动与之相连的齿轮转动。“双联动”实际上包括内外两个层面的联动:内层是用以刻画总体中任意两个部门的互动关系;外层是将所有部门看成统一体,用于考察总体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
3.1.2 三方协调关系可以简化为三个两方协调关系进行数量分析
直接开展三方协调关系的数量分析非常困难,部分学者(乔学斌,2013;马力,2016)提出将三方协调关系简化为三个两方协调关系进行数量分析,大大简化了数量分析的难度。三方协调关系的数量分析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分别计算体现各方内部结构变动情况的Moore结构值,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分别探讨三个两方协调关系。
3.1.3 高校主动开展学科专业调整是实现三方关系协调的突破口
多数学者认为,三方协调关系中的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相对容易干预,因此高校主动开展学科专业调整就成为实现三方关系协调的突破口。代表性的研究有李英(2007)提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必须主动适应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乔学斌(2016)提出通过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内涵式发展,建立人才需求、预警机制等措施实现三方关系协调。
3.2 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关于三方协调关系研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3.2.1 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作为支撑
部分学者提出“双联动”概念,并由此构造了三方协调的双联动模型,基本符合人们对三方协调关系的直观感受,但却未能给出三方联动的因果关系证明,导致理论研究缺乏实证分析作为支撑。例如,多数学者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实际上是有意或者无意把存在两方协调的因果关系作为前提条件,导致研究结果受到质疑。
3.2.2 对三方协调演化规律的探求缺乏系统化的分析方法
将三方协调关系简化为三个两方协调关系,的确是简洁而高效的分析方法,但却不见得科学与合理。事实上,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学科专业结构三方很可能是一个统一体,人为拆分成三个两方协调关系加以研究,可能误解了三方之间的真实关系,导致研究成果与实际状况可能并不相符。因此,要想弄清三方之间的真实关系,还需要寻找能够将三方溶为一个统一体的系统化分析方法。
3.2.3 缺乏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和反馈机制
尽管多数学者把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作为协调三方关系的关键,但高校究竟依据什么制定科学的学科专业调整方案还需要做进一步讨论。事实上,政府部门没有很好例行收集和发布各类人才的需求预测、预警信息,社会也缺乏高效的人才需求的反馈机制,高校只能利用自己能够掌握的有限现信息来决策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方案,导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真正的经济社会需求无法很好对接。因此,必须将政府、社会和高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建立健全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和反馈机制,帮助高校更好的开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1] 段禄峰.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6).
[2] 吴雯雯.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5,(5).
[3] 胡德鑫.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J].高教探索,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