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经济建设发展理论与实践探析

2018-12-05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生产力变革

许 康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但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理论概括。起初,他们特别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来,恩格斯曾就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多次做过说明。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逐步建立了他的经济建设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

一、出发点是社会基本矛盾

毛泽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毛泽东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出发,具体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他认为,通过革命,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接下来就要利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制度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里,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要进行经济建设,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个基本的矛盾不解决,经济发展就无法进行。

二、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毛泽东根据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确定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只有致力于经济发展,才能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毛泽东指出:“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2]“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只有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现在,这个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我们的国家(上层建筑)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3]“中国一切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4]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打破束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的全面进步造就强大的物质基础,最终从根本上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三、手段是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毛泽东指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5]他认为,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巨大作用,同样,上层建筑的变革对经济基础也有巨大的作用。

1.强调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毛泽东认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也不容忽视。于是,他认为,应该首先变更所有制关系,然后解放生产力,最后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这样做,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了生产力,但从长远来看,却对生产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实际上,在生产力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时,便人为地拔高生产关系,也是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一种类型。

2.强调上层建筑的变革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毛泽东认为,上层建筑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要进行经济建设,就必须变革上层建筑。一方面,要巩固已经形成的经济基础,坚决反对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的其他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防止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复辟;另一方面,要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他指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方面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3]

第一,毛泽东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的作用。他把“政治挂帅”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他认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如果没有政治作为保证,经济工作就无法顺利完成。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革命可以快速地、最大程度地消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是,过分强调政治的干预,反而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影响。

第二,毛泽东十分敏锐地觉察到了上层建筑中的官僚主义作风,这无疑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他主张进行整风运动,让广大干部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才能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这样做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后来,他把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当作阶级斗争来看待,甚至发起了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这显然是走向了极端。

第三,毛泽东主张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他要求领导干部到基层去,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或者废除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制度,并且鼓励和激发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的首创精神,拟定新的适合经济基础的制度,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毛泽东认为,发展生产力,离不开与其密切相关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上层建筑的变革又会巩固和适应已经形成的经济基础。他认为,当时,中国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圈之中,迫切需要的是与他国平等的国际地位,因此必须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政策,否则中国很有可能沦为国际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庸。但是,当时国内的生产力十分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经济就只有靠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其理论在实践中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价值

毛泽东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对我国当下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毛泽东同志的经济建设思想,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始终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目标。因此,我们要积极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地方,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

总之,对于毛泽东同志的经济建设思想,在继承其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同时也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开创新路。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生产力变革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变革之路
“三个经济”体现“三大变革”内涵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