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讨

2018-12-04鞠宏一谈笑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学生工作协同育人

鞠宏一 谈笑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作为主渠道的思政理论教育和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政教育,思政理论教育是通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的,日常思政教育主要由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进行的。为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就需要将思政课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相融合。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学生工作;协同育人

[Abstract]Two important asp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as the main channel and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main posi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teaching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mainly carried out by school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and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adres, counselors and class teachers and other student worker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we need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with student work.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tudent work; cooperative education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建设教育强国,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 构建思政课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1.1 思政课教学工作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1.1.1 思政教育中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优势 (1)系统讲授思政理论,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功底。各高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思政课程。以本科生为例,本科生一般在大一、大二学习5门思政课程(“原理”、“概论”、“纲要”、“基础”和“形势与政策”),比较充足的理论课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2)理论思想进学生头脑,有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生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心理上尚未成熟,大学期间也是他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政理论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有利于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基础,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各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 思政课教学工作在思政教育中的局限性 (1)授课对象人数多,教育的针对性有待加强。思政课一般都合班上课,各高校虽然按教育部规定逐步消除了大班授课现象,采用中班(100人以下)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但由于课时限制,教师往往只能重视教育对象的普遍性,而忽视了特殊性,教学中最多对授课对象进行专业区分,没时间和精力再进行细分,因而对每个班每个人无法再进一步了解其思想状况。(2)思政课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思政课教师一般常年主攻一、二门课程,有的科目实行专题式授课,这样对学生来说可以领略不同教师的讲授风格,但彼此之间的熟悉度也大大降低了,教师刚对某个班级学生的上课状况有初步了解,课程就要结束了,即使思政课教师留下了联系方式、课程也建立了线上线下辅导,但学生会认为老师主要有“传道授业”功能,但对其“解惑”作用的认可度还需加强。

1.2 学生工作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1.2.1 思政教育中学生工作存在的优势 (1)和学生联系密切,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在带班前通过查看学生的电子档案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并且与班中的班委们联系密切,能掌握班级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班级中思想状况比较“特殊”或“突出”的学生,能及早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2)学生比较愿意向学生工作者吐露心声。大学生离开父母来到学校,独立性在逐步养成的过程中。当他们遇到事情时,大多学生会找朋友等人倾诉,倾诉对象也包括自己的辅导员、班主任。这是因为高校各院系在招聘辅导员时,一般选择所学专业与本院系专业相同、相近的人员,学生在遇到学业问题时,往往咨询与熟悉自己专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而且这些人员一般比较年轻,与学生的“代沟”小,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了解学生思想波动的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1.2.2 学生工作在思政教育中的局限性 (1)学生工作者的思政理论功底有待提高。高校在选聘学生工作者特别辅导员时,一般中共党员是硬性指标。辅导员作为中共党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但他们专业多样性,思想政治理论的系统性不强,在进行工作时,还需提升思政理论水平。(2)更多关注学生的纪律,容易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工作,班会由班委组织,一般是个别学生思想上出了状况才对全体进行警示教育,较少地进行预防教育,就容易出现教育滞后。

2 思政课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融合的可能性

2.1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思政课通过系统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觀”,学生工作通过党团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虽然思政课和学生工作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但目标上都是为了“立德树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2 教育内容的交融性

学生工作在就业、团队建设、人际交往等方面开展主题活动,思政课教师也关注学生的这些方面,授课时注重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情进行举例,尤其是“基础课”,课程内容本身就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法治思维。思政课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都教育学生,人的本质是社会人,个体要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2.3 教育工作者的交叉性

思政课教师由于学校规定或自身原因,有的最初从事过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学生工作者可能为了评职称,也会带部分思政课程,个别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是由学生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共同承担。这表明,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彼此的工作性质和状况,在工作时能够相互理解和包容,促成了合作的可能性。

通过分析表明,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融合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所以二者相互融合,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省平.构建“协同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J].高教学刊,2018.4.

[2] 张浩.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 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1.

[3] 李秀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育人协同机制 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8.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学生工作协同育人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