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还能在微信群 好好聊天吗?
2018-12-04不要闹
不要闹
从 以前简单的“收到,谢谢老师”,到现在各种夸张的回复,家校群里拍马屁的现象越来越多,部分家长跟比赛似地争相“表演”,把一句“感谢”夸出新花样、新“高度”,引起旁人的反感。针对这种现象,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出台了《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要求规范区属各学校、幼儿园微信、QQ工作群等家校网络交流平台的管理,开了先河。不久后,河北衡水教育局也发了一个通知,明确规定老师不得在群中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家长不得在群中进行拍马屁式回复。
这两个通知令人纷纷叫好,同时也有网友冷静地指出落实是一个难题。其实微信群的普及带来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家校群中,工作群甚至家族群都给部分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烦恼。
家校群:“找通知真的好难”
家校群建立的初衷是方便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沟通、衔接,方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但不知从何时起,家校群成为了老师和家长双方的负担,令他们又爱又恨。
作为一名老师,网友“玩主”说:“个人认为家长群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奇怪而尴尬的存在。说是为了方便家校联系,可家长和老师都因为这个疲惫不堪,学生也并没有因为有了家长群而有了更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相反倒是失去了一个学会一部分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
而对于家长来说,不管是迫于形势跟风式拍马屁还是在一堆花式拍马屁的回复中找到真正有用的通知,都是难度不小的事。“群里消息动辄就是99+,不看吧怕错过重要通知,看吧又要花不少时间,真不知道这些家长怎么想出那么多拍马屁的话。”徐星的女儿已经上初二了,但她还是不能习惯家校群里的这种风气,提起这件事就忍不住抱怨。
正是因为怨气颇多,自从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开了个头,许多地方教育局与学校也相继出了通知,力图扭转风气。不过除了文件规定以外,使用一些群聊以外的平台进行家校沟通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老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通知,如果家长点开阅读了,后台会显示已读,不需要任何回复。”当被问到是否有被家校群困扰时,成都的文女士表示自己没有加入任何家校群,取而代之的是某个教育平台。“也不用担心与老师沟通不顺畅,如果真有问题需要交流,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老师私聊。”
北京某幼儿园同样也使用类似的平台与家长建立联系,家长张女士称,想和某名老师私下沟通可以留言,但班级中的三名老师和幼儿园的一名负责人都可以看到留言内容。“简直就不给我们家长留‘表现机会啊!”张女士开玩笑道。
尽管出现了各种规定、办法,但还是有很多人对是否能落实提出了质疑,因为在他们看来,拍马屁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家校群中。
工作群:“连衣着都能捧上天”
珠珠就职于上海一家私人企业,上司喜欢每天早上在群里分享“鸡汤”,她通常只会扫一眼标题。但她的个别同事总会认认真真地回复一堆读后感。“文章写得很好,我们大家都需要反思一下”“文章的第3点我很赞同,仔细一想我们还是做得不够好”“很有感触,受益匪浅”诸如此类的回复经常出现在对话框中,珠珠看了以后觉得有些尴尬,“要是真心话倒也没什么,但有些人的回复一眼就看得出来只是在跟上司表忠心、挣表现,还喜欢用号召的语气让大家一起‘反思。”
多數情况下珠珠不会去附和,但架不住有人会“私戳”她帮上司“挽尊”。如果恰巧上司发了什么消息没有人回复,HR就会一个个地私聊,让大家去群里回复一下避免冷场。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珠珠都十分反感,但又不得不去做。“HR都找上门了还装‘死不回复也不太好。”
“拍马屁的内容和工作沾边我也就忍了,但你要全方面花式夸,连上司的衣着都能捧上天就真的夸张了。”Kevin曾在一家外企工作过,离职的原因很多,工作群里这种让他不满的现象也是其一,“每天都夸上司的衣服裤子鞋好看,有必要吗?”Kevin十分不解。
与珠珠一样,Kevin也有同事喜欢用“我们”二字,“‘我们都想一下‘我们平时做工作的时候有没有怎么怎么,其实他们说的‘我们并没有包含自己,不过就是为了刷存在感。”Kevin认为这样一来,所谓的反思也成了流于表面的文字,是最不需要成本的“努力”。
但也有人认为,拍马屁是“必要”的。“出来混,谁能不拍?”才工作一年多的阿月已经“看开”了,她更愿意把群里的一些“拍马屁”行为看成是活跃气氛。“其实拍马屁真的是看程度,一般的吹捧都很正常。”对于工作群中拍马屁的现象,阿月有自己的观点,“你要是看哪个同事不顺眼,他做什么你都会觉得是拍马屁。”
家族群:“不是满屏语音就是一堆链接”
当家校群、工作群已失去了原本建立的意义,家族群似乎成为了一个港湾,但事实并非如此。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委屈地发文,称在家族群里@了长辈,系统直接显示了长辈的昵称,即其全名,引起了长辈的不满,认为该网友不礼貌。网友辩解说这是“艾特”(@音译)人出来的名字,不是没有礼貌。没想到长辈更加生气了:“我们可是长辈,什么艾特人?咱们是中国人!”该网友哭笑不得。
微信群普及后,大小家族群都建立起来,各地亲戚联系更加密切了,但很快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朋友小如曾向记者吐槽:“每天上班已经很累了,回家后点开家族群看到满屏长达二三十、四五十秒的语音,真的没有力气点开听。”但是不听,家族里的很多事无法了解,会显得自己格格不入。
另一种极端就是家族群里没有人说话,全是各种来源不明的链接,共性是标题耸人听闻,内容多为捏造谣言。《这篇文章感动了全中国》《紧急通知!再忙也要转发,不然后悔死!》《已有上万人因为这个得了癌症》……诸如此类的链接数不胜数,长辈们乐在其中,年轻人看了头疼。
有网友戏称,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在家族群里中毒、患癌、死亡的人加起来可绕地球两圈。有心劝说不信谣、不传谣吧,还有可能面临被移出群聊的风险。前文提到的Kevin就曾因为在群里指出某条链接内容不实,被长辈轮番教育,“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长辈就算有错也不该你来说”。后来Kevin再也不在家族群里发言了,甚至不会再点进去看。
当然也要看到上述现象并非共性,绝大部分的微信群仍发挥了其便利作用,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就像家校群为老师与家长建立了便捷的沟通渠道,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工作群融洽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家族群可以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生活之中多了许多趣味。负面现象要正视,也不能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