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养点篮子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效果的影响

2018-12-04黄晓荣刘鉴毅冯广朋章龙珍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8年4期
关键词:套养白对虾南美

黄晓荣,王 妤,刘鉴毅,赵 峰,张 涛, 冯广朋,宋 超,章龙珍,庄 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

点篮子鱼(Siganusguttatus)隶属于鲈形目,篮子鱼科,篮子鱼属,主要产于热带、亚热带的印度-西太平洋及中国南海海域[1]。点篮子鱼是广盐、广温的杂食性鱼类,具有食性杂、饲源易解决、对环境适应力强、生长快、生态幅度宽等优点,是优良的海水网箱适养对象之一[2-3]。点篮子鱼能够摄食浒苔等藻类,与其他名贵养殖品种套养或混养,可有效控制养殖池中浒苔等藻类生长造成的水质破坏,既有利于主养品种的生长,又有利于点篮子鱼的生长[4]。此外,通过开发点篮子鱼的淡化养殖技术,研究其与不同品种的生态养殖模式,可进一步拓展点篮子鱼的养殖空间,提高养殖效益。

凡纳滨对虾(Penaeusvannamei)又称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之一,也是当前中国国内产量最高的养殖品种之一[5]。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主要以高密度单养为主,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鱼虾混养、虾虾混养等生态养殖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6-7]。

在上海地区低盐度(5.2~8.6)的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套养不同密度点篮子鱼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池水质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套养品种和主养品种的生长情况及产量等,探讨了点篮子鱼在低盐度水体中的生态养殖模式,为进一步拓展点篮子鱼的养殖空间和养殖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试验用点篮子鱼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海南琼海研究中心人工繁殖的苗种,苗种平均全长为(4.92±0.38)cm,平均体质量(1.95±0.43)g,南美白对虾苗种来源于上海逸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1.2 研究方法

试验进行时间为2014年,试验池为4 000 m2的土池,每个池中配备一台功率为5 kW的叶轮式增氧机和2个投食台。点篮子鱼分别按照0.09、0.15、0.30 g·m-3的密度与南美白对虾套养,每个密度组设2个平行组,同时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中不放点篮子鱼,各试验组中南美白对虾的放养密度为90 尾·m-3。水源来自养殖场外面河道中经过过滤后的水,试验期间水体盐度范围为5.2~8.6,平均水温(25.5±1.2)℃,每天投喂2次澳华牌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分别在早上6:00和下午16:00投喂,日投饵量为南美白对虾体质量的5%。在试验的6、7、8月和9月分别采集各试验池中的水样,用水质分析仪分别测定池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硫化物等水质指标。试验周期为5个月(6-10月),11月初干塘后统计各组中点篮子鱼和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1.3 日常管理

各试验池中每7 d换水30 cm,采用同步进水的方式,保持各池中水深1.5 m。每天22:30~6:00和12:00~13:30打开增氧机增氧,防止水体缺氧。每天定时巡塘4~5次,观察鱼虾摄食情况,做好病害预防工作。

1.4 取样方法

在试验的7、8、9月和10月分别从不同密度的养殖池中随机抽样100尾南美白对虾,测定全长和体质量。试验结束后的11月,统计各试验组中点篮子鱼的存活率并从各试验组中随机选取30尾点篮子鱼,分别测定全长、体长、体质量指标,同时统计各试验组中南美白对虾的产量。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试验数据用Statistica(Version 6.0)进行分析处理,不同数据之间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比较结果用字母标记法表示(a, b, c, d),同一系列中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点篮子鱼的存活与生长

经过5个月的套养后,各试验组的点篮子鱼存活与生长情况如表1所示。套养点篮子鱼各密度组存活率均在80%以上,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0.09 g·m-3的密度组点篮子鱼体长、全长和体质量增长均最快,0.15 g·m-3密度组次之,0.30 g·m-3密度组点篮子鱼各指标增长均最慢。

表1 各密度组点篮子鱼存活与生长情况Tab.1 Survival and growth of Siganus guttatus in each density group

2.2 各套养密度组中水质变化检测

套养不同密度点篮子鱼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变化见图1。随着套养时间的延长,各密度组水体中氨氮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7月时各密度组氨氮含量相对最低,6月时含量相对较高。同一月份下,0.30 g·m-3密度组水体中氨氮含量相对最低,对照组相对较高。

图1 各密度组水体中氨氮含量变化Fig.1 Changes of 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in each density group

套养不同密度点篮子鱼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见图2。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各密度组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7月时,各密度组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6月时含量相对较高。同一月份的不同套养密度下,0.30 g·m-3密度组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但8月和9月时,0.09 g·m-3密度组中亚硝酸盐含量高于对照组。

图2 各密度组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Fig.2 Changes of nitrite content in each density group

套养不同密度点篮子鱼养殖水体中硝酸盐含量变化见图3。6月和7月各密度组水体中均未检测到硝酸盐。8月对照组水体中硝酸盐含量最高,平均为(0.002±0.000 1)mg·L-1,0.30 g·m-3密度组水体中硝酸盐含量最低,平均为(0.001±0.000 12)mg·L-1。9月各密度组水体中硝酸盐含量有所下降,但仍以对照组中硝酸盐含量最高,0.30 g·m-3密度组水体中硝酸盐含量最低。

图3 各密度组水体中硝酸盐含量变化Fig.3 Changes of nitrate content in each density group

套养不同密度点篮子鱼养殖水体中氯化物含量变化见图4。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各密度组中氯化物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6月以0.30 g·m-3密度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最高,此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氯化物含量显著下降。7月、8月和9月均以对照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最高,0.09 g·m-3密度组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次之,0.30 g·m-3密度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最低。

图4 各密度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变化Fig.4 Changes of chloride content in each density group

套养不同密度点篮子鱼养殖水体中硫化物含量变化见图5。在6、7、8月,各密度组水体中均未检测到硫化物。9月各密度组水体中均检测到硫化物,其中0.30 g·m-3密度组水体中硫化物含量最低,平均为(0.072±0.003)mg·L-1,对照组水体中硫化物含量最高,平均为(0.098±0.003)mg·L-1。

图5 各密度组水体中硫化物含量变化Fig.5 Changes of sulphide content in each density group

2.3 不同套养密度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与产量

对套养不同密度点篮子鱼池塘定期抽样检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情况(图6,图7)。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各密度组南美白对虾全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各月份中均以0.30 g·m-3密度组中南美白对虾平均全长最大,对照组中南美白对虾平均全长最小。10月时,0.30 g·m-3密度组中南美白对虾的平均全长为(17.40± 1.05)cm,对照组为(14.83±0.97)cm。与对照组相比,套养0.30 g·m-3密度组中南美白对虾平均全长增加了17.33%。

图6 不同套养密度下南美白对虾全长的变化Fig.6 Total length variation of Penaeus vannamei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各密度组南美白对虾体质量也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各月份中均以0.30 g·m-3密度组中南美白对虾平均体质量最重,对照组中南美白对虾平均体质量最轻。10月时,0.30 g·m-3密度组中南美白对虾平均体质量达到(32.59±2.60)g,对照组为(28.61±2.02)g。与对照组相比,套养0.30 g·m-3密度组中南美白对虾平均体质量增加了13.95%。

图7 不同套养密度下南美白对虾体质量的变化Fig.7 Body weight changes of Penaeus vannamei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经过5个月的生长,在11月清塘时统计了各密度组中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图8)。其中对照组南美白对虾平均产量为(0.29±0.01)kg·m-3,0.09 g·m-3密度组南美白对虾平均产量为(0.33±0.02)kg·m-3,这2个密度组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0.15 g·m-3密度组南美白对虾平均产量为(0.39±0.02)kg·m-3,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0.09 g·m-3密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0.30 g·m-3密度组南美白对虾平均产量为(0.48±0.03)kg·m-3,与前面3组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图8 不同套养密度下南美白对虾产量Fig.8 Yield of Penaeus vannamei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注:各组间不同字母代表有显著性差异(P<0.05) Note: Means with different superscrip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3 讨论

养殖密度是影响鱼类生长和性成熟的重要因素之一[8],高密度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域空间和饵料的竞争加剧[9],低密度影响则主要表现在个体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减少[10],二者均能影响到养殖个体的生长及生理机能。IGUCHI等[11]认为不同鱼类的养殖密度都有一个阀值,在阀值密度内,对死亡率没有影响,超过阀值后,死亡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升高。试验中,套养不同密度的点篮子鱼各组存活率均达到80%以上,且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现有的3个套养密度对点篮子鱼存活无显著性影响。分析认为试验中设计的3个密度相对较低,养殖水体水环境较好,保证了养殖过程中点篮子鱼的存活率。此外,由于试验中客观因素的限制,套养点篮子鱼的密度最高为0.30 g·m-3,未能开展套养更高密度的点篮子鱼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这也有待于在后期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试验设计的3个套养密度对点篮子鱼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套养0.09 g·m-3组生长最好,0.15 g·m-3组次之,0.30 g·m-3组最差。低密度组生长最好,高密度组生长最差,这与长江鲟(Acipenserdabryanus)[12]、俄罗斯鲟(Acipensergueldenstaedti)[13]、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9]的研究结果一致。邹雄等[14]研究表明,密度为4.95 kg·m-3组的点篮子鱼生长要优于密度为2.48 kg·m-3组,这可能是行为的相互作用减少而引起低养殖密度中的点篮子鱼的生长减慢,过低的密度不利于点篮子鱼的生长。种群个体密度的增加会胁迫鱼群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种内空间和饵料竞争加剧,为了相互避让、调节生理功能而消耗更多的能量,因而影响鱼类的生长[15]。同时,长期的高密度胁迫会导致鱼体代谢平衡紊乱[14]。试验中,套养低密度的点篮子鱼生长速度较快,表明高密度胁迫下,点篮子鱼生长受到影响。

南美白对虾与鱼类按一定比例套养与单一的对虾养殖模式比较,能充分利用生物间的互补性,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促进,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6]。滤食性鱼类如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Aristichthysnobilis)可以通过滤食获取有机碎屑和浮游藻类,底层杂食性鱼类如鲫(Carassiusauratus)可清除池底有机物,减少养殖环境中的有机物,对改善虾池水体及底部环境有很大作用[16-17]。在养殖环境中,水体中残余饲料、排泄物、浮游动物尸体等有机物逐渐增多并不断分解,使得水体中COD不断提高,有机物分解产生NH3-N、NO3-N、NO2-N等产物,并消耗大量溶解氧[6]。水体中NH3-N和NO2-N对养殖对虾具有很强的毒性,彭自然等[18]报道,体长0.99 cm的幼虾NH3-N和NO2-N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131 mg·L-1和1.910 mg·L-1;孙国铭等[19]研究发现,体长0.99 cm的幼虾NH3-N和NO2-N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01 mg·L-1和5.550 mg·L-1。本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套养不同密度的点篮子鱼后各组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硫化物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套养密度越高,水体中上述无机物含量越少,这也表明在南美白对虾与点篮子鱼的套养模式下,点篮子鱼可以明显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

篮子鱼属于杂食性偏植食性的鱼类,适应力强,经过盐度驯化后可在咸淡水中养殖,具有很大的养殖空间[20]。王妤等[21]研究表明,点篮子鱼与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混养效果优于单养效果。曹永军等[7]研究发现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混养后,虾产量和规格均较单养高,养殖效益稳定。王浩等[22]开展了刺参与点篮子鱼混养试验,发现鱼参混养优化了池塘内养殖环境,降低了病害发生几率,提高了刺参产量和质量。本试验中,套养不同密度的点篮子鱼各组中南美白对虾的全长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套养密度越高,南美白对虾全长和体质量越大,南美白对虾产量也随套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套养模式不仅能合理使用养殖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主养品种的经济效益。本试验结果也证实了南美白对虾与点篮子鱼的套养模式优于南美白对虾的单养模式,值得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套养白对虾南美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太平军余部参战在南美
南美白对虾大棚高效养殖技术
适宜北方套养的名特优品种养殖模式及效益分析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池塘精养河蟹套养鳜鱼高产养殖技术
太湖地区大田浅水芡实套养泥鳅高效栽培技术
罗氏沼虾池套养青虾高产高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