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探析
2018-12-03王英杰
王英杰
摘要:大数据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的影响逐渐扩大,如何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成为了众多学者和专家们研究的课题。发达地区和高校在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发挥自身的传统和特点与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相结合,才能紧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时代新征程的步伐。
关键词:大数据;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8-0100-03
一、基础理论研究
1.大数据概述
当前,学界对大数据概念的界定各持己见,但对大数据的基本认识却是一致的,总结归纳学者和专家的观点后,我们认为大数据是人们收集、存储各类不同来源的海量数据,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比较、筛选、分析和整理,发现数据之间紧密的联系,从而提炼出对社会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数据集合体。大数据技术则是人们将这些有价值的数据集合体运用于指导和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处理方式。
2.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研究表明,大数据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萌芽阶段至今飞速发展,传统的数据系统、计算方式、数据库构建框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新的大数据运算与分布式系统逐渐成熟。近年来移动数据、网络宽带提速和新兴媒体等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时刻都受到大数据的影响,这些数据信息量大、形式丰富、传播速度快、信息价值高。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是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范围迅速扩大,大数据能够更直接采集到传统研究难以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更贴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际;二是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量数据包含的信息量过大会影响受教育者的认识,同时也要求教育者对海量数据的有价信息进行鉴别、提炼和使用;三是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受教育者可以“量化”,简言之,教育者可以运用大数据采集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的信息数据,再将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等信息进行提炼并转化成图表等形式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
二、多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需要运用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是当前时期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和发展的要求,大数据技术已经在社会各行业广泛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处理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上捉襟见肘,迫切需要大数据技术和理念来解决。
1.大数据与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第一,多民族地区高校信息网络建设为大数据技术运用增加可能性。一方面国家提出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网络宽带提速、通讯资费下调等优惠政策的出台,在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重要阵地的高校自然会受惠。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和电脑等在多民族地区再也不是奢侈品、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等让学生上网成为常态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受教育者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和产生的数据正是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和行为动态的真实表现。第二,高校大学生普遍在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来分享他们的兴趣爱好,展现自我、张扬个性。同时,这些新媒体也被高校广泛用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例如微信公众号、公众微博等,都是宣传教育效果较好的推送平台。管理员有权限对浏览量、转载量、用户的各种信息等进行统计筛选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具体表现。第三,数据收集、存储、挖掘、保密等技术难题逐渐被攻克,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探索大数据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大数据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
2.大数据应用于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多民族地区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良传统和特征,与此同时,它同样也具有普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共性特征。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应该与时俱进,它的内容和形式会因为客观社会条件发展而发生改变。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该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紧密结合多民族地区高校工作实际,积极推动党和国家新政策、新理论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其次,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不应墨守成规,要善于发挥大数据的功能,筛选、提炼、分析有价值的信息,发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新动态和新表现,开展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效果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生源民族成分多,呈现出由本地少数民族、汉族学生为主,其他地区生源为辅的格局。虽然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由于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教育差异、出生背景、成长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具有民族特色。这些地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三、多民族地区高校运用大数据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现状
1.大数据背景下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环境复杂
多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大多为边疆地区多民族聚居的区域,他们有着独特的民族、边疆、宗教等文化,多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为落后。首先,西方国家热衷于在这些区域开展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理论、民族分裂、暴恐思想以及极端宗教理论等的宣传,高校成为了他们开展反华活动的重要阵地。其次,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相勾结经常以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进行挑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分裂、暴恐袭击等活动,严重影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立场不坚定,辨别能力差,容易被敌对分子利用。再次,国内外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组织除了運用传统的手段开展活动外,还引进网络、电信等方式来传播扩散不健康思想。互联网、微信、微博、QQ等已成为他们蛊惑广大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和平台,给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融合、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虽然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地屏蔽剔除这些不良思想信息,但是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会受到数据库不完善、缺乏技术支持等限制,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运用大数据技术面临的难题
大数据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极大地推动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同时,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第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为新生事物,教育工作者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掌握和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思想认识方面来说,人们接受它需要一个过程。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主要有两大块,一是思想政治理论专任教师,二是一线学生工作者如思想政治辅导员及班主任。他们所学专业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大数据技术处理对定量和定性分析要求相对较高,这让他们在处理大数据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有价信息和数据提取、分析错误或者缺失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问题,还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第三,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改变很多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讲究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注重普遍性教育,而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个性化教育要求相对较高,注重个性化、多元化教育。当前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学理念、配套设施等方面都还需要很大的提升。第四,多民族地区优良的传统会不会受到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影响而被忽视或者冷落,这是大数据背景下多民族地区高校急需考虑的,如何有效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文化、红色文化、边区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3.大数据背景下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在物质充裕和文化丰富的环境中长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社会信息迅猛发展,都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选择。因此,为了加强培养和再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力度,以此来丰富其思想政治认知,坚定其思想政治信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觀念带来一些影响和变化。一方面,在大数据空间中,新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资源成为“公共资源”,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效率和能力大大提高,但面对巨量的信息数据,如何甄别和筛选正确的信息,如何过滤错误的数据,成为目前很多大学生面对的难题。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对网络缺乏正确的选择,网络信息杂乱、良莠难辨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某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偏移,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弱化,主流意识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国际国内不法分子通过大数据开放的、公共的网络技术向大学生传播不良信息,进而导致一些分辨数据能力弱、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的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动摇,更有甚者出现民族意识弱化趋势,也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四、多民族地区高校运用大数据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创新途径的探索
1.将民族地区优良传统与发挥大数据优势巧妙结合,树立思想理论教育创新理念
多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渊源和风俗习惯,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独具风格的优良传统。诸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毛南等12个少数民族,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姿、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壮族“三月三”文化、“刘三姐”文化,瑶族的盘王节文化、苗族的“苗年”等等,这些优秀民族文化可以作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特色教学资源。不仅如此,广西在近现代史上,曾发生过太平天国起义、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重大事件,无数革命先辈在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奉献拼搏、坚贞不屈等为主要内涵的革命精神,如以“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为民谋利、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民族平等,精诚团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核心内涵的百色起义精神,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是多民族地区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更是高校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宝贵题材。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新情况、新考验和新问题,高校思想理论教育也应当在继承和发扬民族地区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散布范围广、舆论影响面广的特点,发挥信息互连功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和实效性。如建立校园网上红色文化宣传网站、论坛,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创造学习和弘扬红色文化的信息学习环境;组织学生网上学习优良传统的活动,增强理论学习的直观性和可视性;发挥“易班”校园主阵地的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切实把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引导学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2.加强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也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思想信念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做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关键在人,重点在加强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支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政治信仰、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工作队伍是思想理论教育功能和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是提高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高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对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提高对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认识,从根本上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度、效,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的追求、大学生的发展的引导功能。第二是转变观念。在目前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新形势、新情况的角度思考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意识地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因材施教,为教育对象量身定制学习套餐
新媒体时代下,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处理技术,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和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大数据通过分析海量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预测,能够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类比分析,掌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状态,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引,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套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是建立和收集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价数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提炼、分析和研究通过大数据反映出的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学生学习需求,为定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个性化、多元化学习套餐夯实基础。二是推动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华丽变身。现在的大学校园是数据化和网络化的校园,多民族地区的高校也可以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移动教学客户端,加大微课和慕课等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推广力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具有专业亮点的“私人定制”学习方案,大数据技术可以推动教育者及时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方向和热点,同时提炼出适合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优良传统文化,合理制定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
(责任编辑:陈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