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体验式教学的探究
2018-12-03周静
周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如何组织幼儿的体验式游戏教学呢?
一、提供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游戏材料,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游戏材料,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兴趣,进而主动参与进来。
投放弹性化游戏材料。弹性化游戏材料是指同样的材料对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潜在的教育功能。比如在中班美术角“创意包包”中,教师投放了用橡皮纸制作的各种形状的图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任意组合,创造自己的包包。动手能力差的幼儿可以将相同的图形贴在一起,用卡通针线进行缝制;动手能力稍强的幼儿能在缝制的基础上,用红点点、贴画等进行包包的装饰与美化。有的孩子感知过立体包包,他们在两个图形之间加入隔板和横隔面,做成真正的立体包包。这种弹性材料符合大多数幼儿的需求,满足了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随着年龄增长,经验技能越来越丰富,他们的游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在不断挑战自我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在不同的游戏间穿梭,寻找自己的需要,不断充实自己。
投放挑战性的材料。“初生牛犊不怕虎。”幼儿天生好动,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班幼儿喜欢挑战,在户外活动中,教师投放了绳梯,让幼儿学着攀援;投放了滑竿,让幼儿体验爬高;投放了大油桶,让幼儿体验平衡的刺激;投放了轮胎吊环,让幼儿体验飞翔的快乐。当然幼儿在选择这些挑战性游戏前,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想出适宜的解决方法。
二、生活式游戏体验,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有的幼儿已经不满足于假想的游戏,他们渴望学习真正的生活技能。在幼儿园生活体验区,教师设置了小厨房,给幼儿配备了需要用的切板、碗、筷、各种调料等,幼儿们分工合作,分别从家里带来黄瓜、番茄酱、大米、胡萝卜、培根卷等等食材。他们请厨房阿姨煮好米饭,自己洗好手,开始制作黄瓜饭团、培根饭团,有的还带来紫菜卷,创意十足地做成了各种寿司卷。
在插花区,幼儿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塑料花朵,家长们将家里废弃不用的花篮带过来,幼儿可以进行现实版的插花练习。在木工房里,幼儿跟着家长学着锯木头,有的两人合作拉大锯,有的一人奋力拉锯子;在饲养区,幼儿从植物角割来青草,给兔子喂食,观察兔子的進食情况,用画笔记录下兔子的成长变化。生活式的体验学习让幼儿接触到了生活的真谛,那就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需要动手劳作的,生活中有困难,也有快乐,有分享也有合作,生活是充满喜悦与感动的。
三、创造性游戏中的角色体验,增强幼儿交往能力
体验式游戏可以说是一种情境化学习,在体验式游戏中,幼儿的学习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语言情境之中。模仿是幼儿学习的必经之路,但体验式游戏真正是要求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
游戏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幼儿通过自己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在“娃娃家”中,妈妈的任务繁重,要买菜做饭、带孩子、操持家务,这是对现实生活中妈妈这一角色的再现;在“美容区”中,大师们为顾客按摩、捶捶背、捶捶腿,给顾客理发洗头、梳头,一丝不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角色的兴趣比对物的兴趣更加浓厚,幼儿会不断进行创造性表现:“今天我给你换个新发型吧”“这儿夹个夹子你会显得更漂亮”,幼儿在游戏中交往,在交往中相互协作。
幼儿的游戏主题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幼儿认知水平与游戏能力提升而不断提升的。从简单随意到复杂有趣,幼儿游戏的情节也由零散、片段到逐步丰富。比如,在“美食一条街”中,幼儿从简单做点心到能招待顾客,从一开始不知怎么招呼到热情待客,幼儿经历了心理历程到实际生活的转变。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语言交流和联想想象激发了创造潜力。
幼儿通过体验式游戏,逐渐理解社会角色行为,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能力。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协调伙伴关系,他们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逐渐认识理解他人的需要。教师要引导好幼儿的体验式游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与交往情况,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恰当的方式给幼儿适当帮助。
总之,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要和幼儿一起搜集游戏材料,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在游戏中,对于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教师要支持与赞赏。教师的指导艺术,在于保持而不破坏游戏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在尊重幼儿的同时,使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超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