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教师素养的重要性
2018-12-03孙晨曦
孙晨曦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理念正逐渐成熟,稳步走入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笔者认为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一、教师的服务意识,课堂有效的前提
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展的过程。不管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上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相应协调。课堂上,有意识地让每一位学生有表现、表达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合作学习是达成高效课堂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智趣的课堂。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讨论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新问题,都离不开合作学习。遇到难题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有意识地向同学求助,或者在全班提出问题,共同合作解决。当然,教师还是服务者,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引导,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积极发言,同时也要乐于倾听、敢于评价。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并产生有价值的疑问。这时,教师借此机会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例如,在教学《夜晚的实验》这一课时,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提出:谁做了什么实验?为什么要在夜晚做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用问题导学的方法,让学生更有探索的欲望,也为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也是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展开讨论、进一步学习的。之后笔者又提出问题:“从斯帕拉捷身上,你又学到了什么?”让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后,在班级汇报各自的想法和启示,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我,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二、教师的情感投入,课堂有效的催化剂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因此,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教学中如何把握师生情感呢?
(一)借助语言点燃学生的情感,营造“专情”的课堂氛围
作为语文教师要调控好自身的情感并以此来影响学生。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精神饱满,充满热情,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生动,让学生在教师情绪感染下以积极的情感来学习语文,收获知识。
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有四句话构成的排比句,笔者让学生这样读:第一个句话让第一小组读,第二个句话让一、二小组一起读,第三个句话让一、二、三小组一起读,第四个句话让一、二、三、四小组一起读。这样朗读的气势越来越磅礴,再加上教师的引领,学生能在这朗朗书声中与文本所表达的情感达成共鸣。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的影响是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增强了学生对伟人的敬意。
在这种情感的熏陶下,学生学得轻松、悟得深刻。因此,达到了有效教学的效果。
(二)借助体验升华学生的情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中,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才能让学生乐于探究。
在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曲给学生们听,渲染课堂氛围,给予学生情感的引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让学生借助体验,感受阿炳这位盲人的伟大之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进入了角色,体验了角色的心理状态,从而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受到情感熏陶。
我们的语文课要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努力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