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阅读行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018-12-03叶波
叶波
有一位数学教师这样谈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的不同,在于语文教学是可以混着拖着的,在于语文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语文有课外阅读作暖窝,就好比生柿子是可以慢慢捂熟的。”初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如果这就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但反思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靠一个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教师不问,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去学。他们虽然听懂了“这一篇”,但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造成了语文教学的尴尬。
语文课堂应该面向“每一个”,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经历思维的过程,获得真正的语文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阅读行为,让学生进行真正的学习。
一、任务驱动,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
传统的语文课堂的一大弊端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练习时间少,而且学生参与面不广。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任务驱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五自然段,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来替代直接提问:
①给第五小节分层;
②思考作者写石榴的作用;
③举例说明作者是怎样层层递进写出樟树的可贵之处的。
学生只要围绕上述任务去思考,自然就会探究出樟树的可贵之处,从而理解为什么借物喻人能对文章主题起到支撑作用。学生围绕教师给出的任务进行自学和汇报,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适当引导和指点,课堂的效率明显提高了。
二、整合问题,让教学过程变得简洁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中《花瓣飘香》3—10自然段时,不同的教师往往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让学生自读并找出中心句。学生找到中心句“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后,教师再将三次对话逐一呈现,带领学生揣摩小姑娘的内心世界。方式二:让学生自读并找出中心句,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充分阅读后向大家汇报。
上述两种方式,初看好像思路相同,其实在操作上有很大不同。第一种方式的实质还是教师带着学生读,找中心句只是个引子,学生其实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因为教师已经把内容“揉碎”了,学生只需按教师思路亦步亦趋就可以了。第二种方法其实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做了“合并同类项”的工作,它将诸多问题整合为一个有思维含量的学习任务,学生必须深入思考,努力组织好语言才能完成。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三、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往往出现在一节语文课的开始阶段。通过质疑,学生对课文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学生的质疑和问题大多指向文章的内容,而在养成问题意识后,学生学习语文也会更轻松,体会会更深。
学贵有疑,小疑則小进,大疑则大进。语文老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引导和激励学生质疑、发问。当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于不懂处问、特别处问、对比着问,同时关注标点、段落、文章风格时,质疑就真正成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手段。
2. 带领学生主动阅读
学习需要引导。如果语文学习仅靠学生自主探究,靠他们自己的悟性来进行,语文教学势必高耗低效。教师可以通过示范阅读和让学生自主阅读,将书中一些蕴含的思想外显,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
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老师首先告诉学生读懂这篇文章的策略——边读边想,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祖父为什么容许作者在园子里胡闹?”“作者通过什么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阅读,并且一边读一边思考这几个问题,实践教师提出的“边读边想”阅读策略,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慢慢地真正读懂了文章,读懂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单方面讲解来替代学生的阅读体验。比较教学为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几篇文章联系起来分析和对比,不失为一种帮助他们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几篇说理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学与问》。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策略。通过比较,学生能很快总结出说理文的共性:开头提出观点,中间举例证明,结尾总结观点。在此基础上再发掘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比如例证角度、开头结尾的方式……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找异,这样,学生对说理文的结构和说理方法的概念就会越来越清晰。阅读策略有很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逐渐渗透,这样才能够优化学生的阅读品质。
语文课应该是花开之前吸收的甘霖与养分,缺少一点可能看不出来,但它可能会延误花期。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尽量让每一株花都能扎根泥土,学会自己寻找水源,依靠自己的力量慢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