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声乐人才培养方案如何适应社会需求

2018-12-03周悦

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培养

周悦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声乐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于声乐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才能是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市场对于人才需求量的加大,学校教育也必须调整方向,科学的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声乐人才而努力。本文针对现今社会声乐市场人才需求的现状,国内外声乐人才培养模式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在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与我国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学校声乐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声乐人才 培养 社会需求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有产业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向前发展中,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着商业化的方向不断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对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带来重要的影响,也使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断发展着变化。声乐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整个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声乐的表演形式和風格也在日新月异,几乎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学校的声乐人才培养,不再单单追求艺术修养上的提高,而是向社会应用型声乐人才转变,社会对于声乐人才还是有很大的缺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声乐人才都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随着人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声乐人才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社会对于声乐人才的需求更注重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学历和专业,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现状,学校对于声乐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跟随社会发展步伐,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声乐人才,对声乐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调整,以更高的满足社会需求。

一、社会对于声乐人才需求的现状分析

1.市场对于声乐人才的需求类型

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声乐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空间并不是很大,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各方面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健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来说,相对于内陆地区经济水平相对优越,人才需求量大,声乐人才需求也占有很大的比重。相较而言内陆地区就要差的多,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对于声乐人才的需求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声乐人才市场发展缓慢。声乐人才属于文化艺术领域,这些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通常会对自己的就业有较高的期待,专业水平突出、综合能力强的人才都需要能去经济环境相对较好的大城市或者大公司就业,从而毕业后能获得理想的待遇,这是导致很多大城市的声乐人才市场一职难求的主要原因。现代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不仅仅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新时代的毕业生来说,任何一个领域、专业的毕业生,都要有创新的思维,学生在学校内知识的储备,能力的额发展都需要创造性、创新性的教育来做以支撑。

2.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演越烈,各个学习,各个用人单位对于声乐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的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市场需求保持很高的敏锐度,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事,还要让学生获得在相关领域中发展的能力和潜力,也就是所谓的“一专多能”。能力的发展,不仅仅要在本专业领域中学会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的发展和延伸。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学以致用,有所发展,成为适应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国内外学校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1.国外学校教育声乐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外,声乐专业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生了多次的变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外对声乐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进入20世纪后,很多发达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加大重视力度,尤其对于声乐人才的培养不断的相互吸取先进的经验,将来自多方面的有利因素综合起来充分加以利用,逐渐形成了以学徒式、协作式、教学式为主的几大声乐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我国声乐人才培养来说,既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又有榜样参考的作用。国外先进的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告诉我们,人才的培养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调整,提高社会需求意识,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2.国内学校教育声乐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声乐专业学生来说,首先就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专业知识,这是我国学校对声乐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一般来说,学校对于声乐教育,在专业知识水平传授和演唱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有多种途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学制方面,高等教育中专款一般为三年制,本科一般为四年制,硕士研究生两年或者三年。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可以为就是声乐可。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的考评也是以学分制最为普遍,在毕业学分和学位学分上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奖励学分。任何一所高校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有严格且明确的要求,通过论文还检验学生的专业水平,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我国学校教育声乐人才培养主要是理论学校和艺术实践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有其优点所在,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还是需要跟随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

三、对学校声乐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几点建议

1.努力提高学生声乐专业素质

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过硬的专业素质是最基本的条件。要提高学生个人专业素质,首先就要从人才培养模式着手,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纵观现在学校的声乐专业,无论是专门的音乐院校还是综合类学校,在声乐专业的唱法安排上都基本类似。唱法都以三大种类为主,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这种唱法安排实行了多年,从培养效果来看,学生普遍表现为演唱技巧单调,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声乐人才的需求。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种培养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市场竞争力不高,人生职业规划不明确,对就业前景比较迷茫。对于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在秉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更要讲究唱法学习的可行性,唱法安排上要与人体生理结构和科学规律相符合。同样一首歌曲,一位优秀的演唱者会将这首歌以不同的风格来进行演唱,不同的歌者演唱同一首歌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声乐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固守一种教学模式,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不同风格的演唱技巧,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演唱人才。声乐并不单单是演唱,表演也是声乐艺术的一项基本内容,现代学习声乐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演唱技巧的教学,还要兼顾表演训练。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很多学生在演唱上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巧,运用起来也比较顺畅,但是在表演方面就略显欠缺,动作生硬,不协调,演唱显得呆板乏味。表演一部分来自于先天的能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后天的努力有关。在训练学生演唱时,可以对着镜子进行表演训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精神状态都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除此之外,学生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良好的文学修养能够让学生对歌唱作品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在演唱时能够做到声情并茂,增强演唱的感染力。

2.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处处需要创新,声乐艺术也不例外,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学校角色在观念上就要创新,不能固守旧观念,旧传统,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教育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革新,改变呆板枯燥的教学氛围,改变为活泼生动的学习气氛,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并乐于参与的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对此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鼓励个人风格的发扬,而不是固守同一个模式,形成千篇一律的风格,毫无个性可言。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事物的评价能力放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上。教师可通过讨论、设计任务、开展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路问题,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敢问敢说,这样才能更好地使艺术学习与市场发展相协调。学校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重视和支持,认识到实践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声乐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3.提高学生市场适应能力

现代学校教育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教学,理论结合实践做的不到位直接导致學生缺乏实践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胜任实际岗位工作。因此,现代学校声乐人才的培养应该更贴近人们生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人们眼中“无用”的艺术转变为“实用”的艺术。对此,学校要转变观念,拓宽思想,将培养的重点从专业知识的传授延伸到更深、更广阔的领域。积极引导学生对除声乐专业领域之外的关联领域都有所了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专多能”。让学生找到将声乐知识转化为艺术价值的是吸纳途径,更好的将所学应用到社会实际中,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结语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声乐人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声乐人才的培养模式不仅与音乐教育质量有关, 还和学生的发展有关。建立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掌握声乐教学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积极地促进复合型声乐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声乐人才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詹桥玲.高师声乐教学的弊端及对策[J].黄钟, 2014(3).

[2] 曹莉芳.“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和培养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6(12).

[3] 刘健玲,钟丽萍.打造“一专多能”苦练“说课”功夫——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就业能力二议[J].九江学院学报,2016(4).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培养
公共营养师社会需求现状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关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研究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演讲能力培养与领袖气质养成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