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云+端智慧课堂

2018-12-01林贵秀

师道·教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对联微课

林贵秀

一、概念阐释

1. 云+端智慧课堂

所谓“云”即是微云服务器和云平台,所谓“端”即是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所谓“智慧课堂”,一方面是指就现代教学手段而言的,就是基于微云服务器和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创设即时反馈、立体互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从而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另一方面是指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来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细节,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智慧、思维和潜能的课堂。

2. 语文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细目中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的。”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它们是一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的整体。

二、对联欣赏与创作的教学过程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具有诗词曲赋等文体的特性,历来深受人们喜爱。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梳理探究”部分编排了《奇妙的对联》这一内容。如果仅用一节课是无法学习体验对联的奇妙世界的,更不用说创作对联了。基于高中阶段课程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对联的教学梳理探究又很有意义,于是,笔者借助智慧课堂的优势,安排了五大板块的教学环节。

1. 教师设计并制作微课

根据教材内容,拓展内容,增加实例,让学生在课外学习对联基本知识:对联的定义,对联的源流各1节;对联欣赏与创作要领设置两节;再设置一节综合应用,共五节微课。

2. 学生学习微课,掌握对联知识

借助“云+端”的智慧课堂应用,由学生观课学习,并在云端互动交流,完成微课中的训练题,即时反馈、立体互动,进行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学生在线上完成每一节微课的作业。教师在线答疑,收集学生疑问。每一节微课线上学习结束,会在线下课堂用3-5分钟时间交流疑难问题,以实现对联基础知识的积累。

3.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收集广府名联

在掌握对联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参观广州名校(中山大學、华南师范大学、华师附中校本部、广雅中学、执信中学等),游广州名胜(越秀公园、白云山、六榕寺、陈家祠等),品广州特色美食等,实地走访,实景拍照,收集你所见到的广府名联。然后指导学生把所拍对联照片选择最感兴趣的导入学生ipai端,并做好文字解说。

4. 分组交流所集名联,探寻对联的文化特点

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利用智慧课堂设备,按所收集的对联,分组分类交流欣赏。在交流过程中,笔者遵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组织教学,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在有限的课堂内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最大量地展示收集的名联,从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分析对联的文化特点:历史悠久、内容专属、意蕴丰富、书法美感等。在教师简单发问、精练点评的时间线上,流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以下是课堂上学生交流汇报过程中,最能代表广府文化与地方特色的名联。

比如名校联:強毅以與人退讓以明禮,善世而不伐剛上而尚賢。这是广雅中学正门的对联,它的美在典雅:黑底金字、繁体行楷,牌坊式造型,正中书写校名“广东广雅中学”。广雅中学的前身是清朝时期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校园比较好地保存了书院原有的古朴风格,每一栋楼都有名字有对联,总体风格是一致的。不论是外形、颜色,还是字体、内容,整体让人感受到广雅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汉字之形之美、书法之美、内蕴丰厚的特点,跟校门外喧嚣的闹市迥然有别。

比如名胜联: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这是越秀公园镇海楼对联。该联由清光绪时期两广总督彭玉麟幕僚李棣华所作,联中“故侯”指朱亮祖,镇海楼是他所建,如今人亡楼存,可见历史沧桑。下联“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则是有感而发。当年彭玉麟因中法战争率兵至粤,驻兵镇海楼上,他反对李鸿章卖国议和,但也只得“泪洒英雄”。此联先咏楼,后写人,意境磅礴,不失为一幅佳联。

5. 借助教材内容,引导创作简易对联

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创作对联,可以概括课文内容主旨,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还可以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概括;可以单篇课文作对,也可以两篇课文分作上下联;可以一篇作几联,也可以几篇作一联。这一做法就为学生创设了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有诸多好处: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能更牢固地掌握课文思想内容,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能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力与创造力等,可谓一举多得。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究,课上课下师生互相启发,创意表达,部分学生还就此喜欢上了对联,还时有佳联好对,许多学生的作文语言大有改观。以下是经师生评改后,随堂展示的学生所拟人教版必修1部分课文小对,每一付小对都闪现着学生的智慧。

《沁园春·长沙》

上联:橘子洲头秋江丽

下联:峥嵘岁月少年游

上联:寒秋风景涌秀色

下联:少年壮志遏飞舟

《雨巷》

上联: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下联:凄清又惆怅的姑娘

《再别康桥》

上联:康河漫溯招手作别云彩

下联:剑桥伤怀挥袖远离星辉

《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

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橘子洲头热血青年追问谁主沉浮

《再别康桥》《雨巷》

上联:古老康桥深埋藏星辉美梦

下联:悠长雨巷热盼遇丁香姑娘

三、云端课堂,智慧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通过“对联欣赏与创作”这一系列的课题学习与探究,笔者对应用“云+端智慧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许多收获。

1. 通过微课教学,有效学习对联知识

对联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只有800字左右,内容比较简单,因此设置五节微课系统介绍对联知识。放在云服务器上的微课,学生能够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即时发布学习体会和提出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及练习反馈的情况,再用课前3-5分钟时间线下交流释疑。这类知识课,采用微课形式让学生自学,既节省课堂学习时间,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云+端智慧課堂还能即时反馈学生学习数据,利于教师掌握生生之间的学习动态。

2. 应用智慧课室,课堂内外相融合,挖掘学生潜能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走进名校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走向名胜寻找古人旧迹的文化内涵,走进街头体悟寻常巷陌的文化智慧,这一过程体现原生态的学习方式,亲身体察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等到上完“交流欣赏收集的对联”这一节课时,学生体会到了云端教室的便利,对联创作的积极性也跟着高涨起来,这一做法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融合,遵循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规律:从模糊到清晰,从浅显到深刻。既实现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又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构建起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思维模式。

3. 跟随教学进度,就课文内容创作对联,充溢课堂智慧

入选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典,为了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就课文内容让学生“原创对联”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微课学习了对联创作的有关知识后,笔者就开始带领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尝试创作对联。刚起步时,学生所作的对联比较粗糙:字数少,五言、七言的居多;内容简单,拘泥于文中字词。随着对联学习进程的推进,学生渐渐地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能写出好对,学生争相到图书馆借阅与课文内容、对联写作相关的书籍。有些学生一边听课就一边构思小对,写好即时发送,笔者刚下课就能在教师端查看到新课文的原创对联。老师还没批改,学生就抢先对小伙伴的作品进行点评、点赞。渐渐地,学生所作对联字数多了,内容丰富了,敢于延伸到课外内容了,小作者的情感也融进其中了,自然,对子也显得大气了。 “就课文内容创作对联”这一做法充分体现“读写结合”的理念,鼓励学生合理思考、大胆创作、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课堂便充溢着学生的才气和智慧,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多年以后,学生也许不记得学了些什么课文,但一定记得自己收集、创作对联的经历和感受。

4. 随堂展示原创对联,提高学生书法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书写代替纸质书写,现代人的书写能力在下降;中学生为了答题速度,平时疏于练习,书写的整洁度与美观度也在下降。精选学生原创妙对,要求用毛笔书写,在黑板上正确磁贴展示,并介绍所作对联的内涵与特点,这一做法促使学生拿起毛笔,练习书法,提高书写的规范性与美观度,同时也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准确表达所思所想。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对联微课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
『对联』一词的出处有了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