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学生阅读中的个性意识
2018-12-01金映
金映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这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能尊重个体的阅读倾向,能接纳众多个体阅读个性的差异。
一、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沃尔夫冈·伊瑟尔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读者不仅是作者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而且是创作的最终完成者。正是读者连续不断的参与阅读,给作品注入新意,作品的艺术生命才得以常青不老。因而,我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关于本文的中心,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这片课文是反封建的;有的同学认为是前后对比,后半部分是反封建的。这时,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见解:这篇课文并没有反封建因素,只是在怀念小时候的生活。理由是:百草园描写的景、事,都充满了欢乐之情;书屋里讲先生上课时,他们可以在下面玩游戏,或跑到园子里玩,也是开心的事。这位同学甚至联系自己上小学时,课上的不多,但玩的时间比较多,现在想起来也是值得怀念的。因而她觉得这篇课文充满了怀念之情,而无反封建之情。这位同学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我马上表扬了她,并且鼓励同学们学习这种精神。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批判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想要在阅读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见解,首先必须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习课文。《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等环节对文学作品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因而,我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大胆质疑批评。
如在讲《木兰诗》时,就有学生质疑文章的结尾:木兰换完衣服,出来见伙伴时,人们才发现她是一个女孩,这不可能吧?木兰行军途中难道不用洗澡,不用如厕吗?面对这样个性化的质疑,我没有呵斥,而是肯定了他敢于质疑的精神。再让学生下课后探究这个问题。又如讲《夸父逐日》时,老师总结“夸父”人物形象时,讲到“夸父”勇于探索大自然时,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明知自己没有追赶太阳的能力,却还要追赶。这种批评精神得到了我的肯定和赞赏:他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课文,并敢于大胆的质疑老师的权威说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肯定学生怀疑精神,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怀疑。怀疑精神就是一种批判意识。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显示出他的个性。我在课堂上的鼓励,让学生敢于在有疑之处发问,发展了他们个性化的批判思维。
三、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创意
伊瑟尔认为阅读文本中留有空白:“这一空白不是一个既定的、本体论的事实,而是被双方——即本文与读者间——交互作用中的内在的不对称性所形成和改变的。对称只有在空缺得到填充的情况下获得,所以,构成性空白也只能通过阅读投射来获得填补。”文本中的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读者也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也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由于读者个人前经验不同,在阅读活动中对于文本的解释也不相同。在阅读教学中,我多留一些想象和创造空间给学生,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从多角度对课文空白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开创性的思维来陈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藤野先生》时,文中“我”前往仙台途中,經过一处驿站,叫“日暮里”,一直都记得。至于“我”为何一直记得这名目,并没有说,为我们留下空白。根据这一空白,我让学生探究一下,为何“我”一直记得这名目。经过探究,有的认为是“我”想起了唐代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因而见到“日暮里”便记住了:也有的认为“我”是在太阳下山时,经过这个地方,看见“日暮里”,便记住了。学生们对这空白点探究兴趣盎然,学习热情高涨,也为课文中心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阅读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对文中的空白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张扬了他们的个性。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