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造纸企业减排的碳金融模式分析

2018-12-01何雅雯许向阳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减排

何雅雯 许向阳

摘要:近年来,很多节能环保方面的政策陆续出台,对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造纸行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面临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在当今时代下,如何利用碳金融帮助企业节能减排,走出困境,至关重要。碳金融在我国发展态势良好,并具有很强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造纸企业本身特点,提出几种适合造纸企业减排的碳金融模式,希望能给造纸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造纸企业;减排;碳金融模式

1.造纸企业发展现状及减排需求

由中国造纸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2017 年全国大约有2800 家纸及纸板生产企业,年生产量约为11130 万吨,消费量约为 10897 万吨,生产量比上年增长了2.53%,消费量比上年增长 4.59%,人均年消费量78 千克。2008~2017 年,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率 3.77%,消费量年均增长率 3.59%。

依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布了“十二五”期间“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單及节能量指标。其中,涉及的造纸行业企业共有500家,要求达到的节能总量为标准煤531万吨。如果按照1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7吨计算,“十二五”期间,造纸行业将要减排二氧化碳1433.7万吨。

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制定覆盖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造纸等八个工业行业中年能耗达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碳排放权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实施碳排放配额管控制度。造纸行业作为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八个工业行业之一,行业碳排放量在全国排放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和能耗大户,节能减排成为低碳经济下造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碳金融内涵及功能

2.1碳金融内涵

关于碳金融的定义,学术界尚没有统一论断。Sonia Labatt 与 Rodney White(2009)认为碳金融是环境金融领域的一个分支,提出碳金融发展的基础核心概念是市场的设计可达成以最低成本降低整个体系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内学者对碳金融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曾刚、万志宏(2009)等人认为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总称。乔海曙、刘小丽(2011)认为碳金融具有特殊的金融属性,碳金融应该包括三部分:基于碳减排的融资活动、基于碳交易的投资增值活动、相关中介服务活动。李媚婷,师帅(2017)认为碳金融是把碳金融转化为对有形商品的交易,即把温室气体作为一种可以进行买卖、投资、交易的特殊商品,通过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或以金融机构为媒介进行交易的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最终促进经济低碳发展的金融活动。

2.2 碳金融功能

(1)帮助企业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技术

碳排放成本具有外部性,企业产生的环境成本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小的压力,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成功地将金融资本与低碳经济联系起来,通过积极的碳资产管理等手段,使得减排资金和技术手段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得到提升,减排成本得以降低。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转化为企业内部生产成本,使发达国家和企业的减排总成本最小化。

(2)促进能源链转型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煤炭消耗量巨大,排出的CO2也是居世界前列。想要从根本上扭转目前我国对碳素能源过度依赖的局面,只有加快能源链转型。,目前市面上很多种的资金融通方式,例如风投和私募,或者是一些碳金融衍生产品,都对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效果良好,它们将资金和技术引入低碳产业,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使用,使能源链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尤其是碳衍生产品的开发,使得碳交易市场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演进,增加了企业在强制减排目标下的应对策略,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大有裨益。

(3)响应国家减排号召,树立企业形象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的经营目的不仅仅是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必须注重广泛的社会效益。企业从事公共事业,不仅能够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形成正面的社会效益,而且更有利于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国现在正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碳金融项目大力减排,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人们对企业的认可度。

3.主要碳金融模式

3.1开展CDM项目模式

附件一国家为了完成自己的核证减排量,通过开展项目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由此获得产生的“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2013年以前,我国曾大力开展过以《京都议定书》为背景的 CDM 项目开发活动。由于2013 年后全球第一大碳交易市场——欧盟碳交易市场持续低迷,且多哈世界气候大会谈判中各国代表团未能达成一致性意见,我国得到签发的 CDM 项目数量大幅减少。

3.2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在设定强制性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允许进行碳排放配额交易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碳排放空间资源,为排放实体碳减排提供经济激励,是基于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2011 年 11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深圳市等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截至目前,这七个试点省市基本建立完善,下一步是要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根据2018年7月10日北京发布的《2018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未来几年内将逐步成熟,并从2020年起发挥重要减排作用。

3.3绿色信贷

所谓绿色信贷,就是商业银行为了促进节能减排,针对性地将款项贷给一些企业,主要客户是一些意愿实施节能减排,参与节能环保项目的企业。在发放贷款的同时,商业银行还能积极推动其注册 CDM 项目。这样一来,商业银行不但在贷款上可以获得利息收益,还能在以后为企业提供 CDM 项目的服务中收取一些中介费。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改变长期以来高污染、高排放等一些不正确的经营模式,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决策的第一要素,促使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

3.4碳基金

碳基金是由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投资设立的专门基金,致力于在购买碳配额或经核证的项目减排量,经过一段时期后予以投资者碳信用、碳配额或现金回报,以帮助改善气候变暖。

碳基金是在碳金融进入我国以后而兴起的一类新型基金产品,不仅丰富了资本市场投资种类,还通过吸引基金市场投资者广泛关注,普及了碳交易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国培育低碳投资市场和绿色投资偏好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3.5碳金融衍生品

碳金融衍生品是一种新型融资工具,通常是为规避与原生金融产品相关的风险,它主要包括碳资产证券化、碳远期、碳期货、碳掉期、碳互换等。

碳金融衍生品为金融市场增加了流动性,对平抑市场价格波动、降低市场风险有良好的作用。同时还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对冲价格风险的工具,有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碳资产风险敞口。也为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开发更多种类的碳金融衍生产品以及涉碳融资等碳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近些年来,我国在碳金融衍生品取得了一些开创性的成就,许多创新性的金融衍生品被开发出来。

4.造纸企业碳金融模式探索

4.1造纸企业特点

4.1.1碳减排意识淡薄

造纸业作为被列入8个重点监测的碳排放行业之一,属于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能源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但很多造纸企业并没有将重点关注在如何降低碳排放量方面,他们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如何扩张产能或是如何节约资源,对碳金融了解甚少,对碳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将碳金融工具应用于节能减排的意识,也没有了解到这其中隐藏的巨大效益和潜在经济价值。

4.1.2能源使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造纸行业使用的能源主要还是碳含量很高的煤炭资源,大约占到总能源需求量的70%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目前主要都是使用一些碳含量较低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煤炭的大量使用是我国造纸企业的碳排放远远超过国外平均水平。因此,改变我国造纸企业的能源结构也是一项重要措施。

4.1.3设备陈旧,减排工艺落后

以前我国为了经济发展和GDP增速,大多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这就导致了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如今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指导下,很多中小造纸企业面临严峻的压力。中小造纸企业往往设备比较陈旧,而且减排工艺落后,很多小型造纸厂使用的工艺技术装备甚至还是上个世纪的技术水平。现如今,在降产能,重环保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改善产能结构,提高减排技艺。

4.2适合造纸企业的碳金融模式

4.2.1 开展CDM项目

CDM项目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的一个项目,但是由于其开发时间较长,风险较大,造纸企业很多项目不完全符合CDM开发要求,造成企业在CDM开发上遇到一些困难。很多企业在飞速发展状态下,很有可能面临碳排放配额不足的问题,开展CDM项目也是很有必要的。

针对造纸行业,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比较适合开发的 CDM项目类型,主要包括:锅炉改造、变频器节能改造、污水处理沼气回收利用、生产线蒸汽节能改造、秸秆造纸、污泥废渣发电等。

4.2.2绿色信贷业务

针对一些造纸企业设备陈旧又面临减排压力,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运用绿色信贷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帮助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引入新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减排工艺,提升废纸回收利用水平,帮助企业完成减排目标。

早在2008年兴业银行就采用赤道银行原则,发展绿色信贷业务。近年来,兴业银行的业务体系愈发成熟,产品也愈加细化,对企业提供 的7 种融资模式基本上可以覆蓋客户的全部需求。

4.2.3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企业通过相应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可以摸清自身碳排放情况,挖掘碳排放潜力,从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环境成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可以大大增强企业对碳金融方面的认知,增强企业的减排意识,增大压力,提高效率。加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将实现的碳减排量进行交易,以及在全球贸易中获得“绿色”通行证,都将显著加强企业国际的竞争力。

4.2.4成立碳基金,发行碳债券

通过成立基金或者发行债券形成一个良好的融资渠道,吸引民间投资,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到碳金融的内涵及运行。为客户提供了投资绿色环保类金融产品的机会,也为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资金支持。同时企业还能从中获取收益。

对于能源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可以通过基金项目帮助企业融入资金,改善资源链,将企业从高碳链向低碳链转移。从根本上减少企业因使用煤炭资源而产生的碳排放量过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onia Labatt,Rodney R·WHITE.Carbon Finance[M].New Jerscy:Hoboken,2009.

[2]曾刚,万志宏.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环球金融,2009,(10):19-25.

[3]李媚婷,师帅.金融机构在碳金融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方经贸,2017(02):119-122.

[4]乔海曙,谭烨,刘小丽.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1,16(02):35-41.

[5]吕泽瑜,蒋彬,孙慧,吕竹明,陈晨.我国造纸行业碳排放现状及减排途径[J].中国造纸学报,2017,32(03):64-69.

[6]施健健,张明.造纸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与减排策略[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8(02):49-51.

[7]吴凌云,许向阳.碳交易市场背景下中国造纸企业碳管理战略研究[J].林业经济,2018,40(04):46-52.

[8]宋德勇,刘玲.低碳经济下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与创新[J].开发研究,2016(03):133-136.

[9]陈游.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J].金融论坛,2009,14(10):69-73.

[10]刘思跃,袁美子.国外碳金融理论研究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11(04):105-111.

[11]戚振玉,孟早明,刘秉钺.制浆造纸行业碳资产管理[J].黑龙江造纸,2012,40(04):51-55.

[12]国效宁.气候变化与碳减排约束下的中国造纸业发展路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13]汪福强.中国碳金融市场业务模式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15.

[14]许向阳.基于全球气候政策博弈的森林碳汇市场研究[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何雅雯,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碳金融;通讯作者:许向阳,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减排
安阳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减排成效分析
我国冷藏车减排的可行性研究
船舶动力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基于追踪“碳足迹”企业构建绿色优势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