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群众文艺精品创作要突出现实性

2018-12-01高蓓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现实主义中国梦

高蓓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腾飞,文学艺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可谓是处处开花,万众文创。因而,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创作成为群众生活中一道奇葩,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生活形式,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精神追求,在高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时代前沿下,文艺作品引领着中国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如何让文艺精品走在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为中国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出更大的力量,是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重要核心价值。本论文就以论“群众文艺精品创作要突出现实性”为论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活和艺术;现实主义;精神文明;中国梦

一、任何艺术形式创作源泉的现实基础

文艺是群众在生活中的精神表现,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更能提高群众的情操,这是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更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随着人们物质的不断满足,群众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艺形式的同时还在不断开发更多的文艺样式,丰富了文艺门类,同时也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新元素的文艺精品。

1.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现实生活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基础,这是一条真理,更是群众坚持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下,历史时空中的群众们,以诗歌,舞蹈、戏剧等形式更好地展现精神活动。直到现在技术引领下的影视文艺,人们把有型的生产劳动转化成无形的精神文艺,而更高级的物质生活也反过来继续助推精神创造,从而有更多的文艺作品生产。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层次的文艺生产,都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元素,缺一不可。所以艺术的创造是基于现实生活之上的,没有生活就没有文艺。

2.文艺创作现实主义

文艺作品归根结底是现实的产物。现实主义的精神立场,强调文学艺术的任务是忠实和真实地反映现实。随着文艺创作理念的不断探索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现实主义作为文艺主流思潮的蓬勃崛起,“写现实”日益清晰地成为一种精神自觉和创作原则,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学艺术的本质,正确地把握生活和艺术的源流之分。[1]

在文艺创作领域被分化出来很多流派,然而在诸多流派当中,现实主义是一个根本主义,而更多的群众越来越认可现实主义才是真正文艺的精神领导与核心。从诸多的文艺精品中已经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这一艺术趋向,用当下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接地气”,这样的文艺作品也往往成为精品,成就经典。

二、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现实性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以不同时期分化出不同的社会结构形式,从而在不同时空下创造不同的价值观核心体系。文艺创作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表现,而现实生活又被时间分化成历史性和时代性,因而文艺创作,特别是文艺精品更应该能够凸显出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前沿性。

1.历史感

纵观文艺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伊始,就有着和历史无法分割的厚重感,而一切文艺创作只有彰显出历史厚重感才能令人在真实的生活下感悟生活的精神底蕴,从而才能更好地展现未来。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在基于现实生活或者历史背景条件下,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特别精品是文艺应当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能够让更多的群众触摸到历史感的真实,即便是文学性,也是可触可感的。中国每个时代下都有相当一部分富有历史感的作品传世,比如《史记》,这本纪实体的历史巨著,给后人传达了太多历史信息,即便是时隔千年,那些历史面孔和事件依然那样鲜明。比如《诗经》、《论语》,等等数不胜数的传世佳作,虽然那些文艺先驱们已经陨落在时空下,但他们的文艺精神点亮了文艺星空,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2.时代感

文艺创作同样离不开时代感的支撑,具有时代气息才能具备历史感,一个脱离了时代感、时代精神的文艺创作是无法走近群众心目中的,群众文艺创作工作为现实服务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这既是文艺自身规律的要求,也是市场价值规律的要求。为此,文艺创作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多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大奖和大众相统一,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2]为此更要注重文艺创作的时代现实。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宣扬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明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更是人民群众的选择。只有赋予作品时代感,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戴,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更经得起历史的变换。具有时代感的文藝作品,表现了当下群众的精神面貌,生活气息,自然就被群众青睐,特别是文艺精品,在讴歌群众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同时,也将被群众赋予特别的精神体验,只有群众喜爱,文艺作品才能真正发光发热,激励群众向着更好的未来前进。

三、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现实性的意义

当下不仅是万众文艺的时代,更是文艺随着中华民族再次崛起而复兴的时代,遵循文艺创作的现实性,提倡和鼓励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现实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艺精品创作的现实性不仅是尊重客观事实,更是尊重历史和艺术,更有利于文艺的未来发展。任何艺术形式和文艺创作者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中来,现实才是创作精神的最终归宿。既然如此,坚持文艺创作的现实性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文艺,鼓励群众多创作具有现实意义的文艺精品,从而更好地推动文艺的未来发展。同样也是创作者对自己精神层次的最终回归。

提倡文艺精品创作的现实性,可以更好地推动文艺发展,让中华文明再次成为世界先进文明,从而更好地提升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是世界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文化源远流长,之所以能几千年延续,正是一代代的文艺先驱在现实中挖掘艺术,创造出更富有现实性的精品文艺,影响着更多的人。

眼下,群众更应该传承和发展这种文艺创作的现实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批批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优秀文艺精品和文艺创作者,中华文明才能更好地得到延续。

小结

群众文艺决定了文艺来源于群众的现实生活,其精神也应该会归于现实,可谓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群众的基础生活是可感可量的素材,文艺精品要不断发掘有价值的真实素材,才能够更真实表达生活,还原生活,并结合历史和时代特色加以艺术化,才能够真正创作出有价值的文学精品。综上所述,群众文艺精品的创作要突出现实性,才是文艺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廖文《现实主义的精神立场》《人民日报》(2012年02月17日24版)

[2]百度文库《如何做好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几点思考》(2017年12月16日)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现实主义中国梦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