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2018-12-01山东青岛东胜路小学宋培蕾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育人

山东青岛东胜路小学 宋培蕾

小学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教育的发展形势也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几年,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让每个学生全方面都得到发展。体育课堂教学中,旨在使每一个学生既能锻炼身体学到体育相关技能,又能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也就是说,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增强学生的体质不再是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将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结合起来育人才是首位的。

所以,面对当前学校体育德育教育的形式,我们就要加强对德育教育问题的研究,利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因素,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作用。体育课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把学生课堂的活动、课程内容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行为。

那么,在小学体育课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呢?

一、利用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渗透

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活动实践时间占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所以体育课可以更直接地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如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多数时间是在操场或者户外进行学习的,这就要求学生适应春夏秋冬的不同气温和天气,如酷暑和严寒,除了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外,更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我们上体育课常常碰到这种情况,学生为了躲避恶劣天气,谎称身体不舒服请假,这就是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的表现。这也是良好的德育教育时机,需要教师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课诸如此类的德育教育时机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抓住良好的德育教育时机,形成全程育人的教育意识。如长跑、接力、篮球、足球等,都需要学生具备耐力和集体合作意识,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德育教育,将会使体育课相比较于其他学科,能更好地发挥好育人效果。

二、教师身正为范,树立正确“三观”

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关键是时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会直接表现出对胜败的在意程度。一旦出现值得关注的德育行为,教师就应抓住时机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白比赛的要求和目的,端正比赛态度。教师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要让他们明白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尊重对手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胜不骄败不馁。在道德品质方面,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教师要对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进行恰当的表扬和批评,让学生认清是非。但教师在进行表扬和批评时要特别注意,表扬要在“正面”进行,让其他学生进行效仿,批评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

三、研究课程内容,发挥育人效能

现在的课堂主张以学生为本,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小视。我们都知道,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有效。比如,集体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多彩的形式吸引和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把“要我玩”变成“我要玩”。这就需要教师深挖课程内容,备课时多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学生面对失败会埋怨、沮丧,甚至会与同学产生争执,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不要过于在乎成败,而要注重活动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豁达看成败”的品质,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育人功能。

四、树立正确审美,培养美的情操

德育教育内容很多,其中还包括美育教育。可能大多数人都感觉,体育和美育没有什么关联,实则不对。体育不仅可以给人健康的体魄,还有开阔胸襟、坚强性格以及高尚情操的作用,这就是体育与美学的关联。怎样才能进行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学生感知到体育的魅力呢?试想一下,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是一位身材匀称、健美的体育教师,通过匀称的体态,敏捷、优美又有力的动作,是不是第一印象就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感觉?那么,体育课上学生们自然也会心向往之,对教师产生崇拜感,从内心乐意向教师学习,跟随教师开展各种活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并加强身体锻炼,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和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育人效果。

五、抓牢教育时机,进行德育渗透

要想在体育教育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就是体育教师也要进一步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进行无形的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但要全面掌握体育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还要博采众长,全面提高。不仅要做学生眼中优秀的体育教师,还要成为他们眼中“博学多才”的体育教师。教师的每一丝变化,都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成为他们进一步前进的动力,进而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面对体育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体育课堂并不是单纯的技能培养的课堂,而是有着良好的德育教育空间的课堂。德育渗透体现在方方面面,体育课在德育渗透教育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优势。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教师都应时刻牢记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目标,抓住每一个良好的时机,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