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改革求进步 实践创新促发展

2018-12-01武昌区少工委

少先队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武昌区少先队员工委

□ 武昌区少工委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少先队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因此,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以少先队员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活动方式,以学校为主阵地,突出少年儿童思想引导,促进广大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2017年2月以来,全国、省市少先队改革方案相继出台,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深化群团改革的重要举措, 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少先队工作、建设和改革的系统性顶层设计。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武昌区少工委致力于少先队改革的举措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抢抓示范机遇,推进改革落实

作为湖北省唯一一个少先队改革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直接联系示范区,武昌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区委区政府明确要求,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动脑筋、攻坚克难,利用武昌区现有的少先队良好工作基础,积极探索具有武昌特色的少先队改革有效路径,将少先队改革改作为进一步推动武昌区少先队事业发展,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举措,力争在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形成有利于少先队事业长期有效发展的若干制度性成果,为全国少先队改革助力加油。2017年底,武昌区将少先队改革列为国家级试点项目,并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副书记、区少工委名誉主任李超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专班,分层级、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少先队改革,形成区少先队改革任务清单89条,区教育系统少先队改革任务清单51条,区教育局各科室改革任务清单41条,区初中小学少先队改革任务清单36条,区少先队试点校改革任务清单17条,积极落实并探索、积累、创造典型经验,集全区之力做好少先队改革工作。

二、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攻坚

少先队的主责主业是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引领和政治启蒙教育,因此要树立基层第一的观念,坚持强基固本,激发组织活力。一是改革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严标准、高规格召开武昌区第六次少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少工委领导班子,由教育局党委书记和团区委书记担任少工委主任;设立区少先队总辅导员,作为团区委领导班子成员,享受同级团委副职待遇。健全少工委日常运行和决策机制,成立首届武昌区红领巾理事会。它是武昌区少工委指导下成立、以少先队员为主体的民主议事机构,也是区域内少先队员自主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二是规范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全童入队,规范队前教育和入队程序,根据每年全国少工委下发的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在建队日期间举行主题队日,聘任二至六年级、八年级中队辅导员和志愿辅导员,在六一期间举行小学一年级和七年级建队仪式,聘任一年级和七年级中队辅导员,全区建队率达100%。加强初中少先队和团队衔接工作,定期集中观摩初中少先队建队仪式,按照《中国少年先锋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要求流程进行,增强仪式感;举行“成立学校少工委”现场会和学校少代会观摩活动,下发学校少代会操作范本手册供全区辅导员学习,学校少代会召开和学校少工委建成率达100%。三是创新少先队教育和活动方式。在校内外创新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新河街学校“小小志愿者”服务队入选市级“本禹志愿服务队”,全区16个中队获得全国动感中队荣誉。定期举办全区少先队活动课观摩,开展活动课评比竞赛,推出4节一等奖活动课参评全市优质活动课,推选实验小学中队辅导员张慈参加省少先队辅导员技能竞赛并荣获二等奖。在全区开展“红领巾创未来”活动,积极向全国少工委申报,多名少先队员获得奖项。四是强化少先队工作专业支持。加强理论研究,发挥名师示范引领。区少工委牵头、辅导员自主参与申报的2项全国少先队课题、3项省级重点课题、3项省级一般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成立初中“朱红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和小学“王彦群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团队协作”的方式,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

三、夯实改革成果,持续精准发力

制度是保障,关键抓落实。武昌区少先队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来,如何将《方案》中的细则落到实处,是工作的关键环节。2017年以来,武昌区将少先队改革任务作为全区工作的绩效硬指标来抓,推动少先队改革工作扎实做好。一是抓机制规范化,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团教协作,联合区教育局开展辅导员轮训和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评选出区十佳辅导员和十佳少先队员。加强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在粮道街中学三角路校区和武汉中学试点推广示范“少年团校”,举行初中离队仪式观摩,推动团队一体化。二是抓教研常态化,加强课程建设。继续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开展中学少先队活动课观摩,提升少先队活动课质量,新河街学校作为全国少先队活动实验校深入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支持开展全国、省级少先队工作课题、调研成果汇报,为少先队改革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持。三是抓载体多样化,加强阵地建设。召开学校鼓号队建设现场会,不断巩固和扩大少先队阵地建设成果。运用网络新媒体手段,建设少先队网上阵地、组织开展各类网络互动活动、加大信息化宣传,形成少先队新媒体工作矩阵,为少先队工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四是抓督导科学化,加强改革落实。以区域少先队改革方案为蓝本,形成教育系统、中小学校少先队改革任务清单,团教协作每学期以三次督导(教育督导、教育教学全覆盖、少先队常态化督导)为契机按片对下辖单位进行科学化评估检查,加强示范带动。综合运用信息通报、选树典型、现场推动、调查研究、交流研讨、表彰激励等多种方式,督促督导中小学少先队改革主要任务清单的落实,有效转化为推进全区改革工作的制度性成果。在督导过程中,发现一批、培育一批、扶持一批少先队工作“亮点学校”,并面向全区推广,逐步实现少先队工作高位均衡、整体提升的工作格局。

四、定位区域特色,创新改革项目

创建少先队特色品牌,努力增加校园文化建设中少先队文化的份量,展现少先队文化魅力是少先队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少先队活动品牌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认可。一是构建区域少先队队籍管理体系。创新设立少先队队籍管理体系,一证一档一评价,即:少先队员证、少先队员档案、雏鹰争章评价。少先队员证作为少先队员身份标志,记录着少先队员从入队到离队的整个过程;少先队员档案则以中队为单位建档,包括中队队员花名册,入队申请书,雏鹰争章评价结果,档案在小学毕业或中途转学时进行转接,同时建立纸质档和电子档;雏鹰争章评价则通过8+X模式,以全国少工委设立的8枚基础章为依托,创新设立学校特色章及区域活动章进行综合性评价。三者形成有机整体,相互配合、相互印证,形成对少先队员八年成长过程的全方位评价。以改善和增强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构建学校德育与少先队工作融合体系。在学校大教育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加深德育与少先队指导思想融合、教育过程融合及教育效果融合,以少先队为抓手,在常规中求实效,在特色中求坚持。主要体现在:以少先队员为中心,提高少先队主体意识;以思想引领为方向,发挥少先队育人优势;以传统文化为契机,丰富教育活动内涵;以课程理念为指导,创新少先队活动形式;以校本课程为途径,拓宽德育少先队融合空间。围绕德育与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顺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结合实际,注重德育及少先队相互渗透及融合。三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校长(书记)担任学校少工委主任,大中队辅导员、志愿辅导员、家长代表等参加,建立工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领导开展本校少先队工作和活动,同时发挥学校连接家庭、社会的桥梁作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实现学校家庭互动,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连贯和延续。同时以雏鹰争章学校特色章为抓手,充分发挥家庭在队员成长过程中的积极评价作用,让家庭不仅要教育孩子学习知识,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以雏鹰争章全区活动章为统揽,依托区青少年宫、社区青少年空间、区域内红色场馆等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打造一批如:“小鱼看世界——青少年成长体验营”“红色巴士一日游”“筑梦之旅——红色地图寻访记”等少先队活动品牌,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活动平台,动员各类资源,大力推动少年儿童校外活动营地和实践体验基地建设,保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促进,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

通过近一年以来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少先队改革,不仅加强了少先队工作在基层工作的主体地位,更是提高了广大基层少先队辅导员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得到了广大少先队员的好评,增强了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今后,武昌区少工委将继续加大力度,切实落实好少先队改革任务清单,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工作效能,将武昌少先队工作打造成湖北省、乃至全国一张特色名片,推动武昌区少先队事业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武昌区少先队员工委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中共梧州城工委
秋衣去哪儿了(外一篇)
城市集聚经济、基础教育与人口流动
基于CLUE-S模型的武汉市武昌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
我们和中国梦共成长——给少先队员讲十九大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新路子
我爱“少先队员证”
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