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2018-12-01吕洪伟

教师博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习题解题习惯

吕洪伟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山东临沂 276001)

小学作为学生发展并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起始期,在整个教育时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强,大脑和身体都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对陌生事物的接纳性和吸收性较强,养成习惯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数学作为小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下按照本人的教学经验,介绍几种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策略。

一、提升目标意识

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学习目标的确定,有了准确的学习目标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小学时期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的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引导,逐渐提升学生把握重点的能力。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后,学生需要依靠自我目标意识完成学习。所谓“目标意识”,就是朝自我目标不断努力,直到达到自我目标。做到这两点,学生才能迈出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第一步。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通常情况下,小学时期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教师辅助确定学习目标。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学生自主预习的时候。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讲解后,对下一节课所要讲解的重点内容以及学习任务进行重点标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学习中,我在正式讲授课程内容之前,已经提前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传达给学生。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特点、边和角的特点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提前学习,能够加快授课速度,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重点的把握。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重点学习内容。如在“小数加减法”一课的学习中,部分学生表示通过自主学习感觉到在进行小数的加法时,“满十进一”是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并且学生表示自己通过计算大量的课后习题已经能够克服这一学习阻碍。另外,目标意识的培养主要还需要靠提升学习的自控能力来完成,只有提升学习自控力才能够让学生坚持自我学习目标,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二、制订学习计划

通常情况下,学习计划指的是学生根据自我学习的进程所安排的学习任务时间表。通过制订学习计划,能够按照计划有顺序地完成学习任务,使整个自主学习过程更加规范。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自控力较差,在学习时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制订学习计划,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习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制订时,要注意时间的划分以及学习任务的分配。通常情况下学习任务的分配应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并且,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每一次理论学习之后安排习题的训练。通过“理论+习题”原则,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练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节课的学习计划中,我引导学生添加了课后练习九的部分习题训练,并在上课时对习题进行了讲解,及时地纠正了学生在习题中所犯的错误。在进行每门课学习任务的学习时间安排时,教师需要注意时间的限定问题。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时间都应该是有限的,不能因为学生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耽误其他任务的完成。通常情况下,记住学习理论时间在20分钟左右,习题训练需控制在10分钟左右。如果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适当增加时间,但需要对自己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记录。另外,学生还可以增加10分钟的自我检测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这10分钟,对自己所完成的题目训练进行自我检查以及自我纠正。

三、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通常发生在课下时间,学生可以在课下时间自组小组,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数学是一门多解的学科,同一个答案的得出可能对应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可以有效地汇集多种解题思路,了解不同的解题思想。因此,小组学习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时,可以按照以下两种原则。第一,互补原则。互补原则就是指将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与数学能力稍差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这种分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升数学能力稍差的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互相帮助的主动性。另外,这种学习方式如果引起学生不满的话,就需要及时地停止。第二,相似相聚原则。相似相聚原则指的是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为一组,充分发挥学生间的共通性。这种分组原则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之间没有压力。但是从一定层面上讲,思维的相近性就会导致解题思路的不全面性。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分组,教师都应与学生的意愿作为分组原则,寻找分组的最佳选择。

四、自我反馈

学习是一项在长期过程中逐渐提升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馈,以实现自我学习的提升。在小学时期学生自我反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习题的整理以及思想上的反思。

在习题的整理方面,学生需要准备专门的纠错本。纠错本上整理的内容不仅是学生所做错的习题,还有教师在讲授习题时所标注的重点题目以及重点解题原理。在进行习题的整理时,学生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重点内容可以用红色标出。另外,学生对习题的整理不能仅限于对题目的抄写,还需要将具体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整理下来,这样在以后的复习中学生才能够正确地对题目进行回顾。在思想上,学生要养成一种自我怀疑的思想。这种自我怀疑并不是自信心的反方面,而是对自我答案的一种审视。学生在完成习题后,可以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检查,以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但由于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自控力以及积极性并没有那么强,所以很多学生都是匆匆地完成题目,没有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再一次的检查,导致在批阅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低级性。

习惯的养成,虽然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但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值得去长期努力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中的培养不仅有益于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还会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争取以最少的时间养成最稳定的习惯。总而言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猜你喜欢

习题解题习惯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上课好习惯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