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检察官的定位与要求

2018-11-30杨璎李文军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2期
关键词:新要求检察官新时代

杨璎 李文军

摘 要 检察改革提出了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实现检察官专业化的等目标和方向,由此也对检察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能力标准和要求。只有积极响应新时代号召,明确新时代检察官的定位与要求,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检察官队伍,促进检察权的规范合理运行,增强新时代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智能、服务社会大局的能力。

关键词 新时代 检察官 新要求

作者简介:杨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六部主任,研究方向:刑诉法;李文军,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六部业务主任,研究方向:刑法。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169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举措。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建设者和实践者,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根本指引,按照“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八种本领”、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三个能力”,全面加强检察官素能建设。

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对检察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能力标准和要求,而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官的历史使命。为实现这些目标,检察官需要具备新时代所需要的职业素能,增强这些职业素能也是响应检察改革要求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增强检察官职业素能是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必然要求。形成以检察官为中心的办案组织形式是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环节,检察官独立决定案件处理结果并为该结果终身负责,这就要求检察官具有匹配这种岗位职责和要求的业务素能,因此,检察官只有具备系统和丰富的法学理论素养、具有熟练的司法实践经验以及崇法修德的司法精神,才能真正匹配司法改革对检察官的要求。另一方面,增强检察官职业素能也是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必然要求。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旨在将检察官与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等进行区分,从而让检察官专注于办案业务本身,实现检察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检察官与上述几类检察人员意味着检察官应该具有匹配其职业要求的专业素能,能够高质量完成司法办案的任务。

为回应上述新要求,新时期检察官应当开拓进取,积极回应时代强音和新时代法治命题。一方面保持和延续检察机关的优良传统和历久弥新的传统素能,如坚定的政治觉悟、严格的办案纪律、清廉的生活作风、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及办案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担当精神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和构建匹配改革要求的新素能,在身份要求上要有专业的学历背景,通过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检察官遴选考试,在业务能力上要有扎实的办案基本功,能够全面分析案件、准确运用法律、体察社会民情、匡扶社会正义,使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一、新时代对检察官提出的新要求

(一)信念坚定,有灵魂

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是新时代检察官的灵魂和内驱动力。检察官的法律信仰体现在相信、崇尚、敬重法律,全心全意为当事人、为案件、为法治建设负责,秉持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信念,充分发挥法律应有的功能和价值。遵循新时代的价值指引,最为重要的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合格、正直、有法律精神的检察官。政治素养过硬,理想信念坚定,旗帜立场鲜明,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和高度认同感,坚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至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开展。

(二)业务精湛,有本领

“政治过硬”是立身之本,“业务过硬”是立业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领导干部应该成为复合型干部,要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做到术业有专攻,以此作为改革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目标”,“要把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高政法干警本领,确保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责任务”。进入新时代,检察官要着力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提高履职本领。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扩大专业知识背景,同时要在长期训练中获得法律实务能力,如案件研判能力、文书写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法学理论和法律精神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使理论知识生动并灵活起来。

(三)开拓创新,有担当

检察工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检察工作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检察工作也需要不断融合与更新。如果检察官不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就无法跟上形势的变化,使自己在工作中处于被动。检察官素能提升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自我扬弃、自我革新的过程,新时代检察官要积极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打破僵化的固有思维,在新时代检察工作中勇于否定、变革和创新,不断学习各个维度的新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检察工作,勇于推陈出新和担当重任,不拘一格地创设新时代检察工作优化升级的措施机制,推进法治进程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美好期待。

(四)修身崇德,有温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权钱交易、唯利是图等行为容易出现。在群众眼里,政法队伍中存在的违法乱纪现象更容易让他们感到失望。因此,清正廉明不仅反映检察官道德水准的高低,更关系检察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法机关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这就要求作为监督法律实施者的检察官,首先要严守法纪、秉公尽责、清廉无私。

二、新时代检察官素能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规范司法活动,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迫切需要

随着法治中国的建设发展以及司法活动公开力度的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官的期待和要求亦是与日俱增。司法机关在规范司法行为、全面进行法治化建设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之间还存有一定的差距。提高和规范司法水平,一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外部规范加以规制和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检察人员提升各项素能作为内在保障。

(二)建设新时代过硬检察队伍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检察官素能标准不仅仅是检察官的岗位标准,也是检察官是否充分履职的标准。新时代检察官的素能标准不同于以往的纪律要求、工作规定等,它是根植于检察官的特定岗位,与检察业务工作精确匹配的能力标准。在确立新时代素能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检察官遴选准入、教育培训、职位晋升、职业保障等制度体系,可以为提升检察队伍素质能力提供新的方法论,实现打造过硬检察队伍的目标和要求。

(三)实现检察官人才梯队发展的长远需要

近年来,一线办案部门“案多人少”矛盾凸显,办案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案件数量和办案标准较之以前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随着社会信息的高度公开和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和法治期待亦是与日俱增。过去的“传帮带”等人才培养模式将难以达到当今社会对检察人才的要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检察人才,加强新时代检察官素能建设可以减少人才断层,实现检察官人才梯队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明确新时代对检察官提出的新要求,是大力加强检察官素能建设、构建和完善检察体系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前的检察官素能建设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检察官素能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在检察制度相对完善的德国、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于检察官所应具备的素能都有着明确而系统化的规定,通过比较分析,从中可以思考我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检察官职业素能标准的发展方向。

新时代检察官素能建设可以定位于检察官专业化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科学施策,构建和实现符合干部人事管理规律、符合司法运行规律、符合檢察工作需要的检察官职业发展通道和培养阶梯。比如完善现行检察官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检察官研修机制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公平、科学的考核机制来检验检察官素能水平等。新时代检察官素能建设创造健全有力的机制保障。

猜你喜欢

新要求检察官新时代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上海检察机关第一届“十佳检察官”
挽救『小男子汉』的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