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对“书店卖门票”冷嘲热讽
2018-11-30段思平
段思平
9月17日起,位于河北省石家庄人民广场负一层的“城市书房”开始实行入场阅读收费制,即买门票方能进店。像“城市书房”这种面向大众的书店采取这种经营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记者昨日获悉,实施一周后,书店营业额并未减少,店方表示收费将一直坚持下去。(9月26日《北京青年报》)
作为新鲜事物,“书店卖门票”遭到误解,产生争议不难理解。人们往往把书店与商场的运营模式相混同——哪怕顾客只看不买,商场也不会赶人,更不会收取门票,因为进来的顾客都是潜在的消费者。按照这种逻辑,读者就算只看不买,即便因此造成图书折旧,书店也不能用收门票的方式将一部分人拒之门外。
其实,即便是商场,也有一部分已经发展为会员制商店,只对支付了会员费的顾客开放。从商家的角度,向會员收取一定“门票费”,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并把节省下来的这部分成本投入到会员身上,确保提供更高品质的差异化商品、更好的会员服务。国内书店普遍面临着经营成本大的压力,通过为会员办理门票月卡、年卡等形式收取会员费,或者按次收取门票,甄选出愿意“为阅读付费”的顾客,既可以缓解经营压力,也可以为爱书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或许有人担忧,会员付了费,但却没有享受到额外的服务,没有体会到会员的便利,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城市里有那么多家书店,假如“城市书房”不能让付了门票的读者感到物有所值,顾客自然会用脚投票。顾客的选择,会倒逼书店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
事实上,实体书店入场阅读收费制尽管在国内鲜见,但在世界范围内早已经出现。比如葡萄牙波尔图的Livraria Lello书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丽的书店之一,每天的客流量高达5000人次,门票价格为5欧元,仅仅靠收取门票,书店就可以盈利。当然,难免有人嘲讽,你这“城市书房”也不是Livraria Lello书店,人家能卖票,不代表你也能收钱。但是既然“城市书房”迈出了收费这一步,我们就可以对其环境、服务拭目以待,而不是在一开始就断定其做不到。
在电子书、网上购书大行其道的当下,实体书店何以突围?那就是利用好拥有人气的优势,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卖门票并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服务”或许是一个可以尝试的路径。吃螃蟹的“城市书房”会不会成功我们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中国早晚会出现自己的Livraria Lello书店,人们会将其当做一个文化景点,而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场所。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