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告状现象处理方法的探究

2018-11-30尹桂花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冷处理倾听自主

尹桂花

[摘 要]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告状,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了解学生告状的原因后,不妨采用认真倾听、“冷处理”、妙用黑板、开展活动等方法,教育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从而有效处理低年级学生的告状现象。

[关键词]告状;冷处理;倾听;自主

[中图分类号] G6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3-0091-02

任教低年级,会发现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告状。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学生们要有一点事情就会向老师告状。告状是低年级学生常见的一种现象。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是非、好坏、善恶,还不能独立地进行评价、判断,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希望受到老师、同伴的认可,经常会借由告状来寻求老师对他的关爱和认同。

低年级学生告状的原因很多,如想引起关注、检举揭发、求导申援、邀功、嫉妒、讨回公道等等。根据孩子告状的原因不同,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事而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地进行处理。

对于小学生的告状现象,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否则会丧失很多教育学生的机会,也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一个准确的信息源,甚至会留下心理阴影。因此,我们在处理学生的告状现象时,一定要探究一些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一、认真倾听,知真相多引导

小学生告状时,教师要冷静,认真倾听,可以通过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等非语言行为来表达对他的关注。不管学生告状是为了什么,教师都要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去认真倾听,先让学生把话说完,要求学生把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让他完整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不要偏听偏信,准确把握告状者的情感或目的。

在了解真相后,若是有理的告状,如“检举揭发型”和“求导申援型”的学生,我们要予以正确的对待,及时处理,并加以适当的表扬,引导学生像他们这样告状,树立正确的告状榜样;若是其他类型告状,如“邀功表现型”的学生,则要慎用表扬,甚至要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来阻止他们的这种告状行为,切不可让他们形成告状的习惯。而对于“嫉妒型”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耐心与孩子沟通,积极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用委婉的语言去提醒他们,让他们知道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证明自己,而不是去诋毁别人,使他们走出嫉妒报复的阴影,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二、用“冷处理”,平“不忿”助成长

在处理低年级学生的告状时,我们往往会发现:班主任干预这种事越多,理评得越细,这种事情发生的频率反而越高。班主任就像救火队队长,东堆火还未扑灭,西堆火又起,大量的宝贵时间都用在调节、核实、规劝上了。这时,教师就需要科学地按规律来处理这种现象。

“冷处理”是处理学生告状现象的一种省时,高效的好办法。课上,当你讲得正精彩时,学生突然喊道:“老师,××拿我的铅笔!”当你提问有学生举手,你喊他回答问题,却听到:“老师,××碰了我一下。”教师如果不去处理,告状的学生后半节课将无心听课;如果去处理,不仅打断了教师自己的和学生们的思路,还浪费了课堂上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冷处理”的办法,规定课堂上不能告状,遇事先让学生思考一下,此事下课后再向老师汇报,行不行?如果行,就不要管它,调整好自己,专心听课。经过40分钟的“冷却”,原本的小矛盾、小问题可能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消散了。这样,告状的几率低了,课堂的利用率就得到了提高。

课后,凡是学生间发生争执,单独来向我告状的,我会让学生简单叙述事情经过,如果是非原则性的,便说:“老师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而两个人闹到我那的,先让他们各自说经过,然后探究分析情况,认为学生可以自行化解的,我就说:“你们各自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接下来该怎么做?”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原本势不两立的学生,不用我多做工作,很快就有说有笑,和好如初了。“冷处理”的做法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中的矛盾大大减少,告状的人越来越少了。

三、妙用黑板,述想法促团结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读懂孩子的心。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评价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们常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能够恰当地指出,并进行分析,而对于自己的缺点,错误却看不到。所以,同学之间一旦因某种小事产生矛盾、纠纷的时候,都想争个胜负,通过告状向老师讨个“说法”。但他们不知道,这种自我保护式的告状,往往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会让班级氛围不和谐。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开展了“小黑板大用场”的活动,利用班内的小黑板,设计了“我发现”“我表扬”“我感觉”“我希望”四个栏目。“我发现”栏目要求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美,找出身边的好人好事;“我表扬”栏目要求写下你对这些好人好事的赞语;“我感觉”栏目要求对班级同学的不足之处委婉地提出建议;“我希望”栏目则是写出自己对班级的美好憧憬。然后让班内学生轮流填写栏目,并利用放学前3~5分钟的时间对黑板上的内容进行点评。“小黑板大用场”活动的意义在于它如同一只温暖的手,引导孩子们明白:对待他人的错误,弃用告状,选用赞美,收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同学和老师的激励和表扬,更能激發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促进同学间的团结,释放出积极的班级“正能量”。

四、鼓励“自主”,想办法解矛盾

小学生告状行为是小学生道德评价标准“他律性”的一个外部表现,在处理告状行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神。

当学生间发生矛盾时,教师不能事事出面,而要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分析情况,协助孩子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如可以问告状的学生:“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逐渐养成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也可以结合《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让他们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想想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各自多做自我批评。当学生掌握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方法后,遇到问题就不会经常告状了。学生之间也互相谦让,更加团结友爱,同时培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促使他们的道德评价标准由“他律”转向“自律”,帮他们树立了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了道德认知水平。

五、开展活动,明事理笑颜开

低年级学生告状是小学生“自我中心”和“向师性”的一个外部表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向师性”的特点,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以身作则,逐步帮助小学生走出“自我中心”,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告状行为,保持愉悦的心情。

为了更好地处理低年级学生“告状”现象,教师可以利用晨会课、少先队活动和班队课,开展一些关于“告状”事件引发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譬如说通过童话剧、小品、故事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呈现一些告状事例,让全班学生思考、共同讨论,从而明白一些道理。活动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与他人交往时要学会谦让,友好相处,引导他们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启发,知道当一些学生的行为对自己和班级不造成影响时,不应该过分关注;而当有些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其他学生、班集体或学校构成危害时,要及时地去告诉老师,这时你不是在告状,而是及时地在向老师提供重要信息,是在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力。懂得了这些,你的学习生活才会更加幸福美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孩子的告状看来事小,但对孩子的意义却很大。同一个告状现象,教师不相同的心境、不相同的处理方法就会呈现不相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处理告状现象时要“以孩子为本”,应本着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健康人格的教育思想去摸索,探究一些能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和谐地、愉快地、幸福地学习成长。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冷处理倾听自主
偏心度对C型环淬火和深冷处理组织和应力演变影响的数值研究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铝合金深冷处理现状研究
深冷处理对8OCr9Mo2 钢组织的影响研究
金属材料深冷处理发展概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