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对突发新闻中看提升融媒体价值
2018-11-30潘燕
潘燕
[关键词]突发新闻;融媒体思维;媒体传播力
当前,各大传媒集团都在进行媒体转型,从传统媒体向融媒体发展被视为一条必由之路。因为时代在变化,以往依靠单一媒体形式就可以实现广泛传播,在今天已经不现实了,媒体传播力相对分散。各有所长和利弊,是时候发挥融媒体的优势和作用了。融媒体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形式,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在应对突发新闻时,融媒体的价值已经日益得以凸显,成为立于传播不败之地的重要依托力量。
今年5月28日凌晨吉林松原发生5.7级地震。按照以往报纸报道这类突发新闻的方式。在已经越过报纸穿时间的情况下,只能隔天呈现本地市民的各类反应,事实上早就成为了旧闻,既不能把新闻事实第一时间传递出去,更不能起到类似解除疑问、消除恐慌的新闻传播效果。可以说,面对在这样时间点上的突发新闻,报纸的报道是尴尬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已经可以运用融媒体了。针对这一突发新闻,新晚报快速反应和运筹,主动发挥融媒体优势,跨越了出版时间、新闻现场、采编力量等诸多限制,充分展示了一场融媒体应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手法,体现了强大的融媒体传播力量,赢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好评。
5月28日凌晨1点50分,吉林松原发生5.7级地震,这一次地震和以往多次发生的松原地震都不同,那就是哈尔滨的震感格外强烈,桌椅摇晃,墙面裂痕,哈尔滨的普通市民很多年没有如此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地震就在我们的身边,很多市民包括高校的學生甚至都跑到了室外避险。在这样一场关乎生死的突发新闻面前,人们最初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相互告知、感慨,更多的则是在渴求事实真相。
此时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已经开始争分夺秒、异常紧张地忙碌了。当天1点51分,新晚报采编业务微信群发出了地震新闻提醒;1点55分,新晚报值班总编即带领编辑组织报道;2点06分,发出新晚报官微推送指令;2点09分,新晚报官微后台显示已有用户收到消息。新晚报官微这条微信《刚刚,哈尔滨人被震醒了!朋友圈都吓坏了!吉林松原前敦尔罗斯发生5.7级地震》是省城媒体中第一条发出的“地震不是发生在哈尔滨”的报道,距离地震发生仅仅只有十几分钟,在凌晨人们迟疑、猜测中迅速获得大量转发,也打消了全城市民的疑惑,第一时间阻止了不良谣言与传闻发生的可能,充分体现了官方媒体权威声音的宝贵价值。
截至5月28日13时。新晚报这条第一时间发出的微信阅读量突破33万,获得点赞数高达3375次。6个小时后,新晚报官微再度推出微信《早安!地震咋了?哈尔滨朋友圈震出一堆吃货、酒神、工作狂、段子手……大写的服!》,同样很快收获了10万+阅读量。融媒体的快速反应其实刚刚起步,5月28日一早。新晚报编委会迅速做出决定,派出zaker哈尔滨新闻报道组,赴松原进行现场直播报道,这是zaker哈尔滨颇为少见的跨区域直播。现场采访记者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发布了“松原龙卷风”“哈铁扣停85对列车”等次生新闻、图文报道、地震知识等相关延伸报道。5月28日下午,新晚报官微又推出微信报道《刚刚,吉林松原刮起龙卷风,碗口粗大树被连根拔起……》,再度收获10万+阅读量。5月29日,新晚报用一个跨版的篇幅,在报纸上对松原地震现场采访和相关次生新闻进行了综合整理,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相对完整、全面的有关松原地震的翔实报道。
过去,突发新闻就是单一的报纸报道,最大的困扰在于出版时间的约束:现在,微信、微博、新闻APP、头条号、报纸等等媒体平台都可以进行报道,重新考验的是媒体人的新闻素养和争分夺秒的新闻精神。总结这次围绕突发新闻开展的融媒体实践,可以看到运用融媒体首先在于解放思想意识,创新新闻思维,在技术、平台和人员等环节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关键要有统一部署,快速反应,让新闻敏感和时刻追赶新闻的精神跑在前面。从过去传统媒体仅有的隔天报纸报道的一种方式,到现在融媒体呈现的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报纸即时、多轮、多种报道组合方式,实际上完成了新闻采访思维、运作、呈现的多重跃进和转变。
一条突发新闻的报道在过去要依从报纸出版时间来安排采访实施,现在在融媒体平台上完全是争分夺秒在抢报道时间、报道内容,这样的运作方式无疑给了突发新闻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快速持续的传播力和非同以往的影响力,报纸出版时间的束缚再也没有了,融媒体的突发新闻真正立体起来。突发新闻如此,其他新闻报道同样需要融媒体思维。因为一旦这样的新闻思维模式形成,并经过多次有意识地实践,我们就会主动地在各类报道中加以运用,从而不断丰富报道形式,“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就能够真正找到落脚点。可以说,新晚报有关松原地震的突发新闻报道让人们体会到了融媒体的巨大威力,进一步做好事实研判,统筹协调,揣摩规律,发挥优势,融媒体一定可以在更多新闻采访领域获得更加全面的拓展和提升,媒体人不仅能够发现更大的施展舞台。更会体会到新时代驾驭新闻采访的更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