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写活煤矿新闻

2018-11-30苏晶

活力 2018年14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传播

苏晶

[关键词]煤矿新闻;传播;写作技巧;写活

引言

新闻写作是一种基于文字的写作,而新闻写作的最终成果就是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信息传播的产品,它需要经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向群众传播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这说明新闻写作担负着制造信息传播产品的职能,是新闻报道成品的制造过程。而新闻报道则是新闻工作者的最终成果同时也是其表现形式。笔者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平日认真学习体会新闻写作理论的同时,在工作中也有一些体会,尤其是对于煤矿新闻的写作有较深感受,并在此与大家进行深入探讨。

关于煤矿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安全、生产与效益,想要一个人每时每刻甚至成年成月地给读者们介绍关于煤矿新闻的这些方面的具体工作与实践经验,并且这些相关报道还需要对有关的部门单位有所启迪和宝贵的借鉴作用。这无疑是一件不易之事。

对于上述情况所提及的问题,笔者有着深切的感受:若关于煤矿新闻的内容写作时间久了,常常便会陷入一个自己不愿意写作,即使写作出来之后编辑也不愿意发稿,发稿出来之后读者也不愿意阅读的怪圈。那么,如何去跳出这个怪圈,从而使读者感受到关于煤矿新闻的报道内容可亲可读引人入胜呢?笔者认为针对此情况,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人手。

一、煤矿新闻报道的工作者要钻进去。跳出来

要解剖“小麻雀”,由于“小麻雀”可以促使人思索大问题,从而使煤矿新闻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找到切入点,同时要善于将自己所采访的煤矿去看作是一个样本,然后通过该煤矿的变化,去阐述一个包含普遍意义的问题。倘若一篇新闻报道不具有深刻的思想,那么它就不会成为一个别出心裁且生命力强的作品。关于煤矿新闻的报道常常会涉及明确的业务,因此采访的时候首先要先钻进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去把业务内容弄透弄懂。可是真正想写好煤矿新闻的报道,又要求新闻工作者跳出来,既不能够被业务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也不能够搞现象的积累罗列。因而要求必须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利用记者对于其所采访领域的当前状况的深入探索和思考以及记者所特有的对于新闻的敏感性,对所有的新闻材料进行全面科学的整理、分析、提炼与加工,从普通寻常的介绍当中截取最有代表性的方面,从广泛的采访报告中抽取其精髓,从而寻找出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及具体感情。例如《人员素质,安全“短板”》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一个关于煤矿的事。但却对于整个的煤矿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报道,相比于写《某矿要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深刻得多。只有具有认识层面上的思想高度,才能体现出煤矿人所具有的那种不同一般的品质特点。例如要写一个煤矿人物,应首先把该煤矿人物放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去进行采访。这样不但使作者的思想广度和深度拓宽,也使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更加满意和富有信心。然后可再把该煤矿人物放到时代的高度上面进行衡量,从而提升该人物的思想境界水平,并进一步寻找出该人物身上所包含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言行和可贵的思想品德。

二、煤矿新闻报道的工作者要进行深入采访,挖掘新闻亮点

巧妙选取新闻视角,这是改善煤矿新闻缺乏读者吸引力的一味良药。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不但是用笔创作出来的,更是用双腿创作出来的。只有新闻工作者深入社会生活,深入社会事件所发生的现场,才能够真正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只有深入到更火热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才能够写出具有独特见解和深刻思想的报道。深入进行新闻采访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真实的事件去表现工作与成果,即做到见人见事。关于煤矿的新闻报道大多数是浅谈问题及经验的,题材常常缺乏相应的生动性,写不好就会变成刻板老套的几条的例子和建议,让读者觉得充满乏味和沉闷。例如要写某煤矿进行安全作业的经验。倘若以罗列的几条措施来写,该新闻报道就会千人一面,显得平俗。相反,倘若新闻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便能够攫取出一些真实生动的人物及事件来。例如另一篇关于煤矿新闻的报道——《三记重锤,猛虎变家猫》,讲的也是某煤矿抓安全作业的事情,该笔者利用某煤矿抓安全作业的方法与措施作为线索,然后去社会基层寻找出能够表现或证明这些方法与措施是有效的人物和事件,该写作方法就是把常规罗列的方式变成能够证明所述事件的真人真事,从而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三、煤矿新闻报道的工作者要调动读者全部的感官系统。使得新闻具有可读性和生动性

笔者认为,要想把生硬的文字变得引人入胜,更加鲜活,就要把原先比较平常普通的叙述转化成生动的场面。同时要注重细节描写和场景刻画,以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借以打开读者的想象空间。具体来讲,一是要合理适当地穿插人物对话以及对比材料,并适当增加一些相关的分析和说理;二是强调形象化,即在分析人物和事件时候尽量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词汇和语句;三是力求深入浅出地写作,即尽最大可能地运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词汇,不写或少写读者不能理解的业务术语和行话。四是不能拘泥于一个格式,既可以写成故事式或见闻式,也可以写成日记式等,应灵活运用各种格式,可以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來进行不同的格式创新。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传播
多角度优化写作技巧教学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巧妙点拨写作技巧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策略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小学写作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