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自然拒外化,遵循规律向本真
2018-11-30付小明
付小明
阅读教学本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即只有让学生充分接触,并深入研读文本,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悟、有所得。道理至简,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教师或出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低估;或出于对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担忧;或因为一讲到底的陋习根深蒂固等诸般原因,将原属于学生的内在阅读,自觉或不自觉地悄然外化。这种外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不遗余力的外部渲染来代替内在品味。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教师追求课堂的情感性,调动各种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希望获得震撼人心的阅读效果,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有时候我们过分强调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单纯用外在的手段来激情,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与感悟。
譬如,某年江苏省优质课大赛中,某教师公开课上执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课始,先后引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相关论述来彰显马致远卓越的艺术成就,以期激发学生对马致远的崇敬之感。课中,就朗讀环节而言,师生先后以古筝曲《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古琴曲《广陵散》《阳关三叠》,琵琶曲《瀛洲古调》为背景音乐,进行了五次听读与朗读。就教学铺垫而言,教者先后对马致远的生平,元朝时代背景,曲牌名“天净沙”“散曲常识”进行了详细介绍。就研读分析而言,教者更是煞费苦心,析“枯藤”“老树”昏鸦”时,先后引陆游的《古寺》,元好问的《岀都》《满江红·肉乡作》,元稹的《景申秋八首》和唐彦谦的《罗江驿》相映衬;赏“小桥”“流水”“人家”,则分别引陆游之《渡头》,白居易之《小桥柳》,岑参之《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李白之《秋夕旅怀》加以佐证;品“古道”“西风”“瘦马”时,则先后引用京西古道图片,南宋史达祖的《临江仙》,晏殊的《蝶恋花》,陆游的《次韵师伯浑见寄》,林尚仁的《寓华亭下砂盐场》;悟“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则分别引用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晏殊的《浣溪沙》,柳永的《少年游》,韦庄的《江外思乡》,晏殊的《踏莎行》,白居易的《琵琶行》。结课阶段,教师回归曲题“秋思”,引导学生观赏四幅秋思图,它们分别是清后期山水名家奚冈所绘《半壁暮潮图》;清代画家罗牧所绘《溪桥茅屋图》;明代山水画家项圣谟的《秋思图》,以及当代画家魏宏声的《风雨归家路》。
一节45钟的课,如此大量且密集的信息呈现,显然不妥,给人以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甚至眼花缭乱之感。诚然,适当的外化和引用是可以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学生理解,甚至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目的,但是若本末倒置,教学的主要精力,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外化的手段和外延的材料所替代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品质就会趋于浮躁,阅读能力则会趋于弱化。
二是凭以点带面的分类打包来类化思想感悟。语文教材中存在很多选材相仿,主题思想类似的作品,譬如《行道树》《斑羚飞渡》《华南虎》《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大雁归来》《喂——出来》《那树》等表现的是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又如《蝉》《贝壳》《紫藤萝瀑布》《谈生命》《地下森林断想》等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很多教师都认为选材相仿,主题类似的文章只要认真上好其中的一篇,其它篇就可以简上,甚至不上,因为它们都是××类的文章,既属同类,就可以归类“打包”。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譬如现代诗教学往往选择一篇教学,其余淡化;戏剧教学,往往详上一篇,其余略去。事实上很多文章看似类似,实则隐含着或明显,或微妙的区别,而这种千变万化的区别正是每篇文章的教学价值之所在。分类打包,类化思想的这种做法带来的不仅仅是单调乏味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学生思维的定势和条件反射。真实思想被隐藏在背后,于是我们的人文教学成了虚无的存在。
当然,阅读外化的现象还不止于以上两种,但这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形成的危害往往存在诸多共性。除却教师教学态度与功底的原因外,借游离文本的花样百出来标榜理念更新,往往是此类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如何避免这种外化的浮华在阅读教学中愈演愈烈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取法自然,回归本真,即要遵循文章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自然规律教学。囿于篇幅限制,本文只以文言文为切入点,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具体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操作。
取法自然,回归本真当得母语教学之法。文言文是母语,而且是母语之源,母语之根。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语感,要相信学生基本上能够读懂,因为白话是从文言的源头发展、演变而来的,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文言和白话分别并不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大。较好的白话文都不免要在文言里借字、借词。”[1]更何况,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皆为浅易文言文,学生大多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教师要做的是真正引导学生去读、去思,而非一味地以外化手段蚕食学生的阅读空间。要知文本是对话的基点,要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因为解读文本,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解析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譬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就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流程:
首先,多层次读熟课文,在熟读中感知内容,培养语感。第一层次为通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第二层次为细读,要求读清句式,读出感情,读出故事味。第三层次为演读,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口吻、情态。之所以把熟读课文当作教学的第一流程,原因很简单,熟读不仅关乎内容的感知,而且关乎语感的培养。用语文前辈张中行先生的话来说,那就是“习惯决定意义,因而想确切理解词句的意义,就不能不通晓习惯。想通晓习惯,显然,除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其次,多维度感知内容,在感知中深入语境,积累语言。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此为第一维度,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是否读懂了文章,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以唐雎和秦王回忆往事的方式讲述“不辱使命”的故事,可以合理展开想象,要求讲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此为第二维度,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能力,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等诸多能力都可以在这一维度的训练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语境推敲重点实虚词在文本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此为第三维度。
最后,全方位研读文本,在研读中习得写法,深化感悟。《唐雎不辱使命》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基于此,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本文生动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在品析语言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分析唐雎和秦王各自的性格特点。另外对本文运用的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和夸张、排比等辞格也应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多方品味。当然这种研读不能演化成割裂文本的抽象分析,最好能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随文感知,如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后,教师追问一句:“你朗读时重读了哪些词语?朗读某某人的语言时,用的是什么语气?为什么?”这样就自然而然将朗读与内容、人物、情境等因素联系在了一起,使教学更为灵动自然。
在以上教学流程中,教师摒弃了各种浮华的外在手段,而是放心大膽地让学生去读文章,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推敲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研读文章精妙的写法,遵循了母语学习的规律,从而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
取法自然,回归本真须入语境习得之门。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这种“语境习得”的规律被外化为“教师教得”“学生背得”,在割裂语境的状态下,先完成“言”的翻译,再完成“文”的讲解,且美其名曰“文言并重”。清代学者陈澧曾说:“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使邻国如相邻,有训诂则使古今如旦暮。”文言文当属“时远”之列,自然不需教师过多的外化“翻译”,只需在少数因语言演变而致使语意发生较大变化的地方稍加解释(训诂)而已。
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我们大可不必字字翻译,句句落实,把本属于学生潜心阅读的空间外化为教师反复讲解,学生死记硬背。要相信学生大部分是能够读懂的,只有少数地方存在一点阅读障碍,对于这些阅读障碍,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上下语境进行“猜猜看”式的品读,并追问一个“为什么”,然后再运用注释来验证自己的“猜解”。举一例论之,“请广于君”中的“广”,由于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关于“广”字的积累,因此,单看“广”字时,很少有学生能说出“广”字的含义,此时无论是教师直接告知,还是让学生直接看注释,势必都会让学生失去一次培养文言语感的宝贵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凭借语感大胆猜测其义,再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中的“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今吾以十倍之地”等语句进行理性分析,最后用注释来验证。如此这般遵循语言习得规律的“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学生的文言语感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文言文含蓄深沉意蕴美、凝练优雅的语言美、质朴纯真的哲理美和律动和谐的音韵美才能得以彰显。
取法自然,回归本真宜循因文设教之路。文言文只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细分来看,其内部体例庞杂,分类繁复。例如,从文体角度分,可分为“记”“铭”“说”“表”“序”等几类;从内容角度分又可分为“故事篇”“人物篇”“战争篇”“治国篇”“情趣篇”“志趣篇”“山水篇”等等。由此可见文言文虽存在一脉相承之共性,但也存在文本特质之差异。正如曹丕所言:“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宜实,诗赋欲丽。”如果教学每一篇文言文,都类化为“熟读、翻译、讲析、背诵、默写”这一不变的模式,且不说于学生文言语感培养的利与弊,也不论于母语教学规律的吻合与否,单就不能就文章不同的特点“因文设教”而言,也是极不科学的。不同的文体的文本,不同内容的文本,不同时期的文本,不同背景的文本,不同作者的文本,即使是同一作者的不同文本,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教学价值。
基于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质和教学价值的理念,我们才欣赏到了余映潮老师山水味十足的《三峡》,汤春权老师哲思味很浓的《马说》,黄厚江老师生动有趣的《黔之驴》等经典教学案例。《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写人传神,善于说理,富于雄辩之势和机智之巧。因此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应该将教学重心放在品读优美的文辞和生动的语言描写上,放在赏读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放在研读所言之理的今昔意义以及说理的技巧上。在教学中要多一点“本文的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这样的探讨;多一点“以‘……字(词、句、标点)写出了……的句式说话”这样的训练;多一点“请同座位再分角色读读对话,看看作品有何写作艺术呢?”这样的活动。只有这样,这篇文章的核心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随文而教,因为设教,文不同则教不同,这是极其自然的规律,教者切不可因自身的惰性和对文言文认识的不足,而“千文一面”地教。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学习方法时指出:“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2]可见语文学习更多的应该是作为语文学习主体的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双向互动,而对应的语文学习过程也无非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用一定的方法在学习材料中不断摸爬滚打,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并最终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运用水平的过程。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所在,是其它外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文言文也罢,小说、散文等其它文体也好,都要遵循这样的本真去读,去教。
注释: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0.
[2]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