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党的政治建设回顾

2018-11-30冯俊

前线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党的政治建设历史经验改革开放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概念,并且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突出”“统领”“摆在首位”的重要地位。报告对“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所作的论述,是对党的政治建设内涵最完整、准确的规定。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通过中央全会部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修改党章来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通过全党的集中教育使党的政治建设落到实处,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和有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党的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党的政治建设; 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 D619;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11-0029-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概念,并且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的“突出”“统领”“摆在首位”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八个明确”的最后一个明确中提出,“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的最后一条中提出,“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3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具体部署党的建设八个方面工作时,第一条就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作了展开论述。这段论述讲了八句话。前两句是总论,是对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性的肯定和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4后六句是分论,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做的六件事或政治建设六方面的内容。从关键词和重点句来看,一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三是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四是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五是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六是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这六句话是对于党的政治建设内涵最完整、准确的规定。应该从这六个方面入手来回顾和总结我们党的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

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看作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关于党的建设,我们黨的历史上长期沿用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六大提出“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建设形成了五大建设布局,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在以前党的文献中有政治路线、政治纲领、政治立场、政治纪律等概念,没有明确使用过政治建设,这是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的新概念。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是“5+2”,即“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标志着党的建设总布局的重大变化,增加了政治建设、纪律建设,而且“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对于我们党的建设优良传统的总结和凝练,是对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创新。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或历史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通过中央全会部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党的中央全会来部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0年来,召开了八届党的代表大会,每一届党代会都要用一至两次全会专门研究党的建设问题。据统计,共有10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党的建设工作。例如,十一届五中全会(1980年2月)讨论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年9月)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十三届六中全会(1990年3月)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十四届四中全会(1994年9月)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四届六中全会(1996年10)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十五届六中全会(2001年9月)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9月)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七届四中全会(2009年9月)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六中全会(2016年10月)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从中可以看出,有两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问题。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作出的第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1996年10月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二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

有两次全会讨论通过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一次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开始不久的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对于当时恢复和健全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肃党的纪律、促进党的团结,实现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拨乱反正,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30多年过去了,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党内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建设既积累了大量新成果新经验,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2016年10月,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央就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新的决定、提出新的要求。

有两次中央全会研究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1994年9月,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这些两次内容相同的中央全会可以看出来,每过10年、15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形势和任务变化了、党内的状况变化了,党的政治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修改党章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总规矩,确定党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最高依据,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

党的十二大实现党章的拨乱反正,成为现行党章的蓝本。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但要从根本上巩固拨乱反正取得的成果,还必须制定一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党章。十二大党章在总纲中,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对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发挥领导作用,都作了规定。新党章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要求,比过去历次党章的规定都更加严格。这使党章更加充实和完善。它是党的历史经验和集体智慧的宝贵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的重要保证。

十五大党章最鲜明的特点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十六大党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七大党章首次写入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对党章修订的要点和亮点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党章的修订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从严治党”。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把“从严治党”写进了新修订的党章“总纲”。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章“总纲”中一直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而且内涵不断丰富。从党的历史发展来看,从严治党是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 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另三个全面并提为“四个全面”,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

通过全党的集中教育使党的政治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作风建设和整顿党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共进行了9次全党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整顿党风,做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黨风教育,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即将开展的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是第10次全党集中学习教育。

这些全党的集中教育活动,或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分阶段、分层次地集中学习,使党员干部提高了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明确了政治方向,坚定了政治立场。教育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检查,触及灵魂,整顿作风,立行立改,使党员干部增强了政治纪律,严肃了政治规矩。通过集中教育使各级党的组织增强了全党“四个服从”的组织意识,加强了民主集中制,强化了党内监督,增强了党内团结,使党增强了政治定力和执政能力。全党的集中教育成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把党的政治建设落到了实处。

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和有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历任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和有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优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十分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拨正改革开放的航向。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说:“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邓小平认为,我们必须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决不允许动摇这些原则。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使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更加清晰、全面、完整。

邓小平多次强调讲政治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政治领导在党的建设尤其是在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性。邓小平主持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 邓小平在这里是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作出规定和阐发。他一直强调两个文明建设要同时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89年6月,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严肃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 3邓小平说,今天回头来看,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因此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把劲。

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特别强调党中央要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他指出,“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4“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5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时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外国人就是不理解后面这一条。” 6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致就是一句空话。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还提醒我们,改革开放要辨清政治方向,防止两种错误倾向,“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

1998年11月到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精神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个新的创造性探索。江泽民说过,“讲政治,对共产党人来说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有的同志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以不注意政治了。这完全不符合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中央的要求。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提出,搞经济建设、搞现代化建设,必须有政治保证。” 2 “讲政治,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些根本问题上,中央历来是十分明确的。现在,我们有些干部埋头于事务,很少考虑政治方向、政治立场问题,缺乏应有的政治辨别力、政治敏锐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不讲政治,头脑里缺乏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3 “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建设是搞不好的。”4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这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为党面临的重大现实任务。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党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胡锦涛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要摆正自己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位置,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坚持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带头维护党纪的严肃性,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 5“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特别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 7习近平总书记严厉批评党内存在的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七个有之”的种种表现,特别强调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应该做到“五個必须”。

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了全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充分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和人民的共同心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八大结束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就出台《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紧接着又在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2014年10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为了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党中央还先后制定、修订、颁布了一系列党内法规文件,从制度上保证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批评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状况,例如搞“圈子文化”、潜规则,做“两面人”。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党内监督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要同有关国家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党内监督要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对高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让党内关系全面回归正常化、纯洁化,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扎紧制度的笼子,实现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和监察机构派驻全覆盖和巡视全覆盖。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凡腐必反,除恶务尽。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开创党的政治建设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纲领。中央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今年8月,重新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经验是:在政治纲领方面,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坚定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政治路线方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政治纪律方面,维护党章权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四个服从”;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强化“四个意识”,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运用好全党整风和集中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版。

(作者简介:冯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部长级院务委员、教授)

责任编辑 / 宋明晏

猜你喜欢

党的政治建设历史经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旗帜鲜明讲政治
党的政治建设内涵探析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中国共产党科学运行党内政治生活的成功范例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维度与空间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