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炜:环保“常青树”的炼成术

2018-11-30夏自钊陈成诵

决策 2018年7期
关键词:常青树心灵企业

夏自钊 陈成诵

76岁的李炜步履矫健、思维敏锐,在向《决策》回首自己跨界政商的人生经历时,这位国祯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如数家珍,同时又颇为感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对于改革开放,李炜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深厚感情。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大学毕业后在江西651电厂一线摸爬滚打11年之久的李炜,回到安徽,开始步入仕途。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已经官至副厅级的李炜又毅然走出体制,创办国祯,初期短暂摸索后,扎根环保产业已有24载。24年来,李炜带领国祯一步步成长为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领军企业。

5月25日,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徽商论坛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百名风云徽商”榜单,李炜与年广久、左延安等知名企业家荣获“功勋徽商”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李炜多年来持之以恒坚守环保做出杰出贡献的褒奖。

李炜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又是如何成为环保企业家的“常青树”?李炜的传奇故事,我们从1992年说起。

副厅级官员下海

1992年,中国大地春潮涌动。大批体制内精英纷纷下海,这批企业家后来被称为“92派”。这一年,安徽省电力局副局长李炜也放弃副厅级官职,投身商海。同一批下海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而彼时的李炜已有50岁。是什么让李炜在知天命之年,毅然走向一条新路的呢?

彼时的电力局是非常“吃香”的单位,到各个地市去很是风光,接待也颇为热情,李炜这个“太平官”可谓当得舒舒服服。“但是时间长了,内心就有点迷茫,感觉在体制内一眼就看到头了。要实现人生的价值,还是要走出去干一番事业。恰逢南巡讲话掀起改革高潮,中国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于是就决定再找一个天地,在改革大潮中搏击一番,实现人生抱负。”李炜向《决策》回忆道。

1992年,李炜创立安徽国祯实业有限公司。为了完成原始积累,赚快钱成为李炜当时唯一的目标。于是,他火速进入当时的房地产业,筹集2000万元赶赴海南,准备大干一场。不过事与愿违,随着海南地产泡沫的破灭,李炜千方百计筹来的钱很快打了水漂。海南投资失利,让李炜一时陷入困顿。

“为什么会失败呢?因为下海的出发点就‘不健康,当时一心想着到海南赚一笔钱,回来建一座国祯大厦,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李炜坦言,这次失败给他的惨痛教训就是,意念要“正”,不能为赚钱而赚钱。

后来李炜反思,既然出来干,就要干得有价值,所谓价值,就是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公司的产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目标。于是,李炜确立了一条经营理念,“社会的需求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并恪守至今。

1994年,国祯阜阳热电厂开工建设,李炜与环保产业初次结缘。当时阜阳大大小小锅炉高达29座之多,对环境破坏很严重,李炜和团队想到了用集中供热的方式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国祯阜阳热电厂建成投入使用后,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李炜也因此受到表彰。

国祯阜阳热电厂的成功,引起了世界五百强英国国家电力公司的关注。1997年,为了进入中国电力市场,挑剔的英国人看中了国祯阜阳热电厂,因为该厂建设及运营成本在当时的中国是最低的,技术含量也不逊于任何一家国内电力公司。于是,英方斥巨资收购该厂80%股权,李炜由此掘得第一大桶金,不仅还清了负债,还为企业发展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资金。

海南投资的失利和阜阳热电厂的成功,让李炜明白了一个道理,若企业将自己的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想着为他人、为社会做事情,企业必然会越做越大。“因为社会的需求孕育着商机,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这是李炜初尝成功后总结出的经验,并一直伴随着他的创业路,也正是这个思路和理念,引领着他最终投身环保。

2000年,国祯以承债方式整体兼并了安徽中联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自此强势进入环保产业。经过短短数年发展,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积累了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2014年成功上市后,国祯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水业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殊荣。今天国祯的环保业务已经遍地开花,在多个领域成为行业佼佼者。

“心灵环保才是大环保”

5月25日,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徽商论坛上,李炜关于心灵环保的一段“新论”,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共鸣。何谓心灵环保?对国家政策向來敏感的李炜认为,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未来发展的核心是人们需求与发展的平衡问题,而这一平衡,需要心灵层面的环保。

“有限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和需求吗?显然不能。因此,在充分发展的同时,人们还需要控制欲望和需求,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水平,符合自然的承载能力。这就是心灵环保。”李炜对《决策》分析说。

如今,人文心灵环保已经成为国祯两大主业之一,国祯健康、国祯教育、国祯书院、国祯慈善等都被李炜纳入人文心灵环保板块。李炜近年来之所以热心于心灵环保,是因为多年投身生态环保,让他对环保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深刻认识。

“我从1995年开始做环保,有时候也有一种无力感,这边治理好了那边再污染,再污染再治理,然后无限循环。虽然我们花了很多精力把污水治理好了,但是河道照样发臭,必须唤起人的心灵环保,才不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李炜告诉《决策》。

如何唤起心灵环保,李炜决定首先从公司员工开始做起。2009年,国祯集团青岛第二届企业家传统文化论坛是国祯企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彼时,国祯员工已达千余人,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成为一道难题。李炜萌生一个想法,就是让员工接受先贤和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于是,李炜带领公司中高层去了一趟青岛,参加了一次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圣先贤对后代子孙的仁厚存心,让他颇受震动。回到合肥后,他决定成立国祯书院,期盼更多的人能借助传统经典智慧,学会经营幸福人生,实现心灵环保。

“这个世界很多烦恼都是庸人自扰,对社会的欲求归于平淡,还心灵一个清新世界,就是心灵层面的大环保。”李炜认为,生态环保问题某种程度上是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源于人们的心灵道德层面。所谓境随心转,生态环保首先需要人们心灵的环保。

也正是因为心怀一份使命感,李炜要求公司的人文心灵环保业务不要光看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如今的国祯书院,部分项目已对社会免费开放,定期开设不同主题的讲座。國祯书院还有一个特别之处,讲座者不一定是名家大腕,而是首选大家身边的楷模。比如讲孝道,书院会请来一位孝子来主讲,可能他讲得不多,但他的身体力行对于听众来说更有感召力。

李炜做慈善基金会也是这个思路,更多的是文化扶贫和精神济困。对贫困学生进行物质捐助之外,还会邀请他们参加传统文化培训班,培养他们的向善之心和进取之心。从物质社会的环保践行,到心灵层面的净化,李炜实现了与“清新世界”的深度握手。

把“服务”两字拿掉,

成为中国企业500强

李炜从1994年扎根环保产业,至今已有24年。24年来,环保产业历经风云,环保企业家“城头变幻大王旗”,而国祯在业内以稳健经营著称,李炜则是其中的“常青树”。

一直以来,环保产业深受政策影响,环保企业的业绩也随政策变化而波动。谈及如何应对政策变化和来自地方政府的不确定因素,李炜表示,“对政府行为影响最大的是法规、政策,环保企业必须要吃透法规及政策精神,顺势而为。”

当前,随着污染防治成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环保产业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可谓大势已至,对此,整个环保行业颇为乐观,投资者也纷纷涌入。但李炜却异常冷静,他认为,尽管环保产业是国家倡导,但不见得就是“进了保险箱”。大环境国家重视,但最终还是要看企业自己做得好不好,产业再好,企业内功不行也是惘然。

“有些企业拼命利用杠杆拿钱,上马很多项目,一旦国家政策和银行信贷收紧,企业就不行了。国祯为何一直稳如泰山?因为不管政策多好,我们先把内功练好,把为社会提供哪些价值和服务设计好。”李炜对《决策》介绍说,“比如污水治理业务,我就要求,拿到一个污水处理项目,要拿它当自来水厂那样来干。”

尽管已是行业佼佼者,李炜依然带领国祯不断深耕环保业务,探索新的商业模式。6月11日,《决策》记者来到国祯集团时,李炜组织的一个环保PPP研讨会正在国祯大厦举行。对于PPP,李炜颇有洞见。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波动,参与PPP业务的企业如果把所有鸡蛋放在地方财政这一个篮子里,会面临诸多风险,国祯的办法是用增值服务缓冲风险。国祯参与的阜阳市流域治理项目,就是以增值服务缓冲PPP风险的典型案例。

具体做法是,国祯将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治理好后,建成一个公园,设计一些对外经营的项目;建地下污水处理厂时,国祯往地下多挖了一层,建了一座地下水族乐园,经营得红红火火。“这就是增值服务,有了这些,不管政府财力充裕与否,我都不怕。”李炜告诉《决策》。

由于坚持苦练内功,国祯的技术研发实力颇为雄厚,不断走出国门。2014年10月14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意大利期间,见证了国祯集团与意大利M&G;集团的生物质精炼项目及绿色热电项目正式签约。“整个签约活动中,李克强总理与我握了五次手。不少人都认为,这个项目意义非凡。” 谈及这段“荣光时刻”,李炜颇为自豪。

对于国祯的未来,李炜充满信心和坚定的底气:“目前,国祯是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到2025年,要把‘服务两字拿掉,成为中国企业500强!”

猜你喜欢

常青树心灵企业
高考数列中的常青树
———浅析数列与其他知识的交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How to Improve Pupils’ Learning Interest in English Classroom Activities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党史学界的常青树——贺张静如学兄从教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