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高职教师在齐文化传承中的角色

2018-11-30谷加恩

商情 2018年49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角色

谷加恩

【摘要】教育是传承齐文化的根本途径。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该承担起传承齐文化的使命。在齐文化的传承中,本文针对教师角色缺位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此来推动教师践行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高职教师 齐文化传承 角色

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源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提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高职院校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承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一、传承齐文化是高职院校的使命和责任

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无时不刻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理应承担起传承齐文化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将“培养高技能专业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将培养重心完全放在了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积累上,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人文素养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一再被压缩甚至取消。淄博是齐文化的发源地,淄博职业学院坐落于齐国故都,齐风陶韵浓厚,感受与研究齐文化条件得天独厚。淄博职业学院教师理应齐文化认知程度高,参与齐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高,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曾对淄博职业学院部分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广大教师对齐文化知识知之不多,认知度偏低;多数专业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毕业即就业,顶岗即上岗的高技能人才,研究传统文化和齐文化,不是职业院校的目标和任务,甚至把传统文化教育简单粗略地等同于德育教育和课外活动。

究其原因,一是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理解偏颇。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高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事业,它赋予人以生存、发展和享受的能力。只有将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培养出有情感、有追求、有生命律动的高素质的人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一所学校的财富、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过度以“技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较弱,就业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企业难招人”,“学生难就业”的困境己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背离教育的“本真”愈来愈远。尽管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等“硬件有了进步,但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等“软件”欠缺,以致于把学生培养成了一种“有用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二是对齐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高职教师普遍认为齐文化等人文素养课程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对齐文化等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普遍持排斥态度。事实上,专业课程固然课程固然重要,但企业对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现状看,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的胜任度都占有优势。在就业市场,高职学生在缺乏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想扭转被动局面,必须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作为支撑。事实证明,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与其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无不关系,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一条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齐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特别是《管子》的职业教育思想,作为一笔珍贵的财富为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例如《管子君臣曰指出,“君明、相信、五官肃、士廉、农愚、商工愿”,认为每一种职业都有内在的职业规范,并指出“非夫人能之也,不可以为大功”,确立从业人员的技术推荐和标准。《管子》在强调传授职业技术的同时,还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所谓“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枉从”等构成其职业道德规范;同时《管子》还特别强调诚信教育,所谓“非诚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强调各类从业人员应遵循诚、信等共同的道德规范。

三是高职教师对自己的职责理解不到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是我们时下所说“思想教育”,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不可成才。教师的工作事关他人前途和家国命运的神圣事业,“为师者,弟子之所效法。”教師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立己达人,不断丰富乃至超越介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内涵,谱写新时代的“师说”。一个合格的教师应首先“立己”,并在立己达人的螺旋上升中,成为学生乃至世人行事的榜样,用自己良好的品格和风范为学生树立典范,加强对学生的齐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教师通过自身齐文化修养的魅力去引导学生自觉进行齐文化知识的接受、消化与吸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行之以爱,这样不但弘扬与传承了齐文化,而且教师和学生的人文修养也都会得以提升,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教师职业身份的必然。

高职院校将培养重心放在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积累上自有合理之处,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而不是培养“机器”,而对其进行包括齐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发展离不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正所谓“观古知今思进退,读书养志识春秋”,把职业院校大学生培养为“一个和谐的人”。

二、齐文化传承中的教师角色分析

教育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该承担起传承文化的使命,应以传承齐文化为己任,付诸教育教学活动中。历史与现实均证实了立业之本和做人之道同样重要,而对学生进行包括齐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人格形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职院校教师在其中承担任着不可获取的角色。在齐文化传承中,教师应是积极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宣传者,而不能置身于事外。

(一)齐文化研究的参与者

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和独立的地域文化体系,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应运发展,逐步走向繁荣,成为弘扬文化传统、促进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齐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开放性、变革性、务实性、兼容性、思辩性、重礼尚法、尊师重教等思想文化特征,不仅成就了当时齐国的辉煌,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改革、開放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良多借鉴。因而,研究开发齐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文化价值。高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传承齐文化的根本途径。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该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在齐文化传承中,高职教师不能缺位,不能做齐文化的旁观者,应积极参与到齐文化的研究之中。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有传统文化的优秀底蕴,即齐文化首先要融入教师的灵魂,必须要对齐文化有广泛了解,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要做齐文化的传承者,一要“博”。教师齐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要博,对齐文化的涉猎要广。教师应对齐文化的基本内涵、发展阶段,基本特征、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研究状况等展开涉猎。并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齐文化的核心内容,对齐文化展开认真的研习和体悟,把握其核心精神,并对其做出当代的诠释,最终将其纳入自身的整体知识结构中。教师充足、广博的齐文化知识积淀是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它才能使教师对学生进行齐文化教育中游刃有余。二要‘专”。所谓“专”就是专己之长,教师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任教专业课程对齐文化做深入了解。齐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职业院校许多专业都能从齐文化中找到渊源,教师通过结合专业对齐文化进行深入研习,不仅能提升教师对我们齐文化的自觉自信,同时也加强教师专业知识中的民族精神品质。教师在传统文化知识又博又专的基础上,达到对传统文化的独到体悟,将优秀的齐文化精神内涵传承于我们下一代,这样的传承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品质的传承。

(二)齐文化传承的组织者

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做齐文化的研究者,更是传承齐文化的组织者。齐文化内容丰富,齐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浩如烟海的齐文化典籍,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所学专业,任教课程,以及个人的研究重点和兴趣进行科学组织,精心选择。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齐文化课程和教学活动。教师对齐文化内容的选择和实施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在齐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遵循思想性、哲理性和育人性等原则,在课程的实施方面,教师应该利用各种可用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传授,教师更应该关注于学生对齐文化的情感体验。教师组织齐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两大途径:

第一是开设选修课。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认识上的偏差,在高职院校,齐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边缘化。在课程设置上,越来越倾向于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上接近市场需求,传统文化课程一再缩减甚至取消,作为地域文化的齐文化就更无立足之地。在当前情况下,开设齐文化选修课就成为了无奈的选择。笔者曾统计了淄博职业学院2016-2017年度三个学期公共选修课开设情况,从开设上看,齐文化课程占选修课总门数比例,齐文化课程占选修课总门数比例,最高不到7%,最低还不足3%,并且因为是选修课,学生往往不重视,授课效果也不佳。

第二是将齐文化知识渗透到专业课程的讲授与学习之中,达到专业知识与齐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在新形势下,高职学院的教师应该善于把齐文化与日常的教育过程相融合,要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齐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齐文化的熏陶,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健康成长成才。高职教师不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尽量多地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使知识性与趣味相统一,使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对齐文化知识的了解,使专业知识与齐文化知识有机融合。

三是齐文化的宣传者。齐文化影响深远,对民族精神、性格和心理的塑造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深入挖掘、阐发、宣传齐文化的主体精神,实现新时期齐文化精神的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职业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宣传的方式:一是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长,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开设齐文化公开课,抓好齐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二是积极编纂系列齐文化经典,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宣扬齐文化精神内涵。三是积极制作各类齐文化视频资料。近几年,随着央视第十套《百家讲坛》的热播,国学越来越受到国民的重视。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名家的生动讲解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以,齐文化的宣传,职业院校教师也应该利用好这块资源。目前,有关齐文化视频资料不是很多,网上也有不少齐文化知识的视频资料,但比较分散。教师只要汇总整理,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向学生宣传推介,这些讲解生动、通俗易懂的齐文化视频资料,更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便于学生接受,从而更利于齐文化的宣传教育。

当然,要充分发挥广大高职教师在齐文化的传承中的积极性,在齐文化传承中承担起应有的角色,仅靠教师的自觉自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配套激励措施,以及对广大教师齐文化素养的指导和培训等。

参考文献:

[1]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程印学.教师人文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宣兆琦.齐文化发展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角色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小议戏曲中角色的发展趋势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