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临沂市低碳旅游发展研究

2018-11-30杨希晨刘任鹏

绿色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临沂市临沂景区

孟 琦,杨希晨,刘任鹏,黄 鑫,董 彬

(临沂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1 临沂市低碳旅游的重要意义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表明,旅游产业排放二氧化碳量可达1300万t,其排放量在人类活动中占4.9%,在全球变暖的各种因素中,旅游产业的人为因素占5%~14%[1]。2003年英国便首次提出了低碳旅游对控制温室气体具有重要作用,直到今天,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仍然被人们重视。国务院公布“十三五”控制排放的通知,下发的约束性指标,要求十三五期间的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山东率先推动能源转换,要求各地级市发展低碳经济,实行低碳旅游;临沂市作为山东的旅游胜地,拥有1家5A级景区,23家4A级景区,旅游经济指标呈增长的趋势,旅游业的总收入逐步在GDP比重中占据重要地位[2],在大时代趋势背景下振兴旅游产业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已成为众望所趋。

首先,发展低碳旅游利于旅游产业统筹发展。发展低碳旅游可以最大限度的修复临沂市旅游资源的损害,缓解旅游开发对资源的压力,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统筹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次,发展低碳旅游利于旅游产业科学发展。低碳旅游将粗放的旅游开发方式转变为精细、节约、绿色模式,推动低碳旅游业健康科学发展,对其他产业也起到了具有推动性的带头示范作用。再次,发展低碳旅游利于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有利于延长临沂旅游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临沂与其他地区在旅游产业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临沂旅游业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

2 临沂市发展低碳旅游的SWOT分析

2.1 优势(S)

2.1.1地理位置优越

临沂市位于各个旅游地级市的夹缝位置,长期处于受挑战的状态,旅游产业危机感强烈,创新意识高,对低碳旅游模式接受率高。又因是山东和江苏的交界地带,是承接南北方的重要枢纽,消费市场广阔。

2.1.2 交通便利

临沂市是著名的物流城市,交通发达,拥有京沪、日东高速公路,沿海铁路,新亚欧大陆桥,国家二级飞机场等交通要线,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网,扩大了临沂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开拓了全国乃至世界市场。

2.1.3 旅游资源丰富

临沂是中国最有价值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之一,6个优秀旅游县城,19个优秀旅游乡镇,33个特色旅游村,5个省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8个国家级和66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发展低碳旅游的环境基础。

2.2 劣势(W)

2.2.1 低碳观念的滞后

临沂市具有低碳旅游观念的企业和机构寥寥无几,大部分旅游从业人员对低碳模式的定义一无所知,直接阻碍着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进步与发展。临沂每年接纳旅客数量属于全省前列。2016年,接待数量为6180.8万人次,游客基数大,素质和低碳意识也就良莠不齐,容易造成旅游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

2.2.2 旅游开发力度低

临沂市旅游产品和项目种类单一,样式单调,独一无二的红色旅游文化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口传性的事迹较多,旅游开发度很低[4]。

2.3 机遇(O)

2.3.1 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视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的政策,为低碳旅游平稳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空间;临沂市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规定,公布关于临沂旅游产业规划的设计规划书,组织编制旅游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详细规划80余个,先后举办20余届旅游专家座谈会、项目规划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旅游规划,并颁布临沂旅游开发与管理的保护方案。

2.3.2 城市知名度不断上升

2004以来,临沂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潜力投资城市”、“中国物流之都”、“中国书法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称号,并取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物流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等奖项。打造了临沂市的形象名片,知名度不断上升[5]。

2.3.3 第三产业飞速发展

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占据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2016年临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13.55亿元,提高9.2%,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8%,同比增长2%,其中旅游消费总金额为631.4亿元,提高14.1%;国内旅游收入为603.6亿,提高14.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为6162.6万,提高9.2%;旅游外汇收入为10100万美元,提高3.1%;境外旅游人数为18.3人次,提高4%。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2.4 挑战(T)

2.4.1 低碳旅游发展与周边城市的差距

临沂市未将低碳旅游列入评价旅游景区的体系之中,未设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示范区。而周边的青岛、烟台等地区已设置低碳旅游示范区,烟台甚至是中国首批低碳旅游示范区。与这些地区相比,临沂市任重而道远。

2.4.2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矛盾

无良商家忽视环境保护对资源进行破坏式开发与掠夺,旅游部门过度保护而禁止资源开发。保护和开发的矛盾一直存在,解决矛盾,协调关系,才能实现临沂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6]。

2.4.3 培育高技术旅游人才迫在眉睫

旅游产业的相关部门对高技术人才的忽视,导致临沂市在旅游产业方面的高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使传统旅游模式向低碳旅游创新模式转变的道路更加艰难。临沂市想要发展低碳旅游,吸引和培育高技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7]。

3 临沂市发展低碳旅游模式的科学途径

通过对临沂市低碳旅游开发SWOT分析,可见临沂发展低碳旅游伴随着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现存的内部优势,把握外部机遇,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改善内部劣势、应对挑战,解决或弱化外部挑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3.1 加大低碳旅游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临沂市新闻、公益广告、报纸、广播、社会活动、校园活动、电子媒体等各种传播媒介的作用宣传低碳旅游。优先设立临沂低碳旅游示范景区,发挥引导和标杆的作用。对临沂市公众进行低碳旅游的教育,提倡公众的了解低碳旅游理念;加强景区工作人员对低碳模式的学习,促使景区配合指引和帮助游客进行低碳旅游消费,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正确的消费方式。

3.2 规划发展战略,提高低碳旅游的竞争力

科学设计临沂市旅游产品,开发新的低碳旅游项目,学习周边的优秀经验,设计符合临沂市山水生态、红色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不断延长低碳旅游的产业链,如在临沂红色影视基地设置当地事迹的舞台剧或话剧,丰富红色文化展现形式;正确规划临沂市低碳旅游管理方案,完善蒙山等自然风景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对建筑设施采用低碳环保的能源动力进行日常工作,推广低耗能的交通方式。明确发展目标,坚守发展准则,提高临沂市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竞争力,促进低碳旅游的稳步快速发展,缩小与周边低碳旅游景区之间的差距,甚至赶超周边低碳旅游景区。

3.3 规范和协调旅游开发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构建一个合理的、协调的低碳旅游开发保护体系,调节开发和保护两者之间的“度”,开发临沂自然和人文景区时,要坚持不破坏自然和人文原有风貌的原则进行适当的开发,对景区定期进行观察修补。在保护环境原有状态,防止环境破坏继续扩大的前提下,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的旅游开发。不断学习国外先机的低碳技术和手段,提高景区开发的技术水平,将保护环境融入到旅游开发之中,减少景区开发中的浪费和损失,降低低碳旅游开发的成本,协调临沂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统一,促进临沂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

3.4 培养和招揽技术型、专业型人才

临沂市政府应颁布一系列法规制度为技术人才提供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吸引临沂市群众乃至全国、全世界范围的技术人才争相前往临沂市进行发展,充分利用临沂市本地的人才资源,对临沂大学的相关低碳技术人才和学生进行支持和补助,让学生在一个政策、资金宽松的环境里进行技术研究。临沂市的旅游企业也要抓住时机,着重培养和招揽低碳旅游方面的相关的技术型人才,广纳贤才,不断进行低碳旅游的技术研发。

4 结语

旅游产业要想维持可持续性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坚持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发展低碳旅游对景区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起着保护作用,对景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发挥了维持作用,它延长了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生命周期,缓解了景区破坏后自我恢复速度,减少了在旅游开发时向自然环境中释放的碳含量,降低了景区管理的成本。对社会和自然环境都起到了低碳环保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临沂市临沂景区
山东(临沂)糖酒商品交易会定档7月
含羞草
假如我是马良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会力推临沂模式
体育赛事与临沂市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