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沂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2018-11-30于英杰王梓萱

绿色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临沂市沂蒙临沂

于英杰,于 妍,王梓萱,王 璇,董 彬

(临沂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1 引言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近年来,红色旅游随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而且还扩大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临沂市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有21家,其中,5A级1家,4A级4家,3A级8家,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和山东红色旅游的核心。沂蒙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体现出了重要的教育价值、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

在临沂市政府的主导下,临沂的红色旅游已成为全国的热点地区之一,其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但与其他红色区域、红色文化的横向比较来看,还存在一些差距[2]。因此如何将当地其他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结合,既能传承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又能带动周边地区脱贫攻坚,进行内涵式发展,已经是一个地方红色旅游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 临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产业单一,缺乏新颖的旅游文化产品及活动形式

据统计,2016年春节假期期间,蒙山旅游区、沂水东方瑞海温泉旅游度假村等11个绿色生态及地质奇观旅游区接待游客累计48.5万人次,门票收入逾1857.6万元。而临沂市全市12个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仅20.6万人次,门票收入计268.7万元。由此可见,临沂市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远低于其他类型旅游景区。究其原因,不外乎临沂市红色旅游产业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一方面,多数纪念馆或者展览馆以传统展示形式为主,如罗荣桓纪念馆、沂蒙红色文化博物馆等,史料的陈列固然饱含韵味,但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科技背景下,显然在视听效果上有所欠缺,难以有效吸引旅游者,影响经济创收;另一方面,旅游区内讲解员多以陈旧方式进行历史文化介绍,缺少人情味与共情性的形式也不易引发年轻人的心理认同感,进而影响红色旅游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临沂市的红色旅游内生动力还需不断激发,旅游产业尚待进一步完善,对全市社会经济带动作用有待提高。

2.2 红色教育与旅游发展结合度差

红色旅游不同于自然景观的旅游,更注重其革命精神的传承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根据临沂大学沂蒙文化研究院调查统计,将近52.3%的大学生对“红色教育”、“红色教育资源”等概念模糊;31.6%的大学生选择去革命纪念地的主要目的是旅游;19.5%的大学生是第一次听说红色教育;只有15.8%的大学生对红色教育的内涵和事例比较了解。这说明红色文化建设意识不强,一方面是由于沂蒙地区没能依托当地独有的红色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缺乏对红色旅游内容的深度挖掘,直接导致景区知名度不高;另一方面是临沂旅游与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发相对独立,未能真正实现二者融合开发的一体性和协同性,无法使游客在游览观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2.3 红色旅游景观布局分散

沂蒙山区不但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而且拥有一批高品位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3]。如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与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诸葛亮故里纪念馆等,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但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在各个区域,市县地方政府各自对所辖区域内的红色旅游资源随意开发,且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缺乏整体规划[4]。此外,上述三类旅游景观虽然有的因其自然原因,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近,但也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因素,不便于游客统一游览临沂红色旅游景观,体验红色旅游文化。

2.4 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景区环境破坏严重

临沂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散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各乡村镇,政府的财政投资力度低,导致景区的开发资金严重不足。各景区之间缺乏旅游专线链接,仅仅依靠当地的公共交通且乡村路况不好,公共汽车和自驾游的可使入性较差,公共设施欠完善[5]。同时,部分红色文化景区没有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且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比较低,导致景区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和受损,出现一些无法修复问题,减少景区的经营寿命,因此吸引力很低。

3 临沂红色旅游发展建议

3.1 发展多元产业,带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

《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红色旅游应该更加突出红色旅游的脱贫攻坚作用。首先,红色文化中作为物质形态留存的革命遗址及图片数量颇丰,为加强红色旅游区的吸引力,应充分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及人文背景,借助休闲度假村的形式,集采摘、观光、体验革命生活等项目于一体,打响本地特色品牌,充分体现临沂市红色文化的平民化与地域性特征,增强趣味性与参与性。其次,在展馆建设上,应紧跟科技发展与时代潮流,如采用三维立体全景画式的展现形式令游客身临其境,借助更加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手段提升视听效果与心灵震撼,实现项目创新。再次,展区讲解可以配合动态化红色文化研究展示长廊,改传统讲解方式为互动性更强的形式。最后,沂蒙红色文化的相关文学艺术成果种类多样,《沂蒙山小调》口口相传,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精彩绝伦,著名作家赵冬苓的长篇小说《沂蒙》及其同名电视剧脍炙人口。基于此,临沂市红色旅游应充分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发展高端产业如《沂蒙颂》等歌舞剧的同时,兼顾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配合相关影视剧加以宣传,也可在景区内佐以小型剧场给游客以新鲜感与直观体验。通过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充分开发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增强红色旅游创新性与趣味性,提升产品附加值,切实实现脱贫攻坚。

3.2 凸显和加强教育功能,弘扬革命精神

实践证明,红色旅游主要功能、最大功能、核心功能是教育。红色旅游名为旅游,实为教育,凸显和加强教育功能是红色旅游的核心使命。因此,首先,鼓励人们积极走进红色革命根据地,通过唱红歌、看红剧以及观看大型红色文艺演出活动,将枯燥无味的学习教育过程变成丰富多彩的体验过程,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先烈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其次,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如开发手机 APP,通过整合不同的旅游资源,增强红色教育宣传途径的多样化。最后,可以充分发挥临沂高等学府的作用,如临沂大学可增设红色文化课程,把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课程作为学校必修课。

3.3 整合旅游资源,建立红色旅游特色小镇

临沂可以以当地红色旅游业发展作为契机,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完善,进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如位于临沂市沂南县、蒙阴县与费县交界处的红色旅游景观——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大青山战斗遗址及孟良崮旅游区可以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结合当地自然风光(——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历史文化名胜(——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共同组成临沂红色旅游特色小镇,有助于提高资源整合度和开发利用程度。因此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集群作用,使之成为当地红色旅游景观的纽带,同时加快产业和小镇的融合发展,将当地的民俗特色和风土人情添加到产业中,进而增强商贸活力、提高旅游地区的吸引力。

3.4 完善配套设施,构建红色旅游生态系统。

首先,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建设,拓宽多种融资渠道,对落后设施及时更新升级,合理规划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要根据路线和消费者的需求统一配置。其次,在对红色旅游开发的同时更加注重红色资源的保护,将保护融入到开发中,如以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将红色旅游与其相融合,建立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主题活动,使游客在快乐的体验活动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共同发展。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临沂市红色旅游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红色旅游现如今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但临沂市作为红色旅游较为成熟的革命老区,仍需要进一步激发其内生动力,借助发展多元产业、加强教育宣传、建立红色旅游特色小镇等措施,切实推进其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临沂市沂蒙临沂
山东(临沂)糖酒商品交易会定档7月
含羞草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假如我是马良
《沂蒙壮歌》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会力推临沂模式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体育赛事与临沂市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