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在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中的功能探索
——以《安塞腰鼓》教学为例

2018-11-30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安塞腰鼓共生

洪 瑜

(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南京 210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的语文教学方法呼之欲出,语文网络教学应运而生。所谓语文网络教学,是指依托网络的资源、技术优势开展语文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它以独特的优势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有力的冲击,逐步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学习与思维方式,带给语文教育发展生机与动力。那么,在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中,网络的积极功能主要有哪些表现呢?下面结合初中语文课文《安塞腰鼓》的教学,对这个问题做了几点探究。

一、网络在读写共生教学中的辅助加强功能

辅助,顾名思义就是提供帮助。在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中借助网络辅助教学,利用网络的某些功能来为读写共生教学提供帮助。而加强,则是在辅助的基础上,突出网络环境的作用,以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以《安塞腰鼓》这课为例,在第一课的教学导入中,作为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雄浑有力的黄土高原景象及后生们的群体展示图,为正式的课堂学习营造氛围。而在《安塞腰鼓》(第二课时)中从网络上选取《陕西日报》的新闻报道《安塞腰鼓亮相奥运开幕式“序曲”显陕北风情》作为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之间的衔接,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课文情境。教师在网上选取富有感情的优秀朗读音频,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第一课时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到重点。

当然,如果仅局限课内文本解读,对于一个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理解黄土高原文化的,容易出现阅读上的障碍,所以,此时网络环境的加强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一环节中,课堂教学已不是重点,只属于从属地位,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和相关信息主要通过网络来获得,这个过程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也可以是教师帮助完成。如在《安塞腰鼓》(第二课时)中,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课外查找“鼓”和“安塞”的相关资料,提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对文章情感有初步了解;在临近课程结尾处,教师又通过有关黄土高原的视频介绍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进一步解读,与开头布置的学生课外搜集作业形成层次上的梯度,并做到首尾呼应,使整节课既有层次性,又显得很完整。

阅读过程中的浏览与探究,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通过博览精读,学生将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从而扩大学习时空,激发写作兴趣,有效地强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安塞腰鼓》为例,江南的孩子比较难理解鼓声中的力量,于是,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先布置学生选择一种在他(她)心中最能代表江南特质的乐器,写一段这种乐器作为江南地域代言的理由,尝试体会乐器声中江南的韵律和特点。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必须去倾听各种乐器的声音和音律,往往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大量的积累才能使学生去自由选择,去感受,这样当学生再去体会腰鼓的内涵时,就能够尝试角色替换,仿照对江南的认知去探究陕北的力量。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得积极,课堂也变得轻松。

形象生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网络资源的综合运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们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及时地为学生进行知识运用的示范,让学生们能更好地消化新知识,以便在读写共生中巧妙地使用。

二、网络在读写共生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功能

网络能够提供给师生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可以让语文读写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篇典范文章,而是拓展到覆盖当今各个方面更为鲜活的文章。教师可以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如QQ群或博客,在其中分享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供学生参考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阅读材料,有助于他们拓宽自己的视野,学生在美文推荐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之间进行美文互赏的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共享平台,上传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或者为学生准备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让他们想说就说。如《安塞腰鼓》教学的最后,教师留给学生一道网络作业“这篇文章究竟想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考?请说出你的理由”。对于文章主题的多元化思考,学生可以自主地在教师给予的自由平台中回答,有的学生回答说“作者是想表达一种对阳刚之美的歌颂,特别是在与江南水乡的对比中,更能体现出这方水土养育下的后生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有的学生回答说“是想表达一种对生命的宣泄,一种痛快淋漓的生活态度,‘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患得患失”;更有甚者回答说“《安塞腰鼓》透过传统乐舞表演的独特魅力,歌颂人的生命力量,写得粗犷、雄浑、酣畅淋漓、直抒胸臆。然而作者又将一些与时代背景相关联的内容隐含起来。老师上课说过,文章中的‘束缚’‘羁绊’和‘闭塞’可以让人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黄土高原的落后与贫穷,而‘挣扎’‘冲破’和‘撞开’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态度应该还有对进步、文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篇文章一方面是考验,贫瘠的土地磨砺了他们坚韧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是逼迫,恶劣的生存环境逼迫他们付出更多的心血追寻生活的希望”。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超出教师预设的范畴,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这对教师来说,也有一种教学相长的益处。当然,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在网络上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写作的训练,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成文。

三、网络在读写共生教学中的课外拓展功能

现在,很多初中生都开通了自己的空间、博客等,没有教师家长的硬性要求,他们往往愿意且乐意在这样的私人空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这样的想法有时来源于一个社会现象、一个报道,有时来源于一篇文章、一部电影,虽没有写作要求的语法、主题等,很随性,但其间不乏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若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每周给予他们一定量的网络读写时间,合理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写作练习,学习各大网站完成任务加分升级的方式,相信孩子们也能从写作中获得乐趣,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培养了获取、筛选、整合、处理信息等多种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读写共生。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根据模板格式让学生学习拟定提纲,完成任务的给予加分,每周签到式训练提纲拟定任务;学生在写作时,随时和老师在网络上进行互动,学生的写作,老师随时可以批阅,对有问题和需要创新的地方,老师及时地给予指点。

网络环境下,学生始终主动处于探究思考中,主动运用网络知识和工具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教师的信息反馈,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总之,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师生将课堂上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外,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感情。

猜你喜欢

安塞腰鼓共生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共生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文化·延安
安塞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