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核心素养发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地

2018-11-30闫景娟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北京102600

中学生物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核心

闫景娟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 北京 102600)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时期,国家层面已确立了“依据核心素养确定学科核心素养,依据学科核心素养修订课标与重组教材”的顶层设计,做为与教育主体最为接近的一线教师,如何让追求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真正落实是一线老师们肩负的重要课改使命,否则,美好的课改理念只能是空中楼阁。笔者做为教研人员,也将要与一线教师一起,共同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的调整与改进,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下面笔者结合调研听课的高中生物课例,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几点建议。

1 转变教育观念,理解教育价值取向

1.1 做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经历了学习知识到知识和能力发展并重,再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教育目标的变化是教育价值取向的调整,更是教育发展的见证。现阶段提出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指向是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做为教育主体被凸显出来,这样的规划设计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定位,即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做为一线教师对课改理解站位要有高度,应将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根植于心,转变学科育人目标,真正自觉地调整课堂教学行为,实现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功能。

1.2 在继承与发展中转变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为课程理念,历经十几年后,新近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理念是“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同时凝练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标有传承和坚守,也有新的发展要求,这是在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战略,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一线教师要将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科核心素养内化于心,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实现育人目标和育人模式的转变。

2 聚焦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2.1 从学科核心素中理解学科育人价值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要形成生命观念,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并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即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基于生物学的认识,积极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新版课标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阐释和明确要求,让教师了解传承和发展,也让学习者非常清楚地知道通过本学科课程学习于个人、民族、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所在,这是教育的学科教育价值的取向,也是促进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新课标下的教学应很好地落实这样的目标和要求。

笔者近日在教学视导中听过一节“有丝分裂”课。关于有丝分裂,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是“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2.3 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2.3.1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新课标中相关学业要求为“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结合有丝分裂模型,描述细胞增殖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为了帮助学生对“有丝分裂”这一大概念的建构,某授课教师采用5E教学模式,即engagement(引入)、exploration(探究)、explanation(解释)、elaboration(精致)和 evaluation(评估),让学生通过对染色体和染色质的转换、有丝分裂的两个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利用假说日演绎法主动建构有丝分裂的概念,提升学生观察、提问、修正完善假说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整节课上,学生在思考与模拟探究中理解了一系列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问题:遗传物质为何要复制?复制时以何种形态存在?分开时以何种形态存在?为什么核膜核仁要消失,纺锤体、染色体为何出现?着丝点为什么要排列在细胞中央?着丝点为什么要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为什么要分开?核膜核仁为什么再现?染色体、纺锤体为什么要消失?……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明确了有丝分裂的周期性以及遗传物质如何在前、后代间保持一致,感受到了生命的炫美神奇,更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魅力。

2.2 让学科核心素养统领教学

在教学中,如何让课程改革的理想变成学生的发展变化,教师是决定因素。首先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教师要真正地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结合学生现有情况、学习内容,精致细化制定可操作可测量的学习目标,而且目标中一定要渗透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以情境创设、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或项目完成等形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慎密思维、阐释推理,交流表达。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和体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性的判断。教师应避免告诉或讲解,不让教师的预设牵着学生走、不让学生被动地配合或浅层次地思考。

在“人类遗传病”一节课中,授课教师提前让学生在网上搜集相关素材,课上交流展示。几位学生在对病症的介绍、致病机理的分析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对人类遗传病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同时也增强了其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这正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另一位教师在讲授“杂交育种”内容时,以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为核心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遗传学规律,设计实验培育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小麦。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提升了科学思维。这两节课都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统领下,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通过任务布置或情境创设,有所侧重地渗透了学科核心素养。

3 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实际获得

3.1 在探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特殊意义。高中各学科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近些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生物学科的探究性教学或学生自主探究的认识和实践都在进一步推进。教学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通过探究也给了学生天性展现的空间、智慧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尊重事实和证据,养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提升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高度关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这些教学建议提示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多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让学生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自主地对实验证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这些活动恰是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契机,也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的育人功能。

3.2 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发展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体和复杂现实情境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教学就是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转变要求教师要增强学科育人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得到发展与提升。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当看到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设计果蝇的不同杂交组合,推理论证出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时,教师由衷的欣喜、其他同学钦佩的目光感染着教室里的每一个人,课堂中浓浓的研究气氛散发着学科无穷的魅力。当有学生在实验室,笨拙地用剪刀剪碎叶片、胆怯地不知从何下手操作实验时,笔者也深感教学方式转变的必要。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荆林海老师经常告诉教师:我们要“讲好生物学故事”,其要旨还是强调要开展基于情境的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情况和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中去学习、去发展。学生走出校门,最后带走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应该是能够沉淀几十年的、利于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这才是我们学科育人、教育育人的目的所在。

4 不断深入研究,提升教育品质内涵

4.1 让研究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学校教育是系统工程,教育的主体是鲜活的复杂的生命个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实践者也要做教育研究者。现在很多教师都认同“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理念,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很难始终如一地坚持反思或深入研究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常常是有人听课或参加评比展示时,才集中精力精致设计实施一节课的教学。确实,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但当教师累得没有成效、甚至是由于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或行为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发展时,真的就亵渎了教师的职业。

4.2 开展扎根于日常教学实践的真研究

研究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已越来越被认可和接受。教师要将研究深深地扎根于日常课堂教学中:理解学科课程育人价值、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思想和方法;基于学习进阶,研究学生基础和特质;研究素材情境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和效度;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策略等。教师不能惟感性地判断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长情况,要真正地在研究探索中,改进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这些要求已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新修订的新课标中加以落实。一线教师要在教学中直面问题迎接高中新课改的挑战,在课程教学中自觉担负起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责任与使命,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科育人能力,自觉地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统领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知识扎实、勇于实践、创新意识强,堪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