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有效性探究
2018-11-30江苏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彭 海 (江苏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为史料实证,这是最契合历史学科本质的素养,缺乏史料实证就不能称其为历史,最多只能称之为文学或者小说。历史之所以存在,具有权威性,就是因为有实证,可以通过史料重温往事。
教师在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方面,关注最多、应用最多的就是史料实证,但最终呈现的结果却不容乐观,学生不仅在遇到史料解析题时踌躇万分,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少形成证据意识。
二、史料选择的原则
高中生接触过不少史料,对于史料实证也有所了解,但同时他们又非史学专业研究者,很难读懂晦涩难懂的史料,更不可能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来解题。因此选择的史料要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既不过难,也不过易,如“宋明理学”一课,对于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理解,有以下两段史料。
材料一:阳明以理气为一,谓“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固不能运用,无运用,亦无所谓条理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想通耳。”
——《宋明理学》
材料二:“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听言动,即事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传习录》
以上两则材料都是阐明王阳明心与理关系的,结论都是一样,理在心中,但是材料一显然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材料二则契合了学生已有知识,学生能从中得到正确结论。
三、史料具体应用
1.史料的解读
史料呈现之后,如何解读,考查的是教师的史学素养以及对学情的了解,解读过深过浅都不合适。依然以宋明理学为例。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文公文集》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聚集注》
对这两则史料的解读,教师主要应抓住朱熹对内涵的理解,在朱熹看来,“理”对应的是三纲五常,除却三纲五常的“理”就是空的,没有依托。接下来,教师需要继续对材料进行追问:朱熹为何要将理与三纲五常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吸引了学生,推动学生调动已有知识来思索。思考之后,教师进一步解读:理学属于儒学,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就作为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它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为君王治国提供理论指引。因此将“理”等同于三纲五常,进一步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说明了儒学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本质特征。
2.史料研读的现实价值
对史料的解读,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学生通过解读史料来增强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
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仁归焉。”一些教师对此解读为,孔子主张全盘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从中体现孔子是保守派的代表,是奴隶主阶层的代理人。这则史料真的可以证明孔子的保守倾向吗?其实未必,孔子曾经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说明孔子主张对原来的礼乐文化进行删减和创新,体现了孔子与时俱进的一面。因此单凭上一则史料就断定孔子墨守成规,则不合理。通过对两则史料的比较,学生从中认识到对于史料要详加研读,独立思考,在广泛掌握材料的基础上给出合理解释。历史学习如此,生活亦当如此。
四、小结
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理解历史所需要的思维品质,通过对浩如烟海的史料进行筛选,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判断、解读,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特质的领悟,对实证意识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