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新教育的岁月河流
——那些与新教育相遇的美好
2018-11-30康海群江苏如东县青少年宫
康海群 (江苏如东县青少年宫)
好雨知时节。雨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别样的意蕴与情怀。遇见新教育,雨是良媒,是清流,是朦胧的诗意,更是明媚的春光。
机缘巧合,2009年7月12日上午,骆舒洪校长打电话给我,让我下午到海门参加全国第九届新教育年度研讨会。那天,上午还是晴空万里,午后便下起瓢泼大雨,我赶过去聆听了新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关于本届年会主题“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项目引领。会上,推出了以常丽华老师为代表的新教育“十佳教师”展示活动。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干国祥以“汇聚”“唤醒”“编织”“穿越”为关键词阐释了新教育“完美教师”的核心要素。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做了题为《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的大会主报告,倡导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编织在一起,将自己的生命汇入新教育之中,真正摆脱种种虚无与倦怠,书写教师自己的生命传奇,也书写中国教育的传奇。第一次参加规模如此大的教育会议,我深受震撼,也深受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我亲眼目睹了在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和县教育局唐国均局长的见证下,县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教育局副局长刘崇国与新教育实验研究院院长卢志文签署了新教育实验协议书。自此,如东县正式成为新教育实验区。会后,如东县参加会议的十来位同志与新教育实验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合影留念。这张照片,我一直珍藏着。
与此同时,掘港小学作为如东县新教育实验区首批实验学校,开启了新教育实验新征程。会后,我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两个子课题:《学校牵手文化的构建研究》《儿童经典阅读研究》。
当时,掘港小学还有寄宿生,我从事寄宿生班级教学与管理工作。所教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将数十位个体差异性很大的学生凝聚在一起,彼此和谐共处,亲如一家呢?我们借助新教育实验课题研究,逐步构建起了班级内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宿舍文化,有力地推动宿舍同学交往心理的健全和交往能力的提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坚持“八个一”:
坚持“每日一诵”。每日早晨,利用15分钟时间开展“每日一诵”活动,精选有利于寄宿生交往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诵读,将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思想熟记于心,付诸于行。
坚持“每日一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全天候开放,鼓励学生每日阅读,天天写日记和读书笔记。
坚持“每日一讲”。每天睡前利用校园小广播给寄宿生播放一则15分钟左右的小故事,让学生的负面情绪在教师富有爱心与智慧的故事讲述中得到有效疏解。
坚持“每周一歌”。每天学生午餐前后循环播放一首歌词优美、旋律悠扬、适合他们演唱的歌曲,怡情雅志,潜移默化。
坚持“每周一观”。每周利用周末放学前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组织寄宿生观看一部有益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影片或动漫,让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
坚持“每周一会”。孩子成长不能没有父母的陪伴、指导和鼓励。我们让学生至少每周能与父母见面一次,如若实在有困难,也要视频聊天,互致问候,让学生的困惑得到及时的排解。
坚持“每周一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寄宿生的盛典。这一天,学校除了升国旗、校旗外,各个年级上周寄宿生活考核优秀的班级还会升班旗。榜样示范引领凝聚起宿舍的正能量。
坚持“每月一游”。学生的心理健康须有自由的滋养。寄宿学生更有呼吸自由空气的愿望。每个月我们组织学生去郊外、公园、养老院……暑假组织学生赴会宁开展“山海牵手”红色之旅夏令营活动,等等。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参加公益活动,充分享用自由的时间。
宿舍是学生共同的家。我们发挥新教育实验独特的育人功效,照亮了住宿同学的美丽人生。我们的这个经验做法后来被《德育报》宣传推广。
2010年7月9日至11日,全国第十届新教育实验年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作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又一次领略了新教育实验的魅力。
到达石家庄,大雨倾盆。我即兴赋诗一首:“豪雨知时下,石门洗铅华。四海宾朋聚,共叙新教育。”热情好客的石家庄桥西区教育同仁用他们执著的实践探索,丰硕的实验成果感动了所有的与会代表。三天的会议虽然短暂,却让我又一次领略了新教育的无穷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至今回忆起来仍心潮澎湃,感奋不已。新教育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追随者和研究者,是因为新教育扎根于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土壤。其日臻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如久旱后的甘霖,吻合、填补了当前学校改革之急需。
那次会议,我见到了甘国祥、李镇西和窦桂梅老师,并且得到了与他们合影的机会。照片里,我被雨水淋湿了的脸庞,灰头土脸,很难看,但我仰慕的这些“大咖老师”笑容可掬,相当配合我这个“傻乎乎”的新教育发烧友。
印象最深的是雨夜听苏州大学文学院陈国安博士讲《古典文学中的浪漫教育文化精神》。他谈到古典文学的教学时强调,教学古典文学作品,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更要涵养情怀,而浪漫情怀的培育是需要听的,需要读的,需要想的。陈博士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睿智机敏,神采飞扬,讲到动情处,他或慷慨激昂,或轻吟低唱,激情四射,荡涤人心。屋外风雨如磐,屋内清风入怀。一个满腹经纶的青年学者谈一个关于浪漫的话题,其情其景可谓浪漫满屋。
2012年7月14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二届年会在山东淄博召开。前一天早晨四五点钟从梦中惊醒,跌倒床下,衣柜的棱角在我右脚大脚趾上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像是被鹰隼啄了一口,血肉模糊,疼痛不已。妻子说,受伤了就不要去了。我坚持要去,简单包扎后,就拎着行李骑车到教育局乘车。外面大雨如注,一路上跌跌撞撞。一瘸一拐上了车,不能穿鞋,我把脚伸出来,同行的教师纷纷投来关切的目光。
从上海虹桥火车站乘高铁到淄博,在旅馆安顿好,方到淄博医院去看了脚。那次活动,我与袁庄初中语文教师缪志峰同住一个房间。跟他聊,才知道他是新教育在线语文沙龙版主、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教师。我老家在袁庄,且曾长时间在袁庄工作,对缪老师还是熟悉的,但不知道,他竟然也是新教育的追随者,而且还是个了不起的幕后英雄。
从掘港小学调到教育局工作,虽然不再直接参与新教育实验工作,但仍时时关注,心向往之。2017年,我撰写的《打造教育共生体展现教育新生态》一文获全国新教育实验“家校共育”行动叙事评选特等奖。推行家园合作共育,是加强家庭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呵护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为此,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颁发了《如东县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2015~2017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家园共育,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效度的教育共生体,不断提升家园育人合力,家园合作共育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主要表现为三点:有温度,变“旁观者”为“合伙人”;有深度,变“节庆日”为“播种季”;有效度,变“单相思”为“连理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合作共赢,春暖花开。让家庭参与、融入幼儿教育中,让教师牵手家长,同心同向携手共进,教育才会更有效更有活力。从县域内的教育管理来说,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花开春色浓,让每个幼儿园找到“家园合作共育”的切入点,每个幼儿园都有“家园合作共育”新特色,这才能在一定层面上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育共生格局,才能展现有一定氛围的教育发展生态,使整个县域内的幼教发展更呈现出蓬勃生长的态势。
我们许多教师不乏教育的理想与激情,但在现实面前,往往望洋兴叹,望而却步。其实“非不能也,乃不为也。”新教育强调,与理想相伴的应该是行动——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求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的路途中,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不仅仅是描绘着美好蓝图的事业,更是播种理想的事业,把理想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中,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理想的教育薪火相传。新教育是一场穿行在理想与现实大地上的草根式教育改革实验。带着理想前行、攀升、飞翔,不断修炼提升自己,做一个永远行进在路上的自觉的新教育的追梦人。
趟过新教育的岁月河流,时间留下,我们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