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法融通,构筑学生美好生活

2018-11-30江苏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教书育人 2018年34期
关键词:培育法治道德

梁 琴 (江苏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到道德与法治,德育课程不仅是名称嬗变,而是课程理念、实践的根本转向。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生生活中两个层面内容得到有效融通,即“德法融通”。

一、意识唤醒:开展道德启蒙

道德与法治是伦理生活的“两极”,“法”为底线,“德”为标杆。传统德育强调学生道德修炼,而忽视对学生“法”的启蒙。德育成为空洞的说教。只有浸润法治思维、底蕴的道德,才会真正润泽学生童心。只有浸润法治思维的道德,才能让学生逐步成长为民主社会建设者。

如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4课主题是——“上学路上”,重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种安全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有具体情境内容。教材以图片形式出示各种生活场境,催生学生安全认知,培育学生安全意识、生命意识。教师要巧妙将属于“法治内容”的规则渗透其中,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各种规则,才能使安全得到保障。如“这样做安全吗”这一节内容,有学生坐车将头伸到车外、有学生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等。这一部分内容与“路上温度”一节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而将这种渗透规则意识德育推向高度的,就是“交通信号灯”一节内容。对这一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结合“信号”歌谣,引导学生开展“我是小交警”角色扮演活动,培育学生遵规守矩意识。

二、问题解决:培育学生法治思维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性的,学生道德认知不是“闻知”“说知”,而是“亲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仅能培育学生道德素养,更能发展学生法治思维。不仅重视学生道德认知,更重视培育学生法治信仰。

法治思维是一种逻辑化、理性化思维,决定学生行为方式。但这种逻辑化、理性化思维不同于极端的“怀疑主义”,而是以公民发自内心维护、拥护为根基。学生在辨析中能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上第6课“保健节拍”这一话题,教材撷取三个场景图。教师可以从道德与法治视角深度发掘。比如“慢慢学,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要听从号令”等。可引导学生从自我推想到他人,从“他律”转向“自律”,进而能走向“律他”的崇高境界。学生不仅感受到个体性存在,更能形成他者思维,基于他者立场,思考他者问题。从而将自我与他人勾连成一个共生体。这里,牵涉到规则、契约、责任后果思维等。

法治应温润人心,只有浸润道德的法治,才会得到公民的自觉认同。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灵魂,而公平感、正义感亦是道德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德法融合应当是德育基本走向。

三、人文关怀:构筑学生的德法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生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德法素养。做到以“德”滋“法”,以“法”彰“德”,让德法教育相互融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贴合学生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作为教师,不仅要依托教材引导学生道德认知,更要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道德践行。当我们引导学生用法治思维、公平理念判断、分析人的责任、权利、义务等问题时,更要从人性良善、道德、温暖等层面,激发学生人文情怀,让“道德与法治”教育落地生根、落到实处。如教学《道德与法治》“拉拉手,交朋友”一课,要引导学生学习交往。可以展开活动,让学生主动介绍自我,主动认识志趣相同的朋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些交往技巧。教学中,以学生喜欢的《喜羊羊卡通故事》为蓝本,设计“交朋友”情境,包括介绍我的朋友、抱抱我的朋友、让让我的朋友、团结我的朋友等。充分运用教材空白,赋予学生学习空间。采用灵动、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深刻的道德体验、感悟,实现德法学习的自主建构。

优秀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法治意识,是学生健全人格的根基,也是一个人公民素养的核心。作为教师,要树立人文关怀意识,从人文、人性、人道视角出发,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生命发展。努力让“道德与法治”成为德育的一体两翼。

猜你喜欢

培育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