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8-11-30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沈婷婷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沈婷婷
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课堂趣味性不足,教学形式单一。这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改进现有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体育游戏将体育和游戏二者的特色完美结合,在保持体育原有教育性不变的同时融入游戏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主要依据,选择适合教学实际的游戏内容;利用一切教学资源,营造游戏氛围,逐步提升教学效果;提升自身改编游戏的能力,不断拓展游戏形式;改进评判机制,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
一、合理选择游戏内容
把实际教学情况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基准点,是新课标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时,必须立足教材,以教材为基础选择游戏素材,让体育知识与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在游戏中感知体育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游戏。例如:在低年级学生中间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会取得很好的游戏反响。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应该选择篮球、足球接力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游戏。除此之外,上课时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也是选择游戏内容的重要根据。学生在课堂刚开始时,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这时候要选择能提高学生兴奋度的游戏;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会对单调的体育训练产生厌倦情绪,这时候就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学生在课堂结束时,应该选择运动量小、可以放松身心的游戏。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游戏内容对课堂质量的影响,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完全理解游戏内涵及其意义,有针对性地把游戏带到实际教学中。
二、创建轻松的游戏情境
创建恰当的游戏情景是在体育课堂应用体育游戏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游戏氛围有利于学生增强游戏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中。创设游戏情境不仅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游戏状态,而且还能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体育知识。例如:在上课时可以进行飞碟游戏。把班里的学生以六个人为一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设置一条起跑线,每组成员都在起跑线等候。在教师发出起跑命令后,每个小组中其中一人先跑,在距离起跑线20米处返回,与本组第二人背对勾肘,如此循环将队形变成一个大飞碟,最先完成的小组取得胜利。这样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意识到每位队员都对游戏结果至关重要,只有全体队员精诚合作才有可能赢得游戏。体育游戏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推动体育游戏发挥积极作用。
三、创新体育游戏方式
体育游戏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生性格、年龄以及兴趣的差异,使得真正用在课堂上的体育游戏十分匮乏。一种游戏如果在教学中被长时间使用,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就促使教师要依据实际课程需要,适当改编游戏内容,创新游戏方式。例如:在课堂上进行跳绳比赛时,可以将单人跳绳的形式改为双人齐跳或者单人跳小绳、多人跳大绳的形式。通过改进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体育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游戏设置、游戏理念、游戏规则等方面入手对体育游戏进行改编,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自主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改编体育游戏方式,使游戏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成效等方面的作用。
四、优化游戏评判标准
竞争性是大多数体育游戏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类竞技性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但是有些教师为了游戏效果,过于强调游戏最终结果,导致学生把取胜作为游戏的主要目的,甚至不惜以违反游戏规则为代价来进行恶意竞争,致使课堂效果严重背离体育游戏教学的初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优化评判机制,使游戏的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化、多样化、综合化。例如:在进行趣味长跑游戏时,不能只把比赛的前几名作为最终获胜者,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游戏中都有所收获。优化游戏评判标准,设置合理的评价角度,能有效缓解学生的攀比心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在启蒙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在帮助学生保持强健体魄的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把体育游戏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优化课堂内容,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丰富小学体育的教学资源,展现学生的体育精神。小学体育教师要以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为首要原则,把创造真实的游戏情境和改进游戏方式为主要手段,通过优化游戏评判标准,使体育游戏教学更具特色和魅力。
【参考文献】
[1]潘国胜.小学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与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8(20):131.
[2]黄剑东.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观察,2017(2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