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智慧平台 促进学生发展
2018-11-30徐华卿怀静宇
徐华卿 周 倩 怀静宇
在“互联网+”时代,北京八中秉承 “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思想,为了更好地发挥全面育人的校园环境、信息化优势、课程特色,围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长社会关注等现实与未来的需求,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与探索,学校开创性地搭建了学生个性发展智慧平台。
育人教育 着眼未来
信息素养是21世纪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经成为学生毕业后适应信息社会的基本条件,是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并更好地参与社会组织和其他与人交往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信息发布、处理和管理等方面高效、便捷、多样化等优势,搭建以学生的主动性与自我导向为推动力的学习平台。
通过平台的搭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选择心仪的体验课程与社团,与其他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一起参与社团活动、职业体验课程,进而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责任感和领导力。
科学教育 智慧探索
职业理想,起始于儿童时代的豪言稚语,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人的一生,影响着人发展的速度和高度。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数成年人怀着理想和抱负,满腔热诚地进入了一个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的职业,每天为生存而挣扎,努力却没有价值感。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很难真正做到“知己”和“知彼”,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
学生自发地对职业的探索是孤立的、有限的,因此我校通过搭建一个校园、社会和家庭联动的职业体验课程平台,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有机会多去了解不同的职业真实的样子,让学生更加直接准确地了解自身的兴趣和特点,在了解的过程中反思自我、怀抱理想,做好未来职业方向的规划,帮助学生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我校于2016年初开始了课程的实际运作。第一批开放了23门职业体验课程。涉及法律、水利、文化产业、工程造价、航空航天、房地产、公务员、能源、销售、信息技术、制造业、农业、教育和医药14个领域,为164名学生提供了体验适合自己的职业机会。
丰富社团 全面发展
“学生社团个性发展智慧平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强力技术支撑之一,学生社团个性发展的研究源于学校实施多年的素质教育,“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是我校一直以来的育人目标。
2016年9月,我校成立了“社团联合会”(简称社联),专门管理学校社团组织。
学校本着“活动自主、规范管理、网评监督、成绩量化”的理念,对素质教育信息化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搭建“学生社团个性发展智慧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及时有效地避免了我校社团队伍逐渐庞大所带来的困境和难题。
目前,学校社团网络管理平台基本形成了“社团网络量化管理”的体系,共涉及社团联合会管理下的“四大部门,两个统计”(四大部门:注册督查部、新闻编辑部、活动审批部、后勤保障部;两个统计:场地安排、评分展示)的功能,实现了九大领域的社团管理网络。
在信息共享体系建设方面,作为校园首个社团网络管理的共享平台,目前高中部共有51个社团已通过网络注册,约1199名学生网上注册参报社团。申报注册的社团在“社团管理”平台已备案,其中各社团活动方案、活动新闻、活动成果等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社团网络管理平台的使用,率先实践了校园社团管理的一体化。在社团网络平台管理下,实现了“社团活动,社联把关”的目标。2016年9月~2017年4月,网上社团管理申报活动次数共计194次,其中有效活动191次(社联干部线下检查真实、有效的社团活动),社团网络管理平台,对社团活动数量起到了实时统计的作用。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社员间的评价、社员对社团活动的组织和评价等都对社团活动质量起到直接监管的效用。
社联干部、平台管理员对社团活动考勤等的监管,能有效帮助社团建立网上信用体系,大大提高了社团良性发展的成功率。
在活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建立社团家委会,构建社联审批平台,在家校护航的管理运行机制下,社团校外活动的安全、质量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保障。
在线下,社联干部制订了以社联四大部门(注册督查部、新闻编辑部、活动审批部、后勤保障部)为管理的日常指导、检查制度。社联线下检查及时反馈的管理机制,使得社团 “线上、线下、网群”管理的整体布局基本形成。
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势必带来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变革。北京八中深知学校理应担负起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的责任,给学生提供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机会。在职业体验方面,北京八中还将持续摸索前行,借助科技手段,进行多元化、特色化、创新化的探索,从而真正地实现“从容本真,优质发展”。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且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真正践行了学校的办学思想。